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胚腹侧中脑移植入帕金森氏病鼠纹状体内的存活及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D.胚鼠 E 13~15天(CRL10~15mm)腹侧中脑(富多巴胺神经元)移植至23只帕金森氏病鼠纹状体中,14只行为改善鼠经不同成活期后处死(1~2月,3~4月,8~12月),进行酪氧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研究。发现移植区 TH 阳性细胞早期成簇密集至成串分散,由散乱分布至沿移植区周缘分布:移植区从有明显边界至渐不显而呈现与受体脑整合。表明去神经的纹状体靶组织能诱导多巴胺神经元迁移,移植组织能在受体脑内长期存活生长。  相似文献   
72.
中枢神经系损伤后不同时期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神经毒6-羟多巴胺注入大鼠一侧中脑腹侧被盖区,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抗体对损伤鼠中脑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受损伤1d至30d的不同时期的变化,术后1 ̄3d,针道所经处见到GFAP阳性反应的细胞纤维,其胞体增大,纤维短粗。术后1周,针道周围反应性胶质细胞增多,有些反应性胶质细胞发出长的突起横向延伸垂直于针道,损害区附近血管增生,紧贴血管外周的胶质细胞也出现反应性变化。术  相似文献   
73.
银杏内酯B对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和单克隆实验技术在体外分离培养出大量来源于同一细胞的单细胞克隆球,并将其均匀种植于24孔培养板中,分3组分别加入含银杏内酯B、BDNF和不加任何细胞因子的完全培养液。培养7d和14d后终止,用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标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MAP-2标记的阳性细胞并对细胞面积和周长进行图像处理。结果 两个时期银杏内酯组MAP-2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单纯对照组而少于BDNF组;分化7d和14d时银杏内酯组MAP-2阳性细胞的面积和周长明显大于单纯对照组,而略小于BDNF组。结论 银杏内酯B亦具有类似BDNF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本文研究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中脑多巴胺(DA)神经元体外生存及其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取胚胎腹侧中脑制成细胞悬液,常规体外培养。实验分为四组:第一组在培养液中加入GM1(GM1组);第二组在培养过程中使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破坏DA神经元(MPTP组);第三组在使用MPTP破坏DA神经元的同时给予GM1(GM1-MPTP组);第四组为正常对照组。四组培养细胞定期抽出作免疫组化和荧光组化染色。GM1组培养各阶段,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至体外培养2周时,每孔阳性细胞数平均可达72.8个,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MPTP组在加入MPTP1周左右,荧光组化阳性细胞已基本消失,此后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逐渐减少,至体外培养2周,每孔TH阳性细胞数平均仅剩14.5个,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残存的DA神经元中,突起变短或消失。GM1-MPTP组,体外培养期间均可看到荧光组化阳性细胞,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在体外培养2周时平均每孔为31.7个,明显高于MPTP组。研究结果表明GM1能提高体外生长的DA神经元的生存率,并能减轻MPTP对?  相似文献   
75.
陆璐  徐慧君 《解剖学杂志》1992,15(5):341-345,T027
靶细胞在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胚胎腹侧中脑和纹状体联合培养研究纹状体对中脑多巴胺(DA)神经元形态发育的影响。纹状体(Str)和腹侧中脑(YMA)细胞悬液取自胚胎14天SD大鼠,联合培养3到14天后取出,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ABC法观察不同时期DA神经元的生长。与VMA单独培养相比,联合培养3天,发现细胞聚集程度较低,开始形成单层分布,培养7天TH阳性细胞数增加,多突起阳性细胞较易发现,细胞突起粗短,呈树枝状分枝。培养14天,TH阳性细胞数进一步增加,平均可达49个/25mm~2。本文对纹状体调节DA神经元生长发育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体外长期培养大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在体外长期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发育。动物选用胚胎14天SD大鼠,取中脑腹侧部制成细胞密度为2×10~5/ml的悬液,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培养1天至6周,以酪胺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方法、单纯荧光组化方法和外源性儿茶酚胺荧光组化方法,观察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体外长期培养发育状况。培养3天后多巴胺神经元已有单极或双极的突起发出,培养1周突起进一步伸长,并在沿途开始发出分支,有些末端见有生长锥。除散在分布的多巴胶神经元外,还能见到多巴胺神经元细胞群。培养2至3周,突起的分支增多,并明显出现念珠状膨大。在培养4-6周的标本中,仍可见到部分发育成熟的多巴胺神经元。多巴胺神经元在体外培养中的形态可分为二类,即梭形细胞和多极细胞。棱形细胞一般有两个突起,分别从胞体两极发出;多极细胞胞体呈圆形、多角形或三角形,可发出3-6个突起。实验结果表明多巴胺神经元的体外发育过程与在体相似。  相似文献   
77.
