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34篇
  免费   2803篇
  国内免费   1709篇
耳鼻咽喉   316篇
儿科学   379篇
妇产科学   218篇
基础医学   1693篇
口腔科学   272篇
临床医学   3145篇
内科学   2228篇
皮肤病学   245篇
神经病学   632篇
特种医学   1106篇
外科学   2221篇
综合类   7967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3124篇
眼科学   301篇
药学   3417篇
  44篇
中国医学   3188篇
肿瘤学   1248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872篇
  2021年   1159篇
  2020年   972篇
  2019年   515篇
  2018年   535篇
  2017年   771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1095篇
  2014年   1477篇
  2013年   1870篇
  2012年   2542篇
  2011年   2754篇
  2010年   2520篇
  2009年   2207篇
  2008年   2281篇
  2007年   2113篇
  2006年   1852篇
  2005年   1420篇
  2004年   976篇
  2003年   808篇
  2002年   604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目的探讨如何对新调入肿瘤科的护士进行专科教育的有关问题。方法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进行必要的专科知识教育和专科技术传授,熟练掌握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健康教育技巧。结果新护士在调入1个月后能单独完成本职工作,未发生差错和事故,同事对新调入护士评价好,病人满意。结论护士长对新调入护士有目的地进行专科理论知识教育和专科技术操作传授,言传身教,对尽快提高新调入护士的工作能力,确保护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皮质形态学、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血栓的方法,复制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益气复智颗粒12.42g/kg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前后、手术后灌胃对实验动物脑皮质形态学、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益气复智颗粒能使脑缺血后脑内神经细胞凋亡数目下降。结论 益气复智颗粒具有较好的保护脑神经元,阻断脑缺血致神经细胞死亡病理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评价经皮射频(PRFA)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效果、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应用RF-2000射频仪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经皮穿刺治疗肝脏恶性肿瘤114例153个病灶和良性肿瘤13例16个病灶,共计127例169个病灶。B超引导监测,局麻配合全身镇痛处理,对于肿瘤病灶大于2.5cm者进行分层多点叠合毁损,大于5.0cm或多发的恶性肿瘤配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 实施成功率100%,P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并发症发生率6.14%(7/114),均保守治愈,无相关死亡。PRFA治疗肝脏良性肿瘤未遇并发症,病人均健在。114例肝脏恶性肿瘤病人的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14/114)、97.4%(111/114)、74.6%(85/114)、59.4%(41/69)和36.8%(7/19)。结论 PRFA微创、有效、简捷、实用、可重复、相对安全,在肝脏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价值,亦可作为肝脏良性肿瘤的一种选择疗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变化及补肾益气中药对大鼠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55.
骨刺消痛胶囊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骨刺消痛胶囊中酯型生物碱含量限度.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结果:乌头碱质量浓度在0.0205~0.205 m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5%,RSD为1.48%.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专属性强,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APF)所致大量腹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并发高流量APF和大量腹腔积液的肝癌患者9例,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载瘘动脉,消除或减少APF,用碘化油尽量栓塞肝癌病灶。结果:APF消失7例,少量残留2例;门静脉血流方向全部由逆肝转为向肝;肝癌病灶内碘化油沉积良好6例;术后2周内腹腔积液完全消失5例,少量残余4例;2周后肝功复查,5例肝功能原有明显损害者全部明显改善;全部病例原有腹胀、腹痛、厌食、乏力症状不同程度缓解。结论:对肝癌并高流量APF所致腹腔积液,动脉栓塞治疗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7.
神经化组织工程骨构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估两种组织工程骨体内神经化重建方法的成骨效果,研究神经化与成骨的相互关系。方法26只新西兰大白兔,其中24只随机分成四组:组织工程骨组(A组),感觉神经束植入组(B组),运动神经束植入组(C组),血管束植入组(D组);另2只为空白对照组。每只动物均制备左侧股骨长1.5cm的段缺性骨与骨膜缺损,钢板固定后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用四种方法制备的组织工程骨。植入的神经分别是隐神经和股神经肌支。术后4、8、12周摄股骨正位X线片,用放射影像学评分和X线阻射影分析比较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在组织工程骨中植入感觉神经束后,比单纯组织工程骨和运动神经束植入的修复效果均有明显提高,而在组织工程骨中植入运动神经束与单纯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感觉神经束植入与血管束植入的成骨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血管束植入组的成骨效果优于其它两组。结论利用感觉神经束植入的方法可以提高组织工程骨的成骨作用,而植入运动神经束却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58.
鼻咽癌常规放疗靶体积合理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鼻咽癌常规放疗的局部控制情况和局部复发的剂量学模式,初步探讨照射靶体积确定的合理性.方法共476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规范化单纯常规根治性放疗.全部病例均采用常规模拟定位,鼻咽靶体积为CT检查所见的原发病灶范围以及可能侵犯的亚临床病灶区域.利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局部累积复发率;将鼻咽局部复发患者疗前和复发时局部病灶范围(Vnx和Vrecur)勾画于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复制首程放疗的射野并按原处方剂量进行计算,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进行剂量学评价:recurV95(95%处方剂量曲线包括的Vrecur)≥95%定义为野内复发,95%>recurV95≥20%定义为野边缘复发,20%>recurV95定义为野外复发.结果局部复发共52例,全组1、2、3、4年局部累积复发率分别为0.6%、3.9%、8.7%、11.5%.对42例局部复发的剂量学分析显示野内复发占多数(52%),而大部分野边缘复发和全部野外复发均与射野设置不当、影像学阅片能力欠缺使首程放疗剂量不足有关.结论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复发的剂量学模式的分析结果提示该靶体积的设置比较合理.提高影像阅片能力,准确的射野设计,充分利用生物影像学工具,有针对性地提高照射剂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三康胶囊对高原人体运动后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乳酸(BLA)、血氨(Ammo)的影响.方法选择进驻海拔3 700 m高原1年的10名健康青年,口服三康胶囊15 d,在服药前后分别采用功量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测定其血清 NO、NOS、BLA及Ammo含量.结果服药后较服药前运动后NO水平[(101.02±6.49) Vs (77.10±8.11)]和NOS活性[(71.40±7.23) Vs (56.29±6.28)]均增高, BLA[(7.58±0.79)Vs (6.13±0.74)]和Ammo[(80.11±9.44)Vs (69.38±8.86)]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三康胶囊能增强高原移居者运动后NOS活性,加速乳酸清除,减缓运动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和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 0 0 1年~2 0 0 4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其中并发胎盘早期剥离者8例,与非胎膜早破发生胎盘早剥者进行比较。分析早期诊断和母婴结局。结果 3年分娩总数为4 12 4例,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者占全部胎盘早剥的2 8 6 % ,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首位发病诱因。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2 77% ,而非胎膜早破者为0 5 2 % ,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间断腰痛、血性羊水、胎心异常为常见的临床表现。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时围产儿的死亡率为12 5‰,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诱因之一,重视临床表现,并结合B超和胎心监护有助于早期诊断,以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