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心瓣膜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脑钠素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20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按NYHA心功能标准分级,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术前、术后24小时、7天、14天和30天测量血清BNP浓度,分析围手术期BNP浓度变化趋势,术前BNP浓度与心功能、LVEF的关系. 结果心瓣膜疾病患者术后BNP浓度急剧上升,24小时达峰值(P=0.003);术后7天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P=0.015);术后14天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0天略低于术前水平.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69,P<0.05),LVEF与BNP浓度无相关关系(r=0.29,P>0.05). 结论术前血清BNP浓度能反映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心功能状况,血清BNP浓度越高,心功能越差.术后早期BNP浓度升高,后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骨髓基质祖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应用于各种组织的修复和重建。MSC同时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在体内及动物实验中,MSC可以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并减轻其严重程度。能够延长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国内也有资料显示MSC能够抑制脐血淋巴细胞的转化。但MSC对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3.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以视网膜光感受器和色素上皮进行性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遗传性致盲眼病.多年来,围绕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已从遗传学、组织病理学、生化代谢及免疫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其发病机理尚未  相似文献   
84.
医疗卫生服务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过去十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公益性和市场化之间摇摆不定、举步维艰,深化医院改革也在诸多社会、行业及医院内部的矛盾中迷茫与停滞不前。在明确了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定位的前提下,理性和科学地回归研究和推进医院改革,将成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医院的经济特性入手分析,提出进行医院组织架构和组织运作的改革是当前医院改革的重要课题,并结合案例阐述了医院组织架构改革的思路、方法和绩效。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六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纳洛酮拮抗剂组(NAL组)、瑞芬太尼5μg·kg~(-1)·min~(-1)后处理组(R1组)、瑞芬太尼10μg·kg~(-1)·min~(-1)后处理组(R2组)和瑞芬太尼20μg·kg~(-1)·min~(-1)后处理组(R3组),每组13只。S组仅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处穿线,但不结扎;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45 min,再灌注24h;R1、R2和R3组在缺血35min时,分别静脉输注瑞芬太尼5、10和20μg·kg~(-1)·min~(-1),10min后再灌注24h;NAL组在心肌缺血25min时,静脉注射纳洛酮0.1mg·kg~(-1),10min后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10min后再灌注24h。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病理学变化,同时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浓度。结果与S组比较,IR、NAL、R1、R2和R3组血清cTnI、LDH、CK-MB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大(P0.05),心肌细胞损伤增多;与IR组比较,R1、R2和R3组血清cTnI、LDH、CK-MB浓度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减小(P0.05),心肌细胞损伤减少(P0.05)。结论瑞芬太尼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瑞芬太尼激活阿片受体有关,此作用具有量效"封顶"效应。  相似文献   
86.
NKlT细胞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少见类型,约占NHL的2%~10%.多数病例原发于鼻腔和咽喉部以上部位,少数病例原发于鼻外,如皮肤、胃肠道、肺等.NK/T细胞淋巴瘤对传统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HOP方案不敏感[1-3],且无较好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IV期、难治性NK/T细胞淋巴瘤,现报告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V期、难治性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王兰兰 《大家健康》2017,(10):133-134
目的:为研究米非司酮联合化疗药物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作用.方法:整理收集2013.1至2016.12本单位临床收治的侵蚀性葡萄胎的病员50例病历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实验组的病员利用米非司酮加化疗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相同化疗药物治疗.对比病员的治疗愈合情况,同时统计两组病员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变化.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病员结果临床治疗之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变化均同临床诊断初期下降,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低.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化疗药物治疗侵蚀性葡萄胎,可明显降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使滋养细胞增生减慢,从而达到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教师特别是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虽课前认真备课,但因为教学经验不足,不能将课前准备的所有内容传授给学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目前众多教师采用的PowerPoint可将幻灯的备注提示内容只显示在教学电脑主屏上,而投影仪上只放映教学幻灯,即授课教师可备课提示的情况下从容将所有内容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9.
正近年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泻黄散为主治疗过敏性紫癜3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标准1.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七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制定的标准拟定。1.1.2中医诊断标准:采用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过敏性紫  相似文献   
90.
精神科门诊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共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与轴I、轴Ⅱ疾病的共病情况。方法2006年5月至2006年11月随机抽取符合入组标准的3402名就诊者进行调查。先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一般情况问卷及人格诊断问卷(PDQ-4^+)进行筛查,再由精神科医生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人格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ID-Ⅱ)对PDQ-4^+筛查阳性者进行临床诊断。结果1.诊断为BPD者178人(5.8%);2.BPD常与多种人格障碍共病,抑郁型人格障碍共病率最高(35.4%);3.轴I疾病中,BPD与心境障碍者共病率最高(46.1%)。结论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轴I、轴Ⅱ疾病存在广泛共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