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小儿麻疹患儿采用维生素A治疗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50例小儿麻疹患儿给予维生素A治疗,作为维生素A组;另选取同期小儿麻疹患儿50例给予常规治疗手段,作为常规组。观察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患儿咳嗽、发热以及腹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儿血维生素A水平,肺炎与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1维生素A组患儿发热、咳嗽以及腹泻持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维生素A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7.53±1.14)d,明显短于常规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的(9.46±3.1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维生素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维生素A组患儿血维生素A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A组共有11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2.0%,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的48.0%(24/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麻疹治疗中加入维生素A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患儿维生素A水平,患儿住院时间以及各项症状持续时间能得到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62.
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小平导矫治前牙深覆(牙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小平导矫治前牙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错牙合 3 0例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11— 14岁。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 ,结合上颌小平导打开咬合。矫治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待咬合打开 ,后牙有接触时拍阶段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头影测量指标 2 2项 ,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MP -SN、PP -MP、S -Ar -Go三项指标在戴小平导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下颌平面角增大 ,并且主要是下颌骨后旋的结果。S -Go、N -Me、ANS -Me在戴用后也有显著增大。这均有利于改善低角病例的面形。L1-MP(mm)、Overbite(mm )戴小平导后显著减小 ,而U 6-PP(mm)、L6-MP(mm)显著增大 ,说明下前牙明显压低 ,上下后牙明显升高。结论 :直丝弓矫治器结合上颌小平导矫治前牙深覆牙合是一种快速有效解除前牙深覆牙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研制CD123单抗修饰的载丹参酮Ⅱ_A免疫脂质体(CD123-TanⅡ_A-ILP),以期实现对白血病细胞的主动靶向给药。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脂质体处方,薄膜分散-探头超声法制备载丹参酮Ⅱ_A长循环脂质体(TanⅡ_A-LP),以后插入法得到CD123-TanⅡ_A-ILP。流式细胞术检测NB4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率,改良MTT法检测CD123-TanⅡ_A-ILP对NB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NB4细胞对CD123单抗修饰的免疫脂质体的摄取显著高于对游离药物及其载药脂质体的摄取;TanⅡ_A,TanⅡ_A-LP和CD123-TanⅡ_A-ILP与NB4细胞共培养48 h,其IC_(50)分别为20.87,11.71,7.17μmol·L~(-1)。CD123-ILP有望为AML的治疗提供新的靶向给药策略。  相似文献   
64.
5种检查方法在颈部舌下腺囊肿诊断中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 5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颈部舌下腺囊肿中的作用。方法 :检查方法包括手法检查、B超、穿刺、淀粉酶检查、囊腔造影 +CT。以术中确定囊腔与舌下腺相连为最终诊断。记录每种检查方法误诊、误导发生率 ,客观评价各种检查的优缺点。结果 :突入颈部的舌下腺囊肿确诊率为 5 8.3% ,误诊率为 4 1.7%。在各项检查中 ,囊腔造影 +CT误诊率为 0 ,手法检查误诊率为 2 5 % ,B超占 2 0 % ,检查手段不全占 18.8% ,淀粉酶假阳性占 16 .7%。经 χ2 检验各检查的误诊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 =19.36 ,γ =8,P <0 .0 5 )。不同检查结果的汇集会影响误诊率。结论 :在各单项检查中 ,囊腔造影 +CT误诊率最低 ,其它各项均有 2 5 % 16 .7%的误诊率 ,优选诊断步骤是手法检查→穿刺→造影 +CT。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百草枯中毒大鼠肾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SD大鼠12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毒组和褪黑素组,各42只。中毒组、褪黑素组予以百草枯(25mg/kg)腹腔注射染毒,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5min后褪黑素组予以褪黑素(10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中毒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于1、3、6、12h,1、2、3、5d时各组随机取6只处死。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识化学和RT-PCR观察肾组织HO-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中毒组染毒后3h即可见充血、水肿及空泡变性等病理变化,1d达顶峰,病理损伤评分3.30±0.31(P〈0.05),其后缓解趋势不明显;而褪黑素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且缓解趋势明显,1d时病理损伤评分2.70±0.26,与中毒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中毒组染毒3h在皮质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浆HO-1呈阳性表达,免疫组识化学评分(IHS)3.33±1.75,HO-1mRNA表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d达顶峰,HIS为7.00±2.00,之后减弱,5d仍有阳性表达,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褪黑素组HO-1表达较中毒组明显增强,IHS评分6h~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d不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1在百草枯中毒大鼠肾组织中呈高表达,褪黑素能明显改善百草枯中毒肾脏病理损伤,增强HO-1表达可能是其作用途径之一,而氧化损伤可能是百草枯中毒肾损伤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6.
临床较少见的婴儿眼结膜吸吮线虫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女,8个月。因流泪、喜揉眼半个月就诊。查体:体温36.5℃,呼吸30/min,脉搏106/min。体重9kg,生长发育正常。前囟平软,颈软,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查体正常。眼科检查:双侧球结膜、睑结膜充血,以右侧为甚。  相似文献   
67.
文娟  于桂玲  孔燕  Holly Wei  赵淑冉  刘芙蓉 《国际护理科学(英文)》2021,(2):152-160,后插1-后插2
目的 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对改善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2020年6月至9月在某大学附属妇幼医院选取132名计划择期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将132名产妇分为干预组(n=66)和对照组(n=66).干预组产妇在剖宫产后实施干预措施,包括帮助产妇建立积极的母...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免疫功能、疗效的影响。方法:90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例按性别、年龄、DAS28积分均衡后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1组(30例)、观察2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1组采用健脾祛湿、益气养血药膳联合西药治疗;观察2组采用祛风除湿、活血强筋、温阳养阴中药联合西药治疗。3个月后评价治疗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0.0%,观察1组73.3%,观察2组76.7%,观察1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膳健脾祛湿、益气养血,可以提高疗效和长期中药治疗的依从性;中药祛风除湿、活血强筋、温阳养阴能改善α1球蛋白、γ球蛋白百分率、CRP、IgG、辅助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辅助性T淋巴细胞/抑制性T淋巴细胞比值、CD4绝对计数指标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9.
恶性纵隔肿瘤的发生率约为纵隔肿瘤发生率的11.8%,而巨大恶性纵隔肿瘤在临床上更为少见,是胸心外科专科护理的疑难课题。通过对10例巨大恶性纵隔肿瘤患者围手术或护理,针对焦虑型、恐惧型、忧郁型心理类型,分别施以心理护理,建立主动配合治疗的良好心理状态,在术后加强呼吸、循环动力学功能监护,严密观察及早发现病情突变,积极处理。并采用气管压迫法协助排痰,以及留置鼻导管于气管内供氧、冲洗加湿化、吸痰,取得良好护理效果。10例均无手术死亡,其中1例会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及时行人造血管移植术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0.
结核性毁损肺近年已不常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左侧结核性毁损肺合并右侧胸腔积液并致心跳骤停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60岁,因"干咳40余年,反复喘息40年,加重伴腹胀3 d"于2016年12月2日入住我院呼吸内科.40余年因干咳、盗汗、低热在当地诊断为"肺结核",予以对症治疗(具体不详),自诉治愈.40年前出现喘息,当地按"支气管哮喘"予以对症处理,效果尚可,后间断反复发作,逐渐加重,4年前行CT检查发现左肺毁损,3d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再次加重伴腹胀遂来我院.既往史:高血压病8年,规律服药,血压(Bp) 140/80 mmHg (1 mmHg=0.133 kPa)左右;糖尿病3年,规律服药,空腹血糖6.5 mmol/L左右;冠心病2年,未予以特别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