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吸附法制备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的研究*蒋学华,廖工铁,姚倩等。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中国药学杂志1995;30(5)∶274以胶粒动电位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阿克拉霉素A在聚氰基丙烯...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心力衰竭患者4例,其中心房纤颤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房纤颤并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采用右室双部位起搏替代双室同步起搏的方法,寻求心室再同步。结果:双部位起搏较单纯心尖部或右室流出道起搏时心输出量增加(P<0.05);3~10个月随访发现其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右室双部位起搏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易于临床掌握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监测患者的体重、尿比重、24小时尿量和利尿治疗后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低盐饮食的同时,予以利尿治疗,每日清晨测体重,留24小时尿量并做尿钠和尿比重测定。结果:利尿治疗前后比较,体重、尿钠显著性下降,而24小时尿量和尿比重则上升。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尿量监测能动态地反映心功能情况,为利尿剂的使用提供参考,加强尿量监测可以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34.
表面氨基游离的白藜芦醇壳聚糖纳米粒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表面氨基游离的白藜芦醇壳聚糖纳米粒制备方法,以便连接配体实现主动靶向。方法:采用氯化钠沉淀法制备表面氨基游离的壳聚糖纳米粒;比较不同固化程度纳米溶液的浊度、体外释放、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等性质。结果:固化程度不同的纳米溶液经超声或水浴加热处理后,浊度降低值不同;含不同固化剂的纳米溶液均有明显缓释效果,随固化剂加入量增加,释放速度减慢;固化程度对包封率和载药量无明显影响。加固化剂200 μL的壳聚糖纳米粒粒径为487 nm,多分散指数为0.144。结论:制备的白藜芦醇壳聚糖纳米粒粒径相对较小,表面氨基游离,可用于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35.
白藜芦醇壳聚糖纳米粒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壳聚糖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以水为释放介质,采用HPLC测定壳聚糖纳米粒在不同时间点的累积释放分数;选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方法,提取释放达平衡的纳米粒中残留的白藜芦醇,考察未释出的药物是否存在于制剂中。结果壳聚糖纳米粒经12 h水浴振荡释放达平衡,累积释放分数为43%左右,此时残留在纳米粒中的白藜芦醇约为33%。结论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粒不经酶的消化,在体外不能完全释出所载药物;所建立的从壳聚糖纳米粒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方法与国外报道的采用酶消解壳聚糖的方法相比,测定成本低,简便易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中医针灸治疗骨质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由2名研究者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25日。采用Cochrane 5.1.0版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的评估。通过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基本信息及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后,使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共14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针灸治疗可提高骨质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OR=4.91,95%CI(3.34,7.22),P<0.00001],减轻患者的疼痛[MD=-1.57,95%CI(-2.13,-1.01),P<0.00001],降低功能障碍的程度[MD=4.63,95%CI(3.10,6.17),P<0.00001],提高活动能力[MD=-4.82,95%CI(-7.83,-1.81),P=0.002],提高硬骨素水平...  相似文献   
37.
白藜芦醇诱导急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抑制急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引发S期阻滞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白藜芦醇体外处理培养的Jurkat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Wrigh-Giemsa染色、Hoechest 33258/PI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Jurkat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白藜芦醇0.2 mmol·L-1处理组的抑制Jurkat细胞增殖率达64.01%,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白藜芦醇处理细胞24 h后可见凋亡形态学改变,Hoechest 33258/PI染色显示白藜芦醇处理组细胞部分细胞核呈亮蓝色,随培养时间延长,亮蓝色荧光染色细胞数量逐渐增多。Wrigh-Giemsa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部分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及边集等现象的出现。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0.05 mmol·L-1白黎芦醇处理48 h组62.57%的细胞被阻滞于细胞周期S期,亚二倍体细胞数量12.01%,未加药对照组细胞亚二倍体细胞数量2.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的S期阻滞,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血浆中血栓素 B_2(TXB_2),血小板α颗粒胰蛋白-140(GMP-140), 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内皮素(E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在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发病过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TXB_2、Gmp-140、6-K-PGF1α、ET采用放射免疫法(RIA)、tPA、PAI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和正常对照组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①脑动脉硬化组,脑血栓组血小板指标TXB_2,GMP-14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②内皮细胞合成物6-K-PGF1α、ET含量脑血栓组明显低于和高于正常组(P均<0.01),脑动脉硬化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 ③纤溶指标 tPA, tPA/PAI两组脑血管病血浆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 PAI水平虽有增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存在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纤溶活力低下,这些改变可能参与此二类疾病发病过程。故须针对以上改变对患者采用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了解南充市中学生睡眠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南充市4所中学的300名学生,对他们的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通过 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统计分析法。结果:本组学生中约65%平时睡眠时间低于7h,约68%平时就寝时间在23:00后,约50.6%有熬夜的习惯,约60%并不关心自己的睡眠情况;另外影响中学生睡眠情况的因素主要是:学习方面,看电视及电影,手机和游戏等。结论:中学生普遍呈现睡眠不足的现象,且与诸多因素有关,需引起社会、学校、家人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类心绞痛患者是否存在情感障碍及冠状动脉造影对其的影响,以便更好的找出护理措施.方法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心内科住院的所有类心绞痛患者分别在进行冠状动脉照影前后进行评估.结果 类心绞痛患者存在抑郁状态,冠状动脉造影后其抑郁状态患者的例数和程度有所增加.结论类心绞痛患者由于病因的不明,其心理障碍应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