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建立儿童期虐待问卷量表的中文版,并分析其信度和效度。方法:于2003-10/2004-12随机抽取河南省新乡市一所乡村中学和广东省惠州市两所普通高中16个班级共81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由班主任组织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进行团体测验。儿童期虐待问卷共有28个条目,分为5个分量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每个分量表含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1,2,3,4,5,分别表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其中第2,5,7,13,19,26和28需反向计分,每个虐待分量表评分5~25分,总分25~125分。设3个条目作为效度评价。测试中使用统一的指导语,为保证回答的真实性,无记名,问卷当场回收。2个月后随机抽取其中2个班级93名调查对象进行第2次评定,以评价量表的重测信度。信度检验包括①内在一致性:计算Cronbachα系数,分量表相关,计算各分量表条目之间的Person相关。②重测信度系数:计算93名学生前后各分量表得分的Person相关。效度检验:计算每个条目与量表总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以检验每个条目的效度。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考验数据与5个分量表模型的拟合程度,检验量表的构想效度。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Amos4.0软件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发放问卷819份,剔除25份数据不全问卷,收回合格问卷794份,有效率96.9%。①信度检验: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量表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77;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41~0.68。量表条目间Person相关系数0.01~0.45;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为0.12。各分量表的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0.14~0.30。2个月重测信度为0.75,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0.27~0.73。②效度检验:内容效度:量表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0.45~0.76,均有极显著相关(P<0.01)。结构效度: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均超过各分量表与其他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0.04~0.45,多数有极显著相关。③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指标: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标准路径显示每个项目在相应因子上的负荷为:情感虐待0.39~0.59;躯体虐待0.27~0.74;性虐待0.51~0.61;情感忽视0.15~0.61;躯体忽视0.30~0.43。复相关系数0.03~0.56。各种拟合指数χ2/df(3.64)、距离指数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0.06);增值指数犤IFI(0.80),NNFI(0.91),CFI(0.80)犦;简约指数犤PGFI(0.74)犦。结论:①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除躯体忽视分量表外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内容效度显示分量表与总量表均有极显著相关,结构效度显示各个分量表相对较独立。②各分量表相互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地反映了儿童期虐待概念的各个侧面,说明该量表是一种较好的儿童期虐待测评工具,但其中躯体忽视分量表需要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42.
背景 英国伦敦大学精神病学研究所编制的儿童期虐待史问卷在国外社区成年人群和情感障碍的患者测评中,都被证实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但是该问卷在中国使用还需进行各种群体的信度和效度验证。目的:分析儿童期虐待史问卷在社区人群中的信效度。设计 随机选择对象,按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的原则进行实施。单位: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象 于2003—09/2004—02选择来自湖南长沙市和河南新乡市的两个社区的成年人群608人作为社区普通人群组,发放儿童期虐待史问卷608份,剔出无效问卷8份,共计600人完成了这项调查。随机从河南省精神病院住院的抑郁性疾病患者中,抽取60例成人患者组成抑郁性疾病患者组。方法:对社区普通人群组和抑郁性疾病患者组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问卷测试,主要为回顾性地调查成年人在童年时是否存在躯体、性或精神方面虐待的自评量表。其中精神虐待又包括憎恶和忽视2个因子(各含8个条目)。对条目的回答被量化为5个等级分值。由受试者评定其父母是否存在施虐的情况。分值越高则表明遭受精神虐待的程度越大。社区人群经儿童期虐待史问卷评定为有儿童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史的40例阳性样本和评定阴性的560例样本中随机抽查40例,再行Bifuleo提供的儿童期虐待史晤谈(CECA)的评定。普通人群组中有100名还同时评定了Zung抑郁自评量表,另外有30名受试者于首次测定2周后进行重测儿童期虐待史问卷。主要观察指标:分析儿童期虐待史问卷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内容及校标效度。结果:社区人群中剔出无效问卷8份后,余600例进入统计分析。①儿童期虐待史问卷的信度及重测信度:儿童期虐待史问卷的精神虐待部分的Cronbach's系数为.(其中母亲为0.85,父亲为0.83),其中.憎恶因子为0.84(其中母亲为0.80,父亲为0.81),忽视因子为0.85(其中母亲0.84,父亲0.83)。精神虐待的重测信度0.83(其中母亲0.81,父亲0.82),其中憎恶因子为0.81(其中母亲为0.82,父亲为0.70),忽视因子为0.79(其中母亲0.78,父亲0.75);躯体及性虐待的两次测评的一致性好(Kappa值为0.78)。②儿童期虐待史问卷的校标效度:儿童期虐待史问卷精神虐待及憎恶、忽视因子与Zung抑郁自评量表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58、0.55、0.60(P值均〈0.01)。儿童期虐待史问卷与儿童期虐待史晤谈评定提纲(CECA)评定躯体及性虐待史的一致性好,抑郁性患者的精神虐待分值高于社区人群的精神虐待分值(P〈0.05)。结论:儿童期虐待史问卷在社区人群中也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在中国可作为社区人群的回顾性儿童期虐待史筛选调查的自评工具。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发作期抑郁症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及其与注意力、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70例发作期抑郁症患者及65名健康对照纳入研究。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 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估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划销测验(cancellation test,C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评估的认知功能,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作期抑郁症患者基底动脉、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左大脑前动脉与右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减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CT各阶段净分及总净分低于对照组,而WCST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作期抑郁症患者大脑基底动脉(r=0.25)、左中动脉(r=0.46)、右中动脉(r=0.25)、右后动脉(r=0.26)平均血流速度与CT总净分呈正相关(P0.05),各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WCST总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呈负相关(P0.05),基底动脉、左右后动脉与错误应答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发作期抑郁症患者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普遍降低,注意力与执行功能受损。认知功能受损可能与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4.
