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月-2000年11月收治的10例残胃癌。【结果】手术切除率为80%,根治切除率60%,5年生存率20%,根治性切除者的2年生存率达83.3%。【结论】胃良性疾病行手术治疗时,应以BillrothⅠ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残胃患者,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外科治疗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电子十二指肠镜在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术中电子十二指肠镜在胆总管探查术中的临床应用。结果3例通过电子十二指肠镜,将乳头切开刀成功插入胆总管,在术中对胆总管进行定位和标志;18例用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1期缝合,行术中鼻胆引流术;12例用于开腹胆总管探查胆总管1期缝合,行术中鼻胆引流术,均达到1期缝合的治疗效果,避免了传统胆道探查术后T管的放置。结论电子十二指肠镜应用于胆总管探查术中,可避免术中盲目探查,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质量,并探索了胆总管探查的一种新的术式,用术中放置鼻胆引流管替代传统术中放置T管。  相似文献   
23.
为了避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置T型管引流的各种不利影响,我院2003-2010年对121例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患者采用术中置鼻胆管引流,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3-2010年收治12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中鼻胆管引流术,121例患者经B超、CT、MRCP检查确诊.121例中男43例,女78例,平均年龄(48.6±18.5)岁,胆管直径0.9~2.4cm,无黄疸19例,出现不同程度黄疸92例,其中血清总胆红素17 ~ 171 μmol/L 39例,171~ 340 μmol/L35例,> 340μ mol/L 18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胰腺癌血管侵犯程度及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28例胰腺癌病人进行腹部螺旋CT检查,并做二维、三维重建图像.分别按照Loyer分型标准、Lu分级标准及本研究制定的标准评价胰腺周嗣重要血管的侵犯程度,评价胰腺癌是否可切除.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标准对血管可切除性评价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5.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eavem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属肝外门静脉闭塞的一种类型。该类型患者行胆道手术时极易发生大出血。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收治2例CTPV合并胆道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缺氧标记物碳酸酐酶Ⅸ(CA-Ⅸ)在直肠癌患者不同部位表达和对直肠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以及在直肠癌发生和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Ⅸ在正常直肠组织,直肠腺瘤,直肠癌原发癌灶,系膜组织,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MTT法检测CA抑制剂乙酰唑胺对体外直肠癌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判断CA-IX作为直肠癌相关蛋白和转移相关因子的意义.结果 直肠癌癌灶CA-IX阳性率(74.2%)明显高于直肠腺瘤(16.7%)(P<0.01),而正常直肠组织无CA-Ⅸ表达.癌灶和系膜组织中CA-Ⅸ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N0组癌灶CA-Ⅸ阳性率(85.5%)高于N1组(66.7%)和N2组(64.5%)(均P<0.05);N0组系膜组织CA-Ⅸ阳性率(5.5%)低于N1组(26.2%)和N2组(29.0%)(均P<0.05).乙酰唑胺能提高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体外对直肠癌细胞杀伤能力(P<0.05).结论 CA-Ⅸ能促进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直肠癌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直肠癌相关肿瘤标记物,但不宜作为癌转移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27.
江军  张平  杨勇  黄汉涛 《重庆医学》2012,41(34):3605-360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早期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作用及评价。方法 23例经消化内镜检查发现的胃及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下病灶作为研究入选对象。按腹腔镜术前常规准备,在腹腔镜监视下,行ESD。内镜操作步骤包括:氩气刀标记病灶、病灶黏膜下注射、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一圈、自病灶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术后病变送检,随访患者。ESD失败者改由腹腔镜治疗。结果 23例黏膜下病灶,直径在0.4~3.5cm,平均直径1.3cm,手术时间35~95min,平均时间61min。19例内镜完整剥离黏膜下病灶中,4例出现穿孔,3例经内镜下钛夹缝合成功,1例经腹腔镜缝合治疗。4例内镜剥离失败者改由腹腔镜下切除。结论 ESD操作难度大,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在腹腔镜辅助下,行ESD是安全、可行的,而且有助于ESD的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28.
腹腔镜切除左位胆囊尤其是内脏全部反位型左位胆囊的报道少见,经验也较缺乏。2003年我院肝胆外科中心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遇到内脏全部反位型左位胆囊2例。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9.
术后狭窄胆管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术后狭窄胆道中的表达和分布 ,探讨其在良性胆管狭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treptavidin biotincomplex(SABC)法检测了 12例术后 3~ 6个月狭窄胆道组织中TGF β1的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并与 5例正常胆道组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狭窄胆道组织中TGF β1主要表达于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正常胆管壁纤维组织表达较弱 ,阳性细胞均数为 12 .45± 6.2 4;TGF β1在术后狭窄胆道组织中的表达较强 ,本组 12例标本中 10例表达 ,2例表达 ,阳性细胞均数为5 9 .5 2± 8.3 3 ,与正常胆管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TGF β1高表达是造成胆道狭窄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旺盛、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瘢痕增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2001年5月~2003年7月我们采用可吸收医用生物蛋白胶经腹腔镜下粘堵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例,与同期10例开腹穿孔修补术进行比较,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