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3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是临床精神心理科常见的两种疾病,均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体验和社会功能损害,二者共病率较高。现通过对这两种疾病结构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比较研究进行综述,探索两种疾病相同和特异的生物学标志物,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影像学证据的参考。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老年期焦虑抑郁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方法:对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以伴有焦虑者为共病组25例,单纯抑郁症者为抑郁症组35例)及60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听觉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分别评价患者组抑郁、焦虑情绪及认知功能。结果:患者组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2、P3波幅明显降低;共病组N2、P3波幅比抑郁症组明显降低,P3潜伏期明显延长。患者组HAMD、HAMA总分与P300各指标无相关,而SECF总分与N2、P2、P3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P300对老年期抑郁症早期认知功能损害评定具有一定的价值,共病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大于抑郁症组。  相似文献   
53.
54.
听觉诱发电位P300是反映受试者认知功能损害最有价值的电生理指标,我们于2003年2月至2003年12月检测了21例伴精神病性症状与39例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听觉诱发电位P300,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比较首发抑郁症与复发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差异,探讨复发及病程对抑郁症患者HRV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有偿招募的抑郁症患者81例,根据其实际病情分为首发抑郁症组(首发组,35例)和复发抑郁症组(复发组,46例)。同时有偿招募健康志愿者4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并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其HRV,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3组时域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pNN50)及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的差异,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探索抑郁症患者病程与各HRV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首发组病程短于复发组(P<0.05)。交互作用检验显示,HRV指标数据均满足协方差分析的平行性假设(SDNN:F交互=1.234,P交互=0.301;pNN50:F交互=0.382,P交互=0.766;LF:F交互=1.243,P交互=0.297;HF:F交互=1.071,P交互=0.364)。3组LF和H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DNN和pNN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首发组和复发组SDNN和pNN50均低于对照组,复发组SDNN低于首发组(P<0.05)。对抑郁症患者(首发组+复发组)进行以年龄、BM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患者病程与SDNN、HF呈负相关(R=-0.372、-0.261,P=0.001、0.022),与pNN50呈边缘负相关(R=-0.224,P=0.050),与LF无直线相关性(R=-0.076,P=0.513)。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HRV降低的特点,复发者比首发者HRV更低,且患者病程与SDNN、HF呈负相关,提示抑郁症复发及病程延长会加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喹硫平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失匹配性负波(MMN)的影响.方法 选择6~15岁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标准的患者23例作为研究组,23例正常儿童少年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于喹硫平治疗前、4周后以及8周后予MMN 检测,同时予PANSS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对照组入组时预MMN 检测.观察MMN波幅、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4周后以及8周后PANSS量表分低于基线水平(均P <0.05).研究组频率偏离MMN波幅及持续时间偏离MMN波幅[分别为(1.57 ±0.9)μV、(1.53±0.8)μV]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1±0.4)μV、(2.00±0.86)μV](均P <0.05).将MMN型与治疗时间层面作为组间因素的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研究组频率偏离MMN与持续时间偏离MMN2组波幅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 =0.704,dF =1,P =0.403);MMN型与治疗时间层面交互作用不显著(F =0.299,dF =2,P =0.796);治疗时间层面间存在显著效应(F =3.576,dF =2,P =0.031).治疗8周后MMN波幅[分别为(1.94 ±0.5)μV、(1.88±0.7)μV]比基线水平、治疗4周后[分别为(1.65 ±0.8)μV、(1.42±0.7)μV]明显升高(P =0.025、0.020).