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器材结合骨诱导材料行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4例寰枢椎失稳的患者采用不同内固定器材结合骨诱导材料金世植骨灵行颈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应用Apo-fix椎板钩融合19例,AOSYS融合5例,均植入骨诱导活性材料金世植骨灵。观察病人的植骨融合率、颈椎生理曲度、内植物的并发症及进行功能评定。[结果]经12~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在3~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生内植物并发症,术前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术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18例,明显改善5例,轻度改善1例。功能评定优20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结论]采用Apofix,AOSYS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治疗寰枢椎失稳,既可使寰枢椎立即获得稳定,又可获得长期的骨性融合稳定,是重新建立上颈椎稳定性和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2.
前路再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对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后遗神经症状者行前路手术的适应证选择及手术要点。方法 选择 2 1例胸1 2 ~腰3 骨折脱位病例 ,均为后路减压固定术后遗不全截瘫者 ,对其行前路减压固定或单纯减压。疗效评定以手术前后排尿、感觉、运动功能、背痛以及影像学的改变等为指标。结果  2 1例有关症状均获不同程度的好转 ,均于术后第 1天起感觉功能障碍获不同程度改善 ,9例术后 3个月感觉功能障碍消失 ,肌力改善 1~ 2级。 1例术后 3周、1 1例术后 3个月排尿功能恢复。 2 1例背痛症状均缓解 ,影像学结果满意。结论 前路手术对不完全截瘫 (包括已行后路手术者 )能明显改善排尿等神经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前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操作较难、对完全性截瘫者疗效不确定 ,故应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83.
苦苣菜     
  相似文献   
84.
自1998~2002年,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中空螺纹钉、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在孤立性肺结节(SPN)首过时血流特征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9例直径2~4 cm的SPN先行32层螺旋CT平扫,再行多层同层连续动态增强扫描,在时间-密度曲线(TDC)的基础上,测量SPN增强峰值(PESPN)、病灶同层主动脉的增强峰值(PEAA)、病灶达峰时间(TTP),并由此计算增强净增值(NE)、结节-主动脉强化峰值比(S/A)、灌注量(P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与炎性SPN的PESPN、NE、S/A和Pr均高于良性SPN(P均<0.05),其TTP低于良性SPN(P<0.05);恶性SPN的PESPN、NE、S/A高于炎性SPN(P均<0.05);恶性结节的Pr高于炎性结节,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以NE≥25 HU作为恶性病变的阈值,其敏感度为98.2%,特异度为52.0%,准确度为86.9%,阳性预测值为85.6%,阴性预测值为92.9%。良性、恶性及炎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是定量评价SPN血流模式的无创性技术,有助于SPN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A(H1N1)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多态性对病毒复制及毒力的影响。方法选择A/Californ ia/04/2009,A/S ichuan/1/2009和A/Be ijing/3/2009 3株病毒,分别感染MDCK细胞,测定病毒RNA载量和病毒效价;同时滴鼻接种BALB/c小鼠,检测小鼠感染后的多项指标,观察期为14天。另一方面,对3株病毒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及序列比对,对其基因突变情况及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A/S ichuan/1/2009株相较而言具有较高的复制能力及毒力,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全基因中有5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其中PA蛋白中343位点的A突变为T,PB1蛋白中353位点的K突变为R,566位点的T突变为A,PB2蛋白中471位点的T突变为M,对病毒毒力的增强起重要作用。结论 A(H1N1)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多态性与其复制及毒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4例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2例,两组术后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术后疼痛评分、止痛药物用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对缓解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具有明显疗效,且能减少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8.
邓菊英  吕琦 《中医药导报》2007,13(11):92-93
文章对建立健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如何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机制及其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89.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衰竭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琦 《福建医药杂志》2005,27(5):122-122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并导致多发性溶骨性损害的一种最常见的浆细胞病.在人群中每年发病率约(2~4)/105,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5%,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约占1%,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漏诊.本文对2000~2004年以“肾功能衰竭”收入本科的12例MM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0.
电力系统对全网范围内分布、异构、海量数据全面共享和集成的需要催生了网格技术和传统电力调度监控技术的结合-电力网格.电力网格通过统一的软件平台连结电力调度中心,整合分布的软硬件资源,提供信息和计算的共享.对电力网格平台的资源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TAG(标签)的信息分类模式,克服了传统树型分类的缺点;设计实现了一套由多台RSS Server(资源监控服务器)协同完成的分布式资源存储与检索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TAC分类模式和分布式检索策略的优点.性能比较和系统运行表明该方案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