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临床特点和防御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防御方式的差异性。方法对164例抑郁症患者以不同性别进行分组,其中男性组71例,女性组93例。采用半定式检查法,严格按照遗传学研究用诊断检查问卷内容询问入组患者临床症状,应用防御方式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男女患者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女性患者早醒、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因子分均高于男性。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女性患者哭泣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焦虑不安、体重减轻因子分显著低于男性(P〈0.01),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防御方式问卷评分男性患者被动攻击、退缩、假性利他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女性,而抱怨、躯体化、制止等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女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性,其防御方式有一定的性别差异性。  相似文献   
45.
435名儿童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目的 :调查中国儿童的儿童期虐待情况。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自评量表对 4 35名儿童测评。结果 :在被调查的 4 35名儿童中 ,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忽视发生率分别为 4 5 .1%、32 .4 %、2 5 .5 %和 99.5 %。在儿童期虐待严重程度方面 ,除男性儿童较女性儿童有更严重的性虐待和儿童期虐待总分 (分别为 5 .92± 2 .2 2和 30 .2 7± 6 .8;5 .5 5± 1.34和 2 8.87± 6 .0 7)外 ,余两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还显示儿童期虐待通常是数种虐待类型同时存在。结论 :在本研究样本中 ,儿童期虐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46.
男性海洛因依赖者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男性海洛因依赖者(MPHD)记忆力与执行功能,探讨二者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与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改良版(M-WCST)对140例MPHD及75例健康对照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拟)、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MPHD进行心理评估。结果:①MPHD组WMS与M-WCST测验成绩显著差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MPHD年龄与记忆商数(MQ)及M-WCST大部分指标呈负相关,受教育年限与WMS及M-WCST大部分指标呈正相关(P<0.05或P<0.01);海洛因使用年限、日使用次数、使用方式、中毒次数等与WMS及M-WCST部分指标呈现显著的相关性(P<0.05或P<0.01)。③SCL-90总分、SDS总分及SAS总分与MQ呈负相关(P<0.05或P<0.01);SAS总分与M-WCST分类正确数呈负相关,与分类错误数及持续性错误数呈正相关(P<0.05)。④戒断前有无“飘”的感觉、SDS总分及受教育年限依次进入记忆力的多元回归方程;SAS总分与使用方式依次进入执行功能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MPHD记忆与执行功能呈现一定程度的损害,“飘”的感觉、受教育年限、药物使用方式及负性情绪可能是海洛因依赖者认知功能受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
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的人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人格因素,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艾森克人格问卷、反社会人格症状问卷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有较低的教育水平,较多的嗜烟者和较多差的夫妻关系(P<0.05);研究组内外向、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有较多的低教育水平者和嗜烟者和一定的人格基础。  相似文献   
48.
通过建立SPD模式,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改变现有流程,加强试剂管理,切实做到体外诊断试剂及其配套耗材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解决“以领代支”的传统模式。经检验,体外诊断试剂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试剂的管理效率,避免了浪费,节约了医院成本,为医院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效益分析,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诊疗服务。  相似文献   
49.
认知行为疗法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30例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为期8 w的认知行为疗法.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综合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并与30例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IPROS、SANS各因子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IPROS、SANS各因子分减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对其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同临床特点对强迫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对54例强迫症患者和43例正常人进行测评比较。结果 男性强迫症组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男子气-女子气、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女性强迫症组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以及社会内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除男子气-女子气分外,男女强迫症患者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其它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有无合并症状的强迫症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各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人格特征异常可能是强迫症的易感因子,但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性别和合并症状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