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endoplasmic reticulummolecular chaperon)和GADD153(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inducible gene 153)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抗凋亡的内质网应激机制。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干预组24只、模型对照组24只和假手术组6只,制作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模型。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再灌注2 h6、h、24 h、48 h分别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动物6只。通过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RP78和GADD153表达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偶可见凋亡细胞,对照组和干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2 h缺血周围区可见少量凋亡细胞,再灌注6 h凋亡细胞有所增多,再灌注24 h凋亡细胞数量达高峰,再灌注48 h凋亡细胞有所减少(P<0.05或0.01)。相同各时间点比较,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假手术组大鼠心尖部相应区域心肌细胞未见明显GRP78及GADD153阳性表达。对照组和干预组大鼠再灌注2 h后心尖部GRP78表达开始增加,6 h达高峰,24 h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在相应时间点,干预组的GRP7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干预组大鼠缺血周围区GADD153从再灌注6 h开始在神经细胞内明显表达,并逐渐增强,于再灌注24~48 h达高峰(P<0.01)。在相应时间点,干预组的GADD1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内质网伴侣GRP78和GADD153的表达可能是阿托伐他汀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抗凋亡的内质网应激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除引起肝脏损害外,还可系及心脏,肾脏等肝外脏器。1983~1989年我院收治34例乙型肝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1.按1978年全国肝炎会议所订标准符合乙型病毒性肝炎。2.在发生乙型肝炎后,临床上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而缺乏心瓣膜病、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心包疾病、甲状腺病等证据,无电解质紊乱及卜受体反应亢进症等表现。3.心电图有ST-T改变,T波平坦,倒置、低电压,QT延长,来支传导阻滞和过早搏动等改变。4.相隔2~4周的双份血清的HBV中…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试验组48例,对照组46例,试验组服用辛伐他汀10 mg/d 4周,分别于服药前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活性水平.结果 试验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比对照组的血清TNF-α浓度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抑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产生,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 4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HRV进行测定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脑外伤组HRV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5 )。脑外伤组死亡者HRV各项指标中 ,除相邻R R间期之差的标准差 (rMSSD)、相邻R R间期之差 >5 0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 (PNN5 0 )、高频功率 (HF)外 ,其他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存活者 (P <0 0 5 )。脑外伤组死亡者相邻正常R R间期标准差(SDNN)、R 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 (SDANN)、R 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 (SDNNIndex)、总功率 (TP)、低频功率 (LF)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5 6 89%、5 9 44 %、5 1 65 %、65 3 9%、76 45 %。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HRV指标明显降低 ,且与预后有关。早期进行HRV分析 ,对重型颅脑外伤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随访经皮二尖瓣扩张术(PBMV)患者心房颤动复律后心律的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年1月-1998年6月接受PBMV后心房颤动复律的患者94例进行随访调查,平均随访(5.43±2.06)年,累计随访546人年.结果本组心房颤动年再发率平均为12.4%,并发主动脉病变为14.7%(95%可信区间9.1%~20.3%),并发三尖瓣病变为18.9%(95%可信区间12.8%~25.0%).心房颤动的再发率与肺动脉压、脉压差呈正相关(P<0.01).结论PBMV患者心房颤动复律后再发率高,高肺动脉压及脉压差大可能是心房颤动的促发因素.降低肺动脉压及调整脉压差有可能减少心房颤动的再发.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CD14基因启动子-159C/T、-260C/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AMI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0例AMI患者及130例正常对照组CD14的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D14水平.结果 AMI组血清CD1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14基因-159C/T多态性在AMI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D14基因-260C/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AMI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54倍(OR=1.654,95%CI:1.161~2.356),携带T等位基因的AMI患者血清CD14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CD14基因启动子-260C/T多态性与AMI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AMI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CD14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AMI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7.
本实验在动物身上做了64次血管吻合,结果表明血管吻合后内膜对合良好,通畅率高,不易形成血栓。血管壁损伤较轻,无吻合口破裂现象,动脉瘤发生率亦低。实验中对两轮间隙值和血管壁厚度的测量,亦说明本吻合器用于人体血管吻合是可行的,现已提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8.
<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患病人数达9 240万,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1]。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随病程进展逐渐减退,胰岛素治疗是临床上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中心城区老年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将体检并进行Hcy检测的275例老年人,性别、年龄分层,比较Hcy和高脂血症的关系。结果:70~79岁老年男性高Hcy血症组检出率高于同龄女性(P<0.05);8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高Hcy血症合并高TC、高TG、混合型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同年龄正常Hcy血症组(P<0.05);高Hcy血症者合并高TC血症、合并高TG血症、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检出率,与正常Hcy者比较无明显相关。结论:老年人应加强血Hcy、血脂的检查,积极干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总结脊髓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接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6例,所有患者术前行CT、X线检查,在C臂X线机辅助下行脊髓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伤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1个月行CT检测,所有伤椎解剖复位良好,伤椎高度及脊椎形态正常,脊髓神经功能有所改善。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脊髓钉棒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应用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