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P)属外科急重症.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常伴有毛细血管渗漏,上妊娠妇女本身腹腔容积的改变,出现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pressure,AP)升高,着疾病的发展和液体复苏的进行,后可发生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100例患者分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和病毒唑注射液治疗组,用法及用量均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体温疗效观察,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热毒宁组疗效优于病毒唑组。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细菌作用,用于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3.
丁苯酞增强脑缺血耐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以及给予丁苯酞干预治疗后地变化.方法:利用二次线栓法建立局灶性SD大鼠脑缺血耐受的动物模型.(1)MCAO组:假手术 缺血组(SS MCAO);(2)IP组:预缺血 缺血组(IP MCAO);(3)给药组:预缺血 丁苯酞 缺血(IP NBP MCAO).运用对SD大鼠脑梗死体积的测定、光镜及电镜下组织病理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比较各组GFAP、bFGF的表达变化.结果:(1)IP组和给药组脑梗死体积较MCAO组减少,且给药组在3组中减少最为明显,3组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A0组超微结构损伤最严重,IP组超微结构改变明显轻于MCAO组;给药组损伤较前2组均减轻.(2)3组GFAP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给药组两者表达相对明显,且伴有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的改变.GFAP阳性细胞数其IOD值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bFGF分布及数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给药组表达最明显,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能够提供脑保护,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形成.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启动内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bFGF表达,而加强了对再次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丁苯酞能够增强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44.
目前全国受血吸虫病威胁人口达6500万人,血吸虫患者80多万。自1999年以来,我科共收治慢性血吸虫病患者300例,均采用吡喹酮治疗,3年内除17例失访(离开原居住地)外,对283例均进行了随访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对复方甘草甜素即美能治疗中国成人慢性乙型肝炎的综合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8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SNMC治疗组40例(80 ml/d)和甘利欣对照组40例(30 ml/d),总疗程为1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肝功、血清HBeAg和HBV DNA载量;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在治疗开始后第4周治疗组的ALT明显下降,其均值(38.9±34.6) IU/L,对照组(78.5±71.8)IU/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有32例HBeAg阴转(阴转率70%),且HBV DNA定量下降至低于检测范围(<103拷贝/ml,PCR法检测),随访6个月均持续阴转,对照组在HBeAg的血清学阴转和病毒学特征上无变化.结论 复方甘草甜素治疗中国CHB患者,不仅能改善肝功能,且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46.
成出高选择性、具有特殊药理特性的阿片μ受体激动剂—芬太尼类化合物,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我们采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了人阿片μ受体的三维结构模型,对三种阿片μ受体蛋白序列做了同源性比对,并预测了二级结构。模型的可靠性经Ramachandran图和ProTable分析验证,并做了疏水性分析。验证了用CoMFA模型预测的可靠性,运用Surflex-Dock程序将一系列芬太尼类化合物对接到阿片μ受体。Biopolymer/SiteID计算结果表明,在跨膜区段TM 3, TM 5, TM 6 and TM 7结构域膜外侧有较深的结合空腔,同源模建方法预测人阿片μ-受体蛋白结构可能存在5个区域。重要的功能性氨基酸有TM3的Asp147, Tyr148, Tyr149 , TM6的Trp293, His297 , 和TM7的Trp318, His319, Ile322, Tyr326。同时预测了芬太尼哌啶环最优对接取向位置和芬太尼N-基团的结合位点取向位置,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探讨了配体构象和芬太尼取代基之间潜在的关系。我们的研究中更好地了解芬太尼类化合物和阿片μ受体的结构活性关系并阐述其作用机制,希望对合成无副作用的高效镇痛药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与穿弹力袜联合口服米多君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针灸穴位,主穴:百会、内关(双)、足三里(双),配穴:脾俞(双)、肾俞(双)、心俞(双)等。对照组予穿统一品牌的医用弹力袜,每日至少6h,每日清晨口服盐酸米多君片2.5mg,疗程为30天。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卧立位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61%(38/4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3.41%(26/4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卧立位血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对体位性低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8.
简明  刘小利  罗俊卿  李刚  全明珠 《武警医学》2012,23(4):327-328,331
目的掌握湖南省洞庭湖流域武警部队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武警部队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和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数据库中,按分层整群的原则,在洞庭湖流域贯穿的常德、益阳和岳阳市随机抽取20余个执勤点和相对应的流行区、村为调查点,收集部队官兵及地方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水平(IgG)、年龄特征、工作性质特征和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该地区武警部队官兵血吸虫病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地方同龄人群(χ2=6.769,P〈0.05);血吸虫感染与疫区生活时间长短、工作性质和文化程度等有关。结论驻洞庭湖血吸虫病流行区武警部队官兵存在血吸虫感染的高危因素,提高官兵对血吸虫病的防治的依从性和主动性是目前控制疫区部队人员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脐血血浆与成人外周血血浆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TLR4/NF-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剖宫产分娩的足月健康孕妇脐血和健康成人外周血各20份,制备血浆.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分为两组,(1)脐血组,加入1 μg/mL的LPS和10%的脐血血浆;(2)成人外周血组,加入1 μg/mL的LPS和10%的成人外周血血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4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I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脐血组TLR4 mRNA及TLR4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成人外周血组(P<0.01),脐血组IкBα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成人外周血组(P<0.01).结论:脐血血浆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NF-кB活化,从而抑制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局灶性的脑缺血预处理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以及给予乐脉颗粒干预治疗后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1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和眼科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①预缺血组:二次线栓法建立脑缺血耐受模型,预缺血10min,3d后给予大脑中动脉完全阻塞2h,再灌注22h。②假手术组:未进行缺血预处理,而单纯暴露动脉处的解剖结构10min,余同预缺血组。③乐脉颗粒组:预缺血10min,给予乐脉颗粒(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香附,木香等组成)1.5g/(kg·d)灌胃,3d后给予大脑中动脉完全阻塞塞2h,再灌注22h。各组大鼠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4分,0分为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4分为不能自发行走);在再灌注22h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测定脑梗死体积;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比较各组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以评估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正常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体积:乐脉颗粒组明显小于假手术组与预缺血组[(96.84±4.99),(147.62±4.70),(114.33±7.81)mm3,P<0.01]。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乐脉颗粒组显著低于预缺血组(2.06±0.08,2.18±0.22,P<0.01),两组均低于假手术组(3.18±0.16,P<0.01)。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表达的IA值:预缺血组与乐脉颗粒组均高于假手术组(6610.83±741.43,11937.70±868.34,3500.53±143.34,P<0.05,0.01),但乐脉颗粒组增高更为明显。④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的IA值:乐脉颗粒组高于预缺血组和假手术组(9773.58±614.77,5459.82±605.14,2666.12±359.72,P<0.01);预缺血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①局灶性缺血预处理10min能够对3d后的SD大鼠脑再梗死提供脑保护,诱导缺血耐受的形成。②局灶性缺血预处理能够诱导缺血耐受的产生,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加减少神经元的损伤,乐脉颗粒能够增强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