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选用家兔作为器官移植供体,以灌流泵、氧合器、恒温系统及监测系统建立体外器官灌注模型模拟兔-人异种肝移植。方法:将家兔自身血(n=4)、健康人全血(n=4)及人血浆(n=4)分别引入此灌注系统。结果:自身对照及人血浆灌注组持续灌注120min门静脉灌注压均为正常水平。人血灌注组于(15.0±1.2)min出现超急排斥反应。ELISA天然抗体IgM测定结果则表明,人全血灌注家兔肝脏后IgM吸附率为(39.4±5.5)%,血浆吸附率为(35.3±3.5)%,对照组IgM吸附率为(9.2±1.0)%。免疫荧光病理发现人全血组可见明显IgM荧光抗体沉积在肝毛细血管并见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血浆组也可见IgM沉积,对照组则无沉积。结论:应用体外游离肝灌注系统可以使模拟兔-人异种肝移植成为可能,模型稳定,重复性强,为实验性异种移植提供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癫痫患者行手术前脑电图描记,以观察其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对17例癫痫患者采用硬膜下及深部埋藏电极检查,并且与常规头皮电极EEG及手术中ECoG、DEEG进行比较。结果:在尖棘波的检出率上,三者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致痫灶的定位率上,颅内埋藏电极EEG准确率达88.2%,明显高于头皮电极EEG(P<0.01);与术中ECoG、DEE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具有相似的定位价值。结论:颅内埋藏电极EEG是术前查找致痫灶的一种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我院2001-2003年,应用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32例,经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BNP)和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1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A组)和缓解期(B组)血浆BNP和ADM水平,并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相关分析。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C组)。结果:A组血浆BNP和ADM高于B组和C组;B组血浆BNP和ADM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血浆BNP和ADM与Pao2负相关(r=-O.67,P<0.01;r=-0.74,P<0.01),B组血浆ADM与Pao2负相关(r=-0.54,P<0.01),BNP与Pao2无显著相关性(P>0.05)。A组和B组血浆BNP和ADM水平呈正相关(r=0.70,P<0.01;r=0.59,P<0.01)。结论:血浆BNP和ADM水平升高共同参与了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2者可能有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65.
扩血管药物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PPH)是一种恶性肺血管疾病,其基本病理特点为肌型小动脉丛样病变,血管腔逐渐闭塞,肺动脉压进行性升高。PPH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万~2/100万。如果诊断后未经治疗,平均存活时间为2.8年,经过治疗的患者存活时间可超过10年。肺血管收缩是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时肺循环阻力增高的因素之一,因此,早在1951年就有人尝试用扩血管药物治疗PPH。目前在大多数研究中心,临床可供选择的用于治疗PPH的扩血管药物主要包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5例连续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29例)、利培酮组(29例)、奥氮平组(28例)、阿立哌唑组(29例),设正常对照组(30例)。均观察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各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测量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112周后氯氮平组、利培酮组、奥氮平组的hs-CPR(t=-3.512,-21.272,-3.364)、TG(t=-3.431,-3.442,-3.766)、TC(t=-3.260,-17.395,-17.626)、HDL(t=7.634,10.932,8.627)、LDL(t=-3.910,-4.339,-4.274)、BMI(t=-69.570,-33.204,-60.610)均较前有明显差异(P0.05);奥氮平组还包括ApoB较前有明显差异(t=-3.173,P0.05);阿立哌唑组TC(t=-18.974)、LDL(t=-3.230)、BMI(t=-4.743)较前有明显差异(P0.05);健康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12周后各组通过LSD两两比较:氯氮平组、奥氮平组患者hs-CRP明显升高(P0.05);氯氮平组、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的TC、HDL明显升高(P0.05);氯氮平组的BMI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均有导致hs-CPR、血脂及BMI增高的可能性,将来可能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7.
张隽 《中外医疗》2008,27(16):72-73
目的 观察龙胆疏风汤治疗单纯疤疹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单纯疤疹性角膜炎患者观察组46例(49只眼)用龙胆疏风汤治疗,对照组45例(46只眼)局部滴氯霉素滴眼液,利福平滴眼液,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严重病例用1%阿托品滴眼液扩瞳.通过角膜荧光素染色,裂隙灯观察治疗前后角膜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情况.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中有效者46只眼(93.9%),对照纽有效者38只眼(82.6%).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倪于对照组.结论 用龙胆疏风汤治疗单纯疤疹性角膜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应用可弯曲电子胸腔镜对临床疑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胸膜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探讨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经内科胸腔镜检壁层胸膜活检确诊的1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19~80岁,平均(53.7±23)岁,右侧胸腔积液7例,左侧胸腔积液5例;6例老年患者中胸水存在时间≥30天者4例,5例在胸部CT中发现陈旧性肺结核改变.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病理表现肉芽肿改变,其中5例伴干酪样坏死;2例仅发现增生纤维组织及渗出物,未见肉芽肿改变.2例术前低热的青年患者检查后第二天体温降至正常.主要并发症为疼痛,对症治疗可缓解,无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局部麻醉下可弯曲电子胸腔镜检查是一项安全、有效、易操作的检查方法,对有肺结核病史、胸水存在时间长、临床疑诊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同时胸腔内粘连的处理和充分引流胸膜腔液体有助于改善发热症状.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青岛市某地区乡村医生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从青岛市某地区抽取16个乡镇卫生院所管辖的572名乡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乡村医生统一召集并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乡村医生的基本状况和慢性病防治相关问题。结果共有565名乡村医生完成问卷调查,回收率为98.78%。平均年龄为(48.49±10.51)岁,各年龄段男女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所占比例逐渐降低。乡村医生的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为主,占受访乡村医生的66.55%;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方面对测血压流程、血糖控制的重要性知晓率较高,知晓率分别达96.30%和95.80%等。而对于糖尿病病因知晓率较低,仅为20.40%。受访乡村医生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与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乡村医生队伍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参差不齐,存在整体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现象,需加强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开展相关培训改善乡村医生慢性病防治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70.
目的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方法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至少7天以上的心脑血管患者作为入选标准。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s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作诱导剂在Chrono-log 560 Ca上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记录受检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12.5%(n=21)。阿司匹林抵抗组HRV时域参数和频域参数与阿司匹林敏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司匹林抵抗组高血压患者的比率(42.9%)与阿司匹林敏感组(29.3%)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组HRV时域参数和频域参数与阿司匹林敏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我们HRV下降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时,要定期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一旦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应提示这类患者要及时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加大阿司匹林的剂量或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