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4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425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113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631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1149篇
内科学   672篇
皮肤病学   132篇
神经病学   232篇
特种医学   5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88篇
综合类   2885篇
预防医学   1322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944篇
  8篇
中国医学   975篇
肿瘤学   24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497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94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481篇
  2002年   449篇
  2001年   367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243篇
  1994年   258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7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婴幼儿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早期治疗要点。方法总结分析2003-2007年我院收治三岁以下婴幼儿颅脑损伤特点及并发MOD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9例重型颅脑损伤的婴幼儿发生56例MODS(发生率70.88%),颅脑损伤后频繁抽搐,并发失血性休克是MODS的危险因素。结论婴幼儿颅脑损伤早期有效的呼吸循环的支持,控制抽搐是治疗的首要问题,明确需要治疗的颅内压(TCP)增高的阈值及控制颅高压的时机是控制MODS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氮平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阿立哌唑组显著低于氯氮平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不良反应较轻,较少引起体质量增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993.
背景:射频紧缩已广泛用于临床,前交叉韧带松弛为射频紧缩治疗的适应证,但紧缩治疗后前交叉韧带的组织学变化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不同部位进行射频紧缩后的组织学变化,以确定前交叉韧带射频紧缩的最佳部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动物实验,组织形态学观察,于2005-01/2006-07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 材料:成年健康家犬29只,体质量(16.5±2.2) kg,年龄(4.1±0.7)年,X射线片确定动物骨骺已经闭合。 方法:随机选取1只家犬解剖股动脉和股静脉,将股动脉近端结扎,远端插管,以Krebs平衡液以50 mL/(min•kg)流量灌流15 min,结扎股静脉近端,远端插管。将墨汁灌注液由远端注入,直至下肢皮肤变成黑色,观察家犬前交叉韧带的血液供应。24只犬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射频紧缩中间部组、射频紧缩两端组。紧缩方式:射频探头从一个端开始以2.5 mm/s速度开始向另一端移动,无遗漏,不重叠,射频紧缩中间部组紧缩韧带中间1/3,射频紧缩两端组紧缩两端各1/3,术后6,12周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另外4只家犬取前交叉韧带8条,2条用于即时射频紧缩后的组织学观察,另外6条作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紧缩。 主要观察指标:MASSON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前交叉韧带内部纤维的变化特点、细胞计数及血管密度。 结果:分布在前交叉韧带的血管形成树状分支,前交叉韧带胫骨端和股骨端的血管分布明显丰富于前交叉韧带中端的血管分布,两端的血管网有一部分交通支经过中部相连。MASSON染色显示射频处理部位重新修复组织均为胶原纤维组织,以射频紧缩韧带两端组更明显。术后12周,两组细胞密度均较6周时降低(P < 0.05),射频紧缩两端组细胞密度始终高于射频紧缩中间部组(P < 0.05);两组滑膜下血管密度均较6周时降低(P < 0.05)。术后6周射频紧缩两端组滑膜下血管密度高于射频紧缩中间部组(P < 0.05)。 结论:射频处理后前交叉韧带的再血管化模式是由滑膜向韧带射频渗透区域进行的,韧带两端组织的修复优于韧带的中间部分,提示射频紧缩的最佳部位为韧带两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后颈部肩关节功能锻炼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早期颈肩功能锻炼。结果:236例患者无1例发生颈肩综合征。结论:早期渐进式的的功能锻炼,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肩臂综合征的发生和颈部水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的定量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间142例肺部病变患者手术前的CT、PET、PET/CT显像结果.142例患者行PET/CT检查前均未进行抗肿瘤治疗,行PET/CT检查后1个月内行手术或活检取得病理.手术淋巴结分区以1997年美国AJCC为标准.对CT、PET、PET/CT显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纵隔淋巴结阳性及阴性者SUVmax、CT值、CT短径的差异,绘制SUVmax值、CT值的ROC曲线,找到最佳诊断界点.分别计算单纯PET、单纯CT值、单纯CT短径及PET/CT双定量分析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等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比较单纯PET、单纯CT值、单纯CT短径以及PET/CT SUVmax、CT值双定量分析对纵隔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SUVmax、CT值、CT短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Vmax取2.45,CT值取38.5Hu为诊断诊断界点.当SUVmax≥2.45时短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SUVmax≥2.45且CT值<38.5Hu,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50.9%、96.5%、92.8%、72.5%、77.0%,其准确性高于单纯PET、单纯CT值及单纯CT短径(χ2=19.192,P=0.000).结论:PET/CT显像对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明显价值,其准确性优于单纯PET或CT;当SUVmax≥2.45且CT值<38.5Hu时,提示转移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大于65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40例(A1组:正常白蛋白尿组20例;A2组: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中年糖尿病患者40例(B1组:正常白蛋白尿组20例;B2组: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中年健康人20例(C组)组,均于入院第三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VEGF及PAgT。结果B1组及A1组的血清VEGF水平及PAgT明显高于C组,具有显著性差异。A2组较A1组血清VEGF及PAgT的水平明显增高,B2组血清VEGF及PAgT较B1组增高亦具有统计学意义。A2组较B2组血清VEGF及PAgT水平明显高,差别具有显著性。糖尿病患者血清VEGF与PAgT具有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早期即有血管内皮损伤,发生血管病变时则增高更为明显。这是由于高血糖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组织缺氧引起微循环障碍,但老年糖尿病的PAgT与血清VEGF水平高于中年糖尿病患者,这是由于衰老激活了PAgT、刺激血清VEGF分泌。糖尿病患者PAgT与VEGF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r=0.653,p<0.01)。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FreeGs~A型直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研究高精准度(机械中心与辐射中心重合偏差≤0.247mm,最大剂量偏差≤0.74%)条件下治疗颅内肿瘤中所涉及疗效判定、适应证选择、周边剂量范畴等问题。方法本研究通过FreeGs—A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对所治疗80例颅内肿瘤患者,观察其疗效及剂量。结果所治疗患者有效率97.5%高于国内平均报道。结论市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治疗精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有效率,拓宽适应证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起1 073例行肺癌根治性手术的病人,术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及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发生乳糜胸4例(0.37%),较2004年前(1.04%)减少,4例均行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肺癌根治性手术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术后发生乳糜胸明显减少,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999.
随着人们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医疗机构的科学管理,病人满意度评价成为评价医院治疗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1].其中住院病人对膳食的满意度是病人总满意度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改善伙食"始终是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出现最多的问题之一.三级甲等医院指标中规定病人对医院膳食不满意率<20%,以此作为评价营养工作质量主要标准之一<'[2]>.为了解住院病人对膳食满意程度的情况,我们对279名住院病人进行了膳食满意度问卷调查,为加强病人膳食管理、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凌冰  陈东民  王海  乔风雷  惠本军 《当代医学》2009,15(17):343-344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对38例ANFH的患者采用介入插管的方法,先常规行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观察血液供应情况后,每支血管分别灌注溶栓并给予扩血管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术后再次造影,观察对比股骨头供血改变情况,并于1~20个月摄X线平片或\和CT及MRI随访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随访1~20个月(平均10.5个月)影像检查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以内的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得以修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介入治疗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