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患者,男,80岁。发现右侧阴囊包块2年余,进行性增大1年,于2008年6月22日人院。体格检查:腹平软,腹部未扪及包块;右侧阴囊可触及大小约10cm×10cm实质性包块,质韧,活动度较差,阴囊表面未见红肿、溃疡;平卧后包块不能还纳人腹腔,无法触及睾丸及附睾。透光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针对云南地区流行的基因Ⅲ型乙型脑炎病毒株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云南地区分离株乙型脑炎病毒株(Yunnan0901)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pMD18-T-JEV-E质粒,以此为模板进行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扩增并制作标准曲线,摸索最佳反应体系条件,建立乙型脑炎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与普通RT-PCR方法相比较。结果建立的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与模板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与RT-PCR方法相比,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的灵敏度高10倍,而且不与猪瘟病毒、猪蓝耳病毒、猪圆环病毒、基孔肯雅病毒、辛德毕斯病毒核酸发生非特异性扩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用该方法检测云南部分地区的蚊虫样品,其中库蚊、按蚊乙型脑炎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7.4%和30.7%,且主要为基因型Ⅲ型。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检测基因Ⅲ型乙型脑炎病毒的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等特点,可应用于乙型脑炎疫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抽吸术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实体结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1—5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实体结节抽吸术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的94例(94个结节)甲状腺良性实体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分别记录患者甲状腺结节体积变化、结节体积缩小率(VRR)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甲状腺实体结节抽吸术毕甲状腺结节体积缩小>50%,再配合微波消融止血,术后第3个月VRR(61.24±6.85)%明显大于术后第1个月VRR(54.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均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5例(5.3%)患者出现暂时性声音改变,并在3个月内恢复。94个结节治疗后,1个(1.1%)出血,2个(2.1%)术后感染,3个(3.2%)术后积液,所有结节在短期随访时体积进一步减小。结论 超声引导下抽吸术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实体结节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肿块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化浊清解愈溃方对浊毒内蕴型UC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化浊清解愈溃方低、中、高剂量组,美沙拉嗪组,每组大鼠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法制备大鼠UC模型,给药14天后观察各组的大鼠一般情况、DAI评分、结肠组织大体及镜下改变,CMDI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IL-22和IFN-γ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22、IFN-γ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IL-22、IFN-γ含量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高剂量组IL-22、IFN-γ含量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中剂量组与美沙拉嗪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2、IFN-γ含量低于中药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清解愈溃方能有效改善UC大鼠的一般情况及结肠黏膜病理状态,其中中药高剂量组疗效最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炎因子IL-22、IFN-γ的水平下降有关,促炎因子水平的降低可抑制细胞的炎症反应,改善肠黏膜的病理形态以治疗UC。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研究3种不同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及不同超声征象观察者间一致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民航总医院手术切除的257个甲状腺结节(168例患者),并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TI-RADS、欧洲甲状腺协会(EU)TI-RADS和韩国甲状腺协会(KTA)/韩国甲状腺放射科学会(KSThR)TI-RADS归类。应用加权Kappa检验比较读图者间3种风险分层整体一致性,Kappa检验用于评估读图者间对于3种风险分层分类及不同超声征象的一致性。 结果ACR-TIRADS、EU-TIRADS及KTA/KSThR-TIRADS评估Kappa值分别为0.62、0.45、0.64。ACR-TIRADS 5类、EU-TI-RADS高危和KTA/KSThR -TI-RADS高度可疑类评估Kappa值分别为0.726、0.686、0.721。各超声征象描述中囊性、卵圆形、直立生长评估Kappa值分别为0.733、0.700、0.738。 结论ACR-TI-RADS与KTA/KSThR-TI-RADS整体评估一致性较好。3种风险分层对于高风险类结节的评估一致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出血性中风大鼠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针刺促进脑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穴位组、针刺组、雷帕霉素组,每组按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造模后第3、7天)分2个亚组。将50μL自体血注入到大鼠尾状核制备出血性中风模型。各干预组分别给予针刺"百会"透患侧"曲鬓"、非穴位针刺、侧脑室注射雷帕霉素进行干预。于各时间点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悬线测试、平衡行走测试)。评分结束后取各组大鼠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C3-Ⅱ/Ⅰ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造模后第3、7天的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悬线测试、平衡行走测试)显著降低(P<0. 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雷帕霉素组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 05),且针刺组高于雷帕霉素组(P<0. 05)。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第3、7天模型组大鼠脑组织LC3蛋白阳性表达、LC3-Ⅱ/Ⅰ明显升高(P<0. 05);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脑组织LC3蛋白阳性表达、LC3-Ⅱ/Ⅰ明显升高(P<0. 05);与针刺组比较,雷帕霉素组大鼠脑组织LC3蛋白阳性表达、LC3-Ⅱ/Ⅰ明显升高(P<0. 05)。结论:针刺能上调出血性中风大鼠脑组织LC3-Ⅱ/Ⅰ,良性激活自噬水平,进而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ICH)大鼠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探究针刺促进ICH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250-300 g)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50 μL自体血注入尾状核)、非穴位组(平行中线距“百会”穴1 cm 处)、针刺组(患侧“百会”透“曲鬓”),每个亚组20只。于行为学评分(前肢放置试验、拐角试验)结束后取患侧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检测p62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p62、Beclin-1表达含量变化。结果:在ICH后7天模型组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均P<0.01,转角试验(%):28±8.37 vs. 60±15.81;前肢放置试验(%):36±8.94 vs. 88±8.37),并上调脑组织p62、Beclin-1蛋白表达含量(均P<0.01,p62:0.85±0.07 vs. 0.37±0.03;Beclin-1:0.57±0.05 vs. 0.28±0.04);而针刺干预能够明显提高ICH大鼠行为学评分(均P<0.01 vs. 模型组/非穴位组,44±11.41 vs. 28±8.37 or 22±8.37; 64±11.40 vs. 36±8.94 or 38±8.37),并下调ICH大鼠脑组织p62,上调Beclin-1蛋白表达含量(均P<0.01 vs. 模型组/非穴位组,0.61±0.05 vs. 0.85±0.07 or 0.82±0.06; 0.82±0.07 vs. 0.57±0.05 or 0.61±0.08)。结论:针刺能下调ICH大鼠脑组织p62蛋白表达,上调Beclin-1蛋白表达,进而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