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2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5 毫秒
31.
目的了解济南市过敏性鼻炎患儿过敏原分布情况,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对236例患儿采用欧蒙印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E(sIgE)抗体含量。结果 236例患儿均接受吸入组和食物组过敏原检测,吸入组阳性率为46.91%,其中螨虫组合阳性率最高(88.56%);食物组阳性率是17.08%,其中淡水鱼组合阳性率最高(43.22%)。结论过敏性鼻炎患儿过敏原主要为螨虫组合和淡水鱼组合。血清sIgE检测有助于明确过敏性鼻炎患儿的过敏原,指导患儿日常生活中减少相关过敏原的接触并制定合理的免疫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KDEL)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MiaPaCa2人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PCR法扩增hTERT启动子,全基因合成PE38KDEL,将其分别亚克隆到pIRES2-EGFP及phTERTp-IRES2-EGFP质粒的多克隆位点中;均经酶切及测序鉴定。通过脂质体法将两质粒分别转染MiaPaCa2及WI-38细胞,观察荧光表达情况,通过RT-PCR检测PE38KDEL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质粒构建成功,pPE38KDEL-IRKS2-EGFP转染后MiaPaCa2和WI-38细胞中均有PE38KDEL基因表达;但phTERTp—PE38KDEL-IRES2-EGFP转染后仅MiaPaCa2中有PE38KDEL基因表达。结论hTERT调控下PE38KDEL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可在MiaPaCa2人胰腺癌细胞中靶向性表达,为探讨胰腺癌的靶向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下咽鳞癌组织中桩蛋白(Paxillin)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8例下咽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Paxillin mRNA。结果下咽癌组织中Paxillin mRNA表达量为12 871.5,正常组织中为3 405.0,两者比较,P〈0.05。下咽癌组织中,低、中、高分化者Paxillin mRNA表达量分别为17 163.0、11 333.5、6 760.5,三者比较,P〉0.05;浸润程度浅者为7 821.0,深者为16 783.0,两者比较,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为19 832.0,无转移者为6 721.0,两者比较,P〈0.05。结论下咽鳞癌组织中Paxil-lin mRNA表达增加,Paxillin与下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制备槲皮素和白藜芦醇共载磁性固体脂质纳米粒(QR-MSLN),探索合理表征方法并考察其对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的抑瘤作用。方法:制备油酸表面修饰的磁性Fe_3O_4(OA-Fe_3O_4),采用红外光谱分析进行结构确证;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QR-MSLN,分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径-Zeta电位测定仪观测其形态与粒径,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铁含量,超滤离心法测定2种成分的包封率,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定其饱和磁化强度,透析法研究其体外释药行为;建立小鼠肝癌细胞(H22)移植瘤模型,评价在外加磁场下QR-MSLN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QR-MSLN形态圆整,内部可见载有黑色磁性微粒,粒径(171. 9±2. 2) nm,铁质量浓度(1. 40±0. 46) g·L~(-1),饱和磁化强度7. 75 A·m2·kg~(-1),具有超顺磁性。槲皮素和白藜芦醇的包封率分别为99. 10%,80. 83%。与槲皮素和白藜芦醇原药、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相比,QRMSLN的肿瘤抑制率显著增高(P 0. 01)。结论:制得的QR-MSLN粒径均匀、磁响应性好,对小鼠H22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5.
“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所在,它与西医的“病”不同。中医和西医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变化,若以西医的“病”为经、中医的“证”为纬,则经纬交叉处可能会找到中西医的共同语言或结合点。目前中西医结合就是普遍而广泛地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而西医对“证”的实质却又了解甚少,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对“证”的实质  相似文献   
36.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是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介入导向治疗方法之一,近年对其工作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术中方法学、随访观察、并发症及面临的问题等研究有较大进展.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孙晋津  陈博  陈剑秋 《江苏医药》2012,38(6):644-647
目的构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EGFP-HGF-C1,探讨HGF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作用。方法通过亚克隆技术,构建含有人HGF cDNA全长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EGFP-HGF-C1并测序;向大鼠原代骨骼肌细胞转染质粒pEGFP-HGF-C1,测定转染效率;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HGF蛋白表达浓度;MTT法测定HGF表达产物对大鼠VECs促增殖作用。结果成功构建正向表达HGF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EGFP-HGF-C1,该质粒可有效转染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并表达HGF,且其表达产物HGF对大鼠VECs的促增殖作用具有量效和时效关系(P<0.05或P<0.01)。结论成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HGF-C1能有效转染大鼠骨骼肌细胞,分泌的HGF对大鼠VECs有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脂质体和腺病毒作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转染内皮祖细胞载体的效力.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血管内皮祖细胞,并通过摄取DiL-acLDL、结合FITC-UEA-1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抗原CD133+进行鉴定.脂质体介导细胞转染,将细胞分为HGF质粒转染组(转染pIRES2-EGFP-HGF质粒)、空载质粒转染组(转染plRES2-EGFP质粒)和空白对照组.病毒介导细胞转染,细胞分HGF病毒转染组(pAdxsi-GFP-HGF重组腺病毒转染)、空载病毒转染组(导入pAdxsi-GFP腺病毒)和空白对照组.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HGF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脂质体和腺病毒载体均可成功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GF基因转入内皮祖细胞,其中腺病毒转染效率更高,最高可达80%以上,其表达HGF水平以及细胞增殖能力都明显强于脂质体转染.空载病毒转染组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载质粒转染组细胞增殖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腺病毒作为HGF基因转染内皮祖细胞的载体相对于脂质体载体具有更高效、低毒、高表达目的基因的优点.  相似文献   
39.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半导体激光术和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650例确诊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其中男性353例,女性297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41.6岁。随机分为3组,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组(A组),行半导体激光术组(B组),行下鼻甲成形术组(C组)。对3组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和C组有效率均为100.0%,B组有效率为92.5%;A组和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术后鼻塞天数和黏膜修复时间最短,且并发症最少,而A组在3组比较中鼻塞天数和黏膜修复时间最长,并发症最多。结论 3组手术方式均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但下鼻甲成形术具有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更符合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hTERT-PE38KDEL联合硼替佐米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系建立荷瘤裸鼠模型,通过腹腔给药和瘤内注射方式,以硼替佐米联合phTERT-PE38KDEL对荷瘤鼠进行治疗,比较各组肿瘤体积和质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增殖抗原及微血管密度,TUNEL染色检测肿瘤的凋亡。结果:联合治疗组(A组)的肿瘤体积及瘤重在每个检测点均小于基因治疗组(B组)、单纯化疗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P<0.01),与D组相比,A、B、C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68.98%、51.44%、16.39%。与B和C组相比较,A组的瘤体PCNA增殖指数与MVD显著降低(P<0.01),A组的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多(P<0.01)。结论:phTERT-PE38KDEL与硼替佐米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均有抑制作用,二者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