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3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本文报道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新方法。作者从因严重胃肠道出血而住院的患者中选择符合下列标准者为研究对象;入院24小时内胃镜检查发现溃疡伴喷射性出血或有新近出血特征,并有以下危险因素中至少一种,即年龄大于60岁,血红蛋白浓度小于10g/dl或休克。剔除已知严重肝肾疾病、原发性上消化道恶性  相似文献   
12.
内毒素与肝硬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继强 《肝脏》1998,3(3):37-39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细菌胞壁外膜外叶中的一种大分子物质,其成分为脂多糖(lipoplysaccharides,LPS),由类脂A(1ipid A),核心寡多糖和O-特异性多糖链组成。O-特异性多糖链是LPS分子的血清学和免疫学决定簇结构。类脂A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磷脂,系内毒素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ⅡE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给于复方中药干预,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和肝细胞色素P450ⅡE1的表达,测定肝MDA和SOD、GSH、Vit E以及TG含量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中药组的肝组织脂肪变性基本恢复正常.免疫组化证明复方中药能显著抑制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ⅡE1的表达,同时肝内MDA和SOD、GSH、Vit E及TG的含量回复到接近正常,结论:该复方中药能显著抑制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ⅡE1表达.因而具有防止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上,大多数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案是根据病人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发现(包括体征、胃镜或胃肠X线造影表现),并结合医生本人临床经验而制定的。为了尽快治愈疾病,在单药治疗无效时,  相似文献   
15.
IL-2基因转导小鼠肝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细胞因子基因导入肿瘤以制备能用于肿瘤治疗的新型瘤苗.是近几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研究的热门课题。该方法通过基因修饰以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可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同时由死亡肿瘤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激活免疫效应细胞,以改变肿瘤局部的微环境,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脂肪肝与肝纤维化关系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通过建立高脂饮食和(或)酒精、四氯化碳(CCL4)大鼠脂肪肝模型,观察致病因素及其作用时间、肝内脂肪、脂质过氧化物等与胶原蛋白及其主要产生细胞活化的肝星状细胞(Ito细胞)数量之间的关系,旨在阐明脂肪肝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一、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7.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李继强  陆伦根  华静 《上海医学》1999,22(10):598-599
研究氧化苦参碱地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用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并以氮蓝四唑试验比色法观察氧化苦参碱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为上海市科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NO.96B22)HCV感染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多被认为与HCV直接损害和人体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关、本研究主要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型及NK活性的改变,探讨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院门诊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39.4岁。选择标准:①血清HCVRNA(RT-PCR法)和(或)抗-HCV阳性;②伴有肝功能异常:血清胆红素、ALT、γ-GT、白蛋白、透明质酸及血浆凝血酶原时…  相似文献   
19.
韶关市食品中镉含量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FAO/WHO制订了每人每周镉容许摄入量为7μg/kg体重的标准。为了控制我国居民镉的摄入量,国家也制定了各类食品中镉的容许量标准。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组织的全球食品污染物监测规划(GEM...  相似文献   
20.
45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建生  李继强 《新医学》1999,30(11):634-636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探讨小剂量普萘洛尔对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口服普萘洛尔加西味替丁;对照1组(B组)22例,口服维生素B6加西咪替丁。另外选 单纯性沦生溃疡22例作为对照2组(C组),治疗方法与B组同。结果:肝硬化登工消化必怕发病中位年龄较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晚12年,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居多,合并出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