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9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356篇
内科学   17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293篇
综合类   635篇
预防医学   52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79篇
  1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用生物力学测试的方法分析新鲜人骨盆模型不同骶骨平面切除对骨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8具男性新鲜尸体L5-骨盆标本,平稳加载至1 000 N,对各个测试点保留完整骶骨及不同平面骶骨切除骨盆模型的剪切应力、最大主应力、位移及刚度变化依次测试,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进行骨盆环的测量,记录骨折部位和骨折类型。结果随着骶骨切除平面的增高,各个测试点的剪切应力、最大主应力及骶骨下沉位移均有不同程度增大,骨盆的轴向刚度逐渐减小。当切除平面到达S_1时变化明显,尤以经过1/4 S_1组、1/2S_1组变化显著,与S_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骨的切除范围与骨盆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密切相关,残留骶髂关节各种应力随着骶骨切除平面升高而急剧增高,骨盆的稳定性明显下降。当骶骨切除到S_1椎体时,极易发生骨折,需要通过腰骶髂局部重建的方式增强骶髂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L5/S1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并应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3例L5/S1椎间隙感染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8~60岁(41.6±11.0岁);记录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记录术前、术后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临床症状,术前术后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LSA)评估腰骶段前凸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后1例出现逆行性射精,1例患者发生单侧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前路手术时间为70~120min(90.0±27.5min),失血量为200~600ml(361.5±150.2ml);后路手术时间为50~70min(57.7±8.3min),失血量为50~200ml(106.9±56.9ml)。术后培养结果其中7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例为大肠杆菌,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2例未见细菌生长,但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感染性病变。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30个月(16.6±7.8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达临床愈合,骨融合率100%,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病例。VAS评分术前平均7.8±0.7分,术后6个月平均1.3±0.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A术前4.4°±2.9°,末次随访时17.5°±2.8°,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L5/S1椎间隙感染的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确切,可以作为治疗L5/S1椎间隙感染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放疗对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比较cT1~3N0M0期前列腺癌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后前列腺癌细胞PD-L1表达情况,以及肿瘤微环境中CD3+T、CD4+T、CD8+T、PD-1+T细胞的表达情况变化。结果:前列腺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率为55.6%(35/63);肿瘤组织中均可见CD3+、CD4+、CD8+T细胞浸润;55.6%的组织中可见PD-1+T细胞表达,但数量较少;经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癌组织中,肿瘤细胞PD-L1表达率明显上调95.8%(22/23),而且表达强度也增加。结论:前列腺癌肿瘤微环境中均可见浸润性T淋巴细胞,但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很少;125...  相似文献   
94.
Objective To observe critical patients with thrombocytopenia,and exam their coagulation function,so as to diagnose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in the early stage.Methods Totally 56 critical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thrombocytopenia were enrolled in the investigation;complete set of DIC tests were performed.A total of 26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DIC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 Haemostasis(ISTH).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accuracy,likelihood ratio,predictive value of prothrombin time(P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thrombin time(TT),fibrinogen(Fg),antithrombin Ⅲ and bleeding signs(including petechia and ecchymosia)were calculated by applying fourfold table.Results The specificity of PT prolongation and Fg reduction was 87.0%;the sensitivity of ATⅢ decrease,and each of PT prolongation,Fg reduction,and bleeding(including petechia and ecchymosis)were as high as 96.0%.Conclusion Multi-markers based on thrombocytopenia are likely to improv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DIC diagnosis.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全麻与腰麻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65例行无管化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全麻组与腰麻组,其中术中发生严重出血需留置肾造瘘管共12例被删除。最终53例行无管化PCNL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全麻组28例,腰麻组25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结石的基本特征、术中及术后的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结石大小、结石位置、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穿刺针数、穿刺位置、血红蛋白下降、出院当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腰麻组术后的第一天的VAS评分[(4.4±1.8)vs(6.4±2.0),P<0.05]及曲马多镇痛需求量[(56±36) mg vs (112±44) mg,P<0.05]显著小于全麻组。结论腰麻行无管化PCNL是全麻下无管化PCNL的良好替代方案,与全麻相比,腰麻术后疼痛更轻,减少了无管化PCNL患者术后镇痛需求。  相似文献   
96.
人才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员工的大量离职,不但造成人员队伍的不稳定,增加人力成本,也给医院的效益和学科发展带来影响。结合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员工离职情况,从离职员工的学历、从事岗位、职称、年龄四个方面对医院2004~2013年员工离职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有异性性经历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面临的社会压力、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从而研究HIV从MSM人群向一般人群的传播风险。方法:依托Internet平台对MSM人群开展专题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高危行为等情况。使用SPSS18.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共收集473份有效问卷。本次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是31.41岁,自我认为性取向为同性恋的占43.3%、双性恋的占55.4%;调查显示:MSM人群性伴不固定,只有1名同性性伴的仅占4.2%;76.5%的MSM主要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该人群存在着知识与行为的严重分离。结论:有异性性经历的MSM隐蔽性非常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仍广泛存在,艾滋病从MSM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的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98.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新近发现的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被认为是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下游效应分子。糖尿病时高糖、糖基化终产物、机械压力、TGF-β均可使肾组织CTGF表达增加,促进ECM的形成,参与糖尿病肾病(DN)肾脏纤维化的发生。CTGF可能成为DN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是粘附分子-1(ICAM-1)与急性脑梗死(ACI)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双抗夹心法检测了48例ACI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内可溶性ICAM-1(sICAM-1)含量的变化,同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了血糖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显示,ACI发病后2周的血清sICAM-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发病后24小时内即见血清sICAM-1水平增高,至第3天达最高水平,以后逐渐降低。血sICAM-1水平与MDA和血糖呈正相关。认为ICAM-1参与了ACI的病理损伤过程,氧化应激和高血糖可能是加重这一病理损伤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对内江市2011-2013年蜚蠊密度进行分析,掌握其种群结构、季节消长和不同场所密度情况,为蜚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市区选择3个监测点,于2011-2013年每月中旬监测1次,采用粘捕法分别在农贸市场、餐饮、宾馆、医院和居民区不同环境进行密度、种群、季节消长和场所情况调查。结果 2011-2013年内江市共布放粘蟑纸6480张,回收6480张,捕获蜚蠊22 478只,平均密度为3.47只/张;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8.09%;蜚蠊密度的季节消长呈双峰型,4月和7月各出现一个高峰;农贸市场平均密度最高为9.68只/张。结论内江市的优势种为德国小蠊,蜚蠊孳生地广泛,农贸市场是重要生境,应加大对农贸市场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控制蜚蠊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