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指按法、针刺及痛温觉诱发电位(CHEPs)刺激器作用于正常人手三里产生的CHEPs,探析经络理论的小纤维神经感传方式。方法纳入16名健康成年志愿者,检测指按法、针刺、CHEPs刺激器作用于手三里产生的CHEPs,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3种刺激手段作用于受试者手三里均可记录到CHEPs,指按法诱发的N波潜伏期比CHEPs刺激器高120.69 ms(P<0.05),针刺诱发的N波潜伏期比CHEPs刺激器高183.69 ms(P<0.001)。指按法诱发的P波潜伏期比CHEPs刺激器高149.13 ms(P<0.05),针刺诱发的P波潜伏期比CHEPs刺激器高215.69ms(P<0.001),指按法和针刺N、P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同刺激手段对N、P波幅存在显著主效应(F=0.424,P=0.658;F=1.289,P=0.290)。结论指按法、针刺均可诱发由小纤维介导的N、P波,且通过与CHEPs刺激器诱发电位比较,指按法及针刺传导的小纤维速度更慢,为无髓鞘的C纤维;指按法、针刺诱发的N、P波波幅改变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按法干预后脑卒中后肌痉挛大鼠血浆及脊髓L1-L3节段灰质前角组织中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氛酸(Gly)含量的变化,探讨按法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Iey(SD)大鼠80只,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70只造模。采用左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Longa神经功能评定为2-3分,且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分评定为;1+、1+及2级的30只大鼠纳入实验。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按肌腱组和按肌腹组。造模成功2 d后,按肌腱组及按肌腹组大鼠分别接受大鼠按法橾作治疗仪按股四头肌肌腱和按股四头肌肌腹治疗,压力控制在(350±50)g,按压频率为5s/次,每次15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5d。各组于治疗第5次后,采用改良Ashworth#挛评定标准对大鼠股四头肌的张力进行评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大鼠血浆及脊髓L1-L3节段中Gly的含量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观察大鼠血浆及脊髓L1-L3节段中GABA的含量变化。结果:各组改良Ashworth量表肌张力评定中,按肌腱组大鼠肌张力下降较按肌腹组更为明显(P<0.01);按肌腱组血浆及香髓L1-L3节段组织中Gly及GABA的含量增加较按肌腹组更为明显(均P<0.01)。结论:基于腱器官“反牵张反射”理论,采用按法刺激腱器官诱发“反牵张反射”对大鼠肌痉挛状态的改善效果优于按压肌腹。大鼠血浆和脊髓L1-L3节段中Gly和GABA含量的增加,可能是按法刺激腱器官改善大鼠肌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 mRNA及其下游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索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内毒素介导的肝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LR4单克隆抗体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8.925 g·kg^-1)。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建立肝衰竭IETM模型,TLR4单克隆抗体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在造模前5 d给予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溶液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以等容积蒸馏水代替,直至处死。各组分别在24,48,72 h随机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检测24,48,72 h各组时间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TLR4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肝组织TNF-α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加重,TLR4mRNA,TNF-α表达均增高(P<0.05,P<0.01),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ALT,AST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TLR4 mRNA,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01),肝细胞凋亡率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TLR4 mRNA,TNF-α在肝衰竭时与肝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温阳解毒化瘀颗粒能够改善肝衰竭IETM大鼠肝功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减少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TLR4 mRNA表达,抑制TNF-α释放,降低肝细胞凋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全胃D2根治性切除功能性空肠间置(FJI)与Roux-en-Y代胃重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09—2020-09于永城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辅助全胃D2根治性切除术的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根据代胃重建方法分为FJI组和Roux-en-Y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代胃重建时间)、术后胃肠功能(代胃肠管内钡剂停留时间及肠管最大径值)、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的胆囊排空率、胆囊容积、胆囊收缩素(CCK)等胆囊收缩功能指标和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预后营养指数(PIN)等营养代谢水平指标。结果共纳入79例患者,Roux-en-Y组40例,FJI组39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出血量、代胃重建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JI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Roux-en-Y组,代胃肠管内钡剂停留时间长于Roux-en-Y组,代胃肠管最大径值大于Roux-en-Y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FJI组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营养代谢水平均优于Roux-en-Y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全胃D2根治性切除FJI术,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机体营养代谢,而且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较小。