结论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MMN提供了喹硫平能够改善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证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特征及两者间的差异,以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招募符合DSM-Ⅳ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共31例为首发组,复发性抑郁症患者30例为复发组,健康志愿者31名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韦氏数字广度(DS)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爱荷华赌博任务(IGT)测验,比较3组被试在各测量指标上的差异,同时用HAMD-24评估患者组的抑郁程度,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3组患者D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复发组低于对照组(P<0.05),首发组与复发组及首发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WCST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复发组与对照组及复发组与首发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患者IGT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复发组除第二模块外,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的总分、第三模块和第五模块评分均高于首发组(P<0.05).(4)患者组(首发组+复发组)的HAMD总分与DS评分、WCST分类数呈负相关(r=-0.373,P=0.003;r=-0.299,P=0.019),与WCST的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应答数、非持续错误应答数和IG T的总分、第三模块评分、第五模块评分呈正相关(r=0.265~0.461,P<0.05),与IG T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四模块无相关性(P>0.05).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无明显短时记忆和执行功能损害,在情感决策方面,其倾向于低收益,低风险决策;而复发抑郁症患者的短时记忆、执行功能均有明显损害,且在情感决策上比首发患者对损失更为敏感;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与认知损害呈正相关.疾病复发和病情加重都会对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损害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检测方法,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配对研究法,分别使用听觉诱发电位P300(AEP-P300)和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对42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及42名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SECF检测发现,观察组识记、广度、回忆1、回忆2、分类和总分等项目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300检测发现,观察组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0.05及P〈0.01),波幅明显降低(P〈0.05)。且P3潜伏期延长与病期、SECF总分呈负相关关系(r=-0.607,P〈0.01);以P3潜伏期延长2个标准差为标准,P300异常率诊断与SECF检测的一致率为86.67%。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以注意、记忆功能障碍为主。SECF检测较为敏感,适合用于临床筛查,P300与SECF检测一致性好,是一种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9.
背景听觉诱发电位P300是评价个体认知功能客观的电生理指标.应用听觉诱发电位P300探讨老年期精神病性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具有可靠性.目的探讨老年期精神病性抑郁患者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特征.设计以病例为观察对象的配对设计探索性观察.对象于2002-01/2003-10选择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抑郁症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具有精神病症状患者21例为实验组1,无精神病症状患者39例为实验组2.对照组选择与实验组在年龄、性别上相匹配且无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的健康者60例.对照组样本来自河南省精神病医院退休人员及患者家属.与实验组1相匹配的21人为对照组1;与实验组2相匹配的39人为对照组2.方法应用配对设计,对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采用诱发电位系统完成听觉诱发电位P300检测.应用丹麦ECI公司针状电极.电极位置参照国际脑电图学会10/20标准,记录电极置于中央中线Cz点,参考电极置于右耳M2点,前额FPz点接地,电极间阻抗小于5K,分析时间为1 000 ms.被检者接受双耳的短音刺激,刺激频率为1次/s,刺激持续时间10m s,灵敏度为5μV,带通低频滤波0.1 Hz,高频滤波50 Hz,叠加200次.采用两套触发和刺激系统、两个完全独立的时间窗口来进行听觉诱发电位P300检测.非靶刺激(NT)强度为85 dB,频率为1 000 Hz,占80%.靶刺激(T)频率为2 000 Hz,强度为95 dB,随机出现,串插在非靶刺激中,占20%.两者次序关系的范例如下NT NT NT TNT NTNT NTTTNTNTNTNTNTTNTNTNT.受试者对靶刺激作按键反应,每例重复两次,取平均值.主要观察指标①靶刺激N1,P2,N2,P3潜伏期及波幅.②反应时间.结果实验组1及实验组2听觉诱发电位P300,P2,N2,P3潜伏期、反应时间分别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2,N2,P3波幅分别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及P<0.01).实验组1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实验组2明显延长(P<0.01).结论听觉诱发电位P300对老年期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评定有一定意义.具有精神病性症状与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老年期抑郁症P300改变的特征不十分一致,提示精神病性症状加重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重大刑事嫌疑犯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的测试结果,探讨MMPI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MPI分别对48例重大刑事嫌疑犯和63例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心理测评。结果重大刑事嫌疑犯的Pa、F、Pt、Sc、Hs、Pd、Hy、D、Ma量表分明显高于住院精神病人;鉴定结果存在精神症状的12例重大刑事嫌疑犯的MMPI测验量表中有10个量表分高于其余36例的得分,但不存在差异。结论犯罪嫌疑人有较明显的人格偏离,甚至超过住院精神病人,具体表现有;偏执、多疑、情绪不稳、易怒、烦恼、冲动、自控力差等;一部分犯罪嫌疑人伪装答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