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67篇
  5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护理循证方法确立护理工作实践当中的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数据库和相关网站中经腹宫颈癌根治术后早期活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3月,由2名完成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员对文献进行独立评价、证据提取与证据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临床决策1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1篇、文献综述2篇。从术前宣教、术后体位管理、早期活动评估、早期活动计划4个方面总结了19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为规范宫颈癌根治术后早期活动提供循证依据。在临床应用证据时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患者意愿,选择性运用最佳证据,促进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2.
防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未抽花茎的干燥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IR,UV,MS和NMR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防风甲醇提取物中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当归酰亥茅酚(1),异香柑内酯(2),欧前胡素(3),二十五烷酸(4),川白芷内酯(5),紫花前胡素(6),5-甲氧基-7-(3,3-二甲基烯丙氧基)-香豆素(7),紫花前胡醇当归酰酯(8),花椒毒酚(9),香柑内酯(10),杨芽黄素(11),东莨菪素(12),亥茅酚(13),防风色原酮(14),升麻素(15),亥茅酚苷(16),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17),升麻苷(18)。结论:化合物2,6~8和11为首次从防风中得到。1,13~18等为色原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3,5~10,12等为香豆素类化合物;4为脂肪酸类化合物;11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分析红松松塔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同时比较了三种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对红松松塔挥发油的萃取效果.方法 利用PA、PDMS、PDMS/DVB 3种萃取头对红松松塔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采用GC-MS分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最后,运用累积峰面积标准化值对其萃取灵敏度进行评价.结果 PA萃取出43种化合物,PDMS和PDMS/DVB各萃取出46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28种.结论 红松松塔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α-蒎烯、D-柠檬烯、β-蒎烯、(1S)-3,7,7-三甲基二环[4.1.0]-3-庚烯等.3种萃取头萃取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萃取松塔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数量及累积峰面积标准化值的分析比较,确定PDMS萃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4.
目的:针对灾害救援环境的特点研制一种便捷化、模块化、智能识别的多功能手术器械盒。方法:该器械盒设计包括胸腹、四肢、颅脑3种手术器械装配方案。盒体由盒盖、隔板和抽屉3个部分组成;器械盒上粘贴灭菌追溯码,内部每把器械上粘贴射频芯片。结果:使用该器械盒后铺台+整理器械平均时间、清点器械平均时间均较使用前明显缩短,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新型多功能手术器械盒器械配置合理、操作方便,适用于灾难环境中的手术救治。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时对肾脏的影响,为"肝肾同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DMN模型组,测定血清ALT、AST、BUN、Scr、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水平,病理学观察肝肾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肾组织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血清各参数水平显著升高;病理学观察到肝肾组织胶原增生,纤维化形成;免疫组化结果发现肝肾组织中α-SMA,TGF-β1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DMN在导致肝纤维化的同时,也出现了肾脏纤维化病变,提示肝肾纤维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相关性的,从病理角度说明中医学"肝肾同源"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载银氧化石墨烯(GO/Ag)纳米复合物对变异链球菌(S.mutans)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应用梯度稀释法检测GO/Ag、氧化石墨烯(GO)、纳米银(AgNPs)对变异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比较GO/Ag、GO、AgNPs对变异链球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XTT法测定变异链球菌24 h生物膜的生成量和活性;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生物膜形态和计算24 h生物膜的活菌比例。数据以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LSD-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GO/Ag对变异链球菌的MIC为0.16 mg/mL。0.64 mg/mL GO/Ag对变异链球菌的抑菌率为(82.90 ± 4.87)%,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804,P<0.001)。而GO和AgNPs材料浓度提升至2.56 mg/mL时,肉眼观察细菌仍未见明显减少。在0.16 mg/mL GO/Ag浓度下,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生成量和活性的减少率分别为(25.12 ± 0.01)%和(38.90 ± 3.42)%,活菌比例为(42.76 ± 19.48)%,与空白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生成量= 7.274,P生成量<0.001;t活性= 7.765,P活性<0.001;t活菌比例= 10.412,P活菌比例<0.001)。 结论与AgNPs和GO相比,GO/Ag新型纳米复合物对变异链球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其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总结35例无痛消化内镜手术患者发生术中穿孔的护理体验。方法 对无痛消化内镜手术患者发生术中穿孔的护理重点包括:尽早识别穿孔;穿孔后并发症的早预防早处理;术中出血、反流呛咳的识别及处理;穿孔后缩短手术时间;穿孔闭合的确认。结果 35例全身麻醉内镜手术术中穿孔患者均顺利完成病灶切除,并在内镜下闭合穿孔,无1例中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加强无痛消化内镜手术患者术中风险管理,降低消化内镜手术术中穿孔发生。  相似文献   
98.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05—2018-05间桐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8例,行半髋置换术;观察组29例,行全髋置换术。结果 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置换术,术后疼痛轻,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过氧化氢(H 2O 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取传代培养的HLECs分为5个组,其中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对照组于100 μmol/L H 2O 2条件下培养,褪黑素组、维生素E组和维生素E溶剂组分别...  相似文献   
100.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眼压可以给眼球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所害,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视网膜、视神经不可逆性损害,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目前占致盲眼病的第四位。它的发病与疲劳、近视、精神紧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关。尤其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组以急性眼压急剧增高并伴有相应症状的一种眼病。如抢救不及时,患者视力会迅速下降,严重者数日内失明,该病患发病前常有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精神刺激等诱因而产生的极为不利的心理反应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为了促进青光眼患者的痊愈,我科于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对收治的青光眼患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其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