但仍需更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给予论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对成人神经母瘤细胞(SH-SY5Y)的凋亡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中PFOS剂量设置为200、150、100、50、10、1μmol/L和DMSO(对照组)。体外培养SH-SY5Y细胞,以不同浓度PFOS(1、10、50、100、150、200μmol/L)处理细胞。染毒24 h和48 h后用CCK8法检测SH-SY5Y细胞活性,应用Annexin-V FITC/PI双染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SH-SY5Y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总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 PFOS暴露降低了SH-SY5Y细胞活性,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FOS导致SH-SY5Y细胞凋亡;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PFOS引起SH-SY5Y细胞中SOD和GSH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最高剂量组PFOS引起GSH含量从8.00±0.12 nmol/mg蛋白降至5.89±0.90 nmol/mg蛋白;同时引起总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水平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最高剂量组PFOS引起MDA含量从1.92±0.17 nmol/mg蛋白显著上升至6.95±0.26 nmol/mg蛋白。结论PFOS可能通过对SH-SY5Y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对SH-SY5Y细胞产生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探析生殖健康宣教对青春期患病女学生健康认知的影响,为保障青春期女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妇科住院的102例10~19岁青春期女学生,治疗期间行生殖健康宣教及问卷调查.结果 意外妊娠65例(输卵管妊娠4例),妇科肿瘤18例(卵巢恶性肿瘤1例),妇科炎症11例(输卵管脓肿1例),异常子宫出血8例(输血治疗2例);手术治疗86例,切除患侧卵巢和(或)输卵管7例.生殖健康宣教后学生对月经及排卵知识、生殖器官肿瘤、妇科炎症(诱发因素、临床表现、盆腔炎的危害)、过早性生活的危害、科学避孕、性传播疾病(疾病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人工流产危害(延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健康体检必要性相关内容的认知均较前提高(x2值分别为14.8,25.1,15.7,30.6,18.6,25.9,31.1,17.8,19.1,15.2,40.1,58.6,69.8,P值均<0.05).结论 青春期患病女学生生殖健康知识匮乏,可能导致意外妊娠、肿瘤、炎症、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生殖健康宣教可显著提高青春期患病女学生的健康认知水平,保障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抑郁症患者心理过程及其对服药依从性不良影响,旨在为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供新思路。文章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分别从抑郁症患者认知、情绪及意志的特点及其在服药依从行为中起到的作用进行总结,认为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对服药依从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探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对女大学生人工流术后避孕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456名女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28名)和干预组(228名),对照组给予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干预组在人工流产关爱服务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结果 干预组术后即刻和术后6月高效避孕方法使用率分别为91.23%和71.17%,对照组为82.89%和60.00%,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7.03,5.98,P值均<0.05);干预组术后6月不安全避孕方法使用率为3.60%,对照组为20.00%,干预组低于对照组(x2=28.35,P<0.05).结论 PDCA循环可以有效提高女大学生人工流产术后高效避孕方法使用率,降低术后6月不安全避孕方法使用率,有利于预防术后短期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后关爱(post-abortion care,PAC)对在校未婚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影响,为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486例在校未婚女大学生,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既往有人工流产史248例,其中流产次数≥3次的15例;高危人工流产72例,高危因素主要为半年内再次人工流产以及人工流产次数≥3次。问卷调查显示,PAC干预后女大学生对月经及排卵知识、科学避孕的认知、性传播疾病的认知(疾病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人工流产危害的认知(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等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χ2值分别为21.42,69.65,71.09,52.80,63.25,187.59,356.02,P值均<0.05)。干预前仅53.7%(261/486)女大学生采取中、低效避孕措施,高效避孕措施仅占0.4%(2/486);干预后全部采取避孕措施,其中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分别为85.4%(415/486)和68.3%(332/486),较干预前提高(χ2=786.10,P<0.05)。结论对在校女大学生进行PAC教育可提高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术后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减少重复流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