成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克隆和增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从成年大鼠前脑室下带(SVZ)中分离神经干细胞,证实其增殖潜能和胚胎源性。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降技术,在成年大鼠SVZ中分离出具有多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在单个细胞克实验中,将培养板分为两组:第1组采用纯新鲜培养液,第2组为新鲜与原代培养液各半的混合液。选取单个细胞克隆连续传代获得大量来源于同一细胞 的亚细胞系克隆。用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和免疫荧光检测证实其增殖潜能,并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抗原的表达以证实其胚胎源性。结果:原代培养1周后每瓶细胞培养液中可见形成这些克隆细胞可连续传代。BrdU标记、免疫荧光检测及Nestin免疫荧光标记均获得阳性结果。结论:采用新鲜和原代培养各半混合的方法可提高神经干细胞单克隆形成率,且本实验中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潜能和胚胎源性。我们的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切中宫颈线圈套扎和紧贴宫颈缝扎两种方式处理子宫血管的应用.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该院子宫小于孕12周的98例患者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随机分为宫颈线圈套扎和紧贴宫颈缝扎两组,比较手术时间、宫旁及子宫血管处理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病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总体手术时间宫颈套扎组少于宫颈缝扎组,差异有显著性,主要是由于宫旁、膀胱及子宫血管处理时间的差异:宫颈套扎组(32.8±19.0)min显著少于宫颈缝扎组(47.3±24.6)min;出血:宫颈套扎组为(42.4±22.1)mL,宫颈缝扎组(48.3±26.2)mL,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两种方式子宫血管处理都适合腹腔镜下子宫次切术,宫颈套扎术操作更容易,需要器械简单,很好地控制了术中出血,手术野清晰,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切割海马伞海马和正常海马组织自然凝胶电泳的差异性蛋白条带与大鼠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后细胞迁移的情况。方法 :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SD大鼠胚脑中分离、克隆和扩增神经干细胞备用。切割SD大鼠单侧海马伞 ,分别于术后不同时期取切割侧海马和正常侧海马进行 10 %的自然凝胶电泳。根据染色的蛋白条带位置将未染色的含差异蛋白条带的自然凝胶切成胶条块 ,分别放置于 2 4孔培养板各孔中并接种神经干细胞球与其共培养 ,观察神经干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 :切割组蛋白胶块附近的神经干细胞球中的细胞特异性地向胶条方向迁移生长 ,这种现象切割组较正常组明显 ,在切割组中尤以 14天组最为显著。结论 :切割海马伞侧海马和正常海马组织自然凝胶电泳差异性蛋白条带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向其定向迁移生长 ,证实此差异性蛋白条带中具有诱导大鼠神经干细胞迁移的物质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切割海马伞大鼠隔区胆碱能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在切割海马伞前后分别用银杏叶提取物和蒸馏水灌胃,术后第4周灌注固定,取隔区切片进行Nissl染色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记数切割海马伞侧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ChAT阳性神经元数目。用CMM-301图像分析系统对切割海马伞侧隔区ChAT阳性神经元的面积、周长等指标进行分析处理,用t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切割海马伞侧隔区的ChAT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其神经元的胞体面积及周长指标实验组均好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切割海马伞大鼠的隔区胆碱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