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21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Methylmalonic aciduria(MMA) is a common inherited autosomal recessive disorder resulting from defects in the enzyme methylmalonyl CoA mutase(MCM,mut complementation group) or in the synthesis of the MCM cofactor adenosylcobalamin(cbl complementation groups).The defects in the mut complementation group accounts for the largest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isolated MMA.At least 200 mutations in the MUT gene on chromosome 6p12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MMA patients until now.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MA and genomic variations in the MUT gene of Chinese patients.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18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isolated MMA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and from some of their parents as well.Amplification and direct sequencing of the MUT coding regions(exon 2-13) and their adjacent intronic consensus splice sites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disease causing mutations.In this group,six novel mutations in the MUT gene,c.424A>G(p.T142A),c.786T>G(p.S262R),c.808G>C(p.G270R),c.13231324insA,c.1445-1G>A and c.1676+77A>C were identified.p.T142A and p.G270R were respectively detected at a heterozygous level in one patient.Two previously reported mutations,c.682C>T(p.R228X) and c.323G>A(p.R108H) were also found in this study.In addition,six previously describe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c.636A>G(p.K212K),c.1495G>A(p.A499T),c.1595A>G(p.H532R),c.1992G>A(p.A664A),c.2011G>A(p.V671I) and c.1677-53A>G were identified.In this study,we updated the spectrum of MUT mutations and identified the main MMA-causing mutations in Chinese MMA patients.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内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的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提高支架植入的成功率及促进病人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安全实施胆道内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的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采取措施包括对患者术中、术后护理要点的严密观察及管理如疼痛、发热的观察及护理管理、引流管以及...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mfg12反义质粒对暴发型肝炎小鼠体内mfg12表达的改变,以及对小鼠暴发型肝炎病情发展的影响。方法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体内基因转移系统,分别于感染前1d和当天尾静脉高压注射LacZ质粒,第1天收集小鼠肝脏标本,并做X-gal染色观察质粒在肝脏的转染效率;用同样的方法将mfg12反义质粒转入MHV-3感染的Balb/cJ小鼠肝脏,对照组用空载体代替。观察两组动物生存率,并于感染后第2天收集肝脏标本,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mfg1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尾静脉高压注射可以使得目的基因在小鼠肝脏达到20%的转染效率。基因治疗组小鼠于感染后第2天mfg1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MHV-3感染后,对照组小鼠3d内全部死亡。而基因治疗组33%的小鼠存活10d以上。显微镜观察基因治疗组小鼠肝组织坏死轻微,而对照组肝组织有大片坏死。结论mfg12反义质粒可以明显抑制mfg12基因的表达,并且显著提高暴发型肝炎小鼠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Turner综合征患儿标记染色体的来源,以指导遗传咨询及治疗。方法 在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础上,对32例Turner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例含有标记染色体的患儿进一步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标记染色体的来源。结果 3例含有标记染色体的Turner综合征患儿中,确定1例患儿的标记染色体来源于Y染色体,含有性别决定基因;1例来源于X染色体;另外1例未能确定其来源,该标记染色体可能来源于性染色体的其他片段或其他端着丝粒染色体。结论 Turner综合征患者的标记染色体大多来源于性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也可能来源于其他端着丝粒染色体。有必要同时应用X染色体和Y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对Turner综合征患者进行标记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以明确标记染色体的来源。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肝凋亡相关蛋白在重型肝炎小鼠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促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100PFU鼠3型肝炎病毒(MHV-3)分别感染敏感鼠BALB/cJ系和耐受鼠A/J系,感染后24、48、72h取小鼠肝组织,固定后石蜡包埋并切片,常规HE染色病理诊断计算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积分(HAI);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mfg12、Fas、TNFR1蛋白的表达及纤维素的沉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Bcl-2类蛋白的表达,并计算Bax/Bcl-2的值。结果MHV-3感染后BALB/cJ鼠肝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凋亡和坏死,而A/J鼠肝组织炎性反应轻微,且仅有少量肝细胞凋亡和坏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后24h BALB/cJ鼠肝组织出现大量mfg12、Fas、TNFR1阳性细胞,并有大量纤维素沉积出现,而A/J鼠无阳性细胞和纤维素的沉积;感染后24h BALB/cJ鼠肝组织Bax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要远高于A/J鼠(P〈0.01),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LB/cJ鼠肝组织Bax/Bcl-2值要远高于A/J鼠(P〈0.01)。结论肝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促肝细胞凋亡在重型肝炎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fgl2凝血酶原酶多肽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人工合成多肽制备针对人源、鼠源fgl2凝血酶原酶 (hfgl2、mfgl2 )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以期用于与fgl2表达异常密切相关的疾病的研究和诊治。方法 根据mfgl2、hfgl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 3(Pep3)和多肽 4 (Pep4 ) ,并用化学方法与匙孔血蓝蛋白 (KLH)连接 ,纯品Pep3 KLH和Pep4 KLH免疫动物 ,所制备的抗血清用ELISA、Westernblot和前凝血质活性 (PCA)实验鉴定 ,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应用于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fgl2的检测。结果 ELISA检测表明 ,所制备的抗血清可分别与Pep3和Pep4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Westernblot结果显示 ,抗血清可识别MHV 3感染BALB cJ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特异性条带 ,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6 5× 10 3;PCA实验提示 ,抗血清具有中和mfgl2分子酶活性的作用。对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hfgl2仅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高表达 ,而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中无表达。结论 所制备的fgl2的多肽抗体 (多克隆抗体 )可识别mfgl2和hfgl2分子 ,具有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中和其酶活性的特征 ,为深入研究这一新发现的分子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87.
周思佳  罗小平  刘曦  何明菊 《重庆医学》2017,(35):4958-4962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因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失代偿行TACE联合TIPS的患者22例作为联合组,筛选仅行TACE治疗而未行TIPS治疗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预后.结果 TIPS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前门静脉压力为(38.4±7.6)cm H2O,术后门静脉压力为(28.4±7.7)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门静脉直径为(16.2±2.5)mm,术后门静脉直径为(13.3±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支架通畅率为95%,2年通畅率为90%.对照组1年及2年再出血率分别为60.7%及78.5%,而联合组为9.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年累计生存率为81%,2年累计生存率为68%,中位生存时间为53个月;对照组1年累计生存率为78%,2年累计生存率为15%,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行TACE联合TIPS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肿瘤发展,减少甚至消除门静脉高压症候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CDH)基因沉默和赖氨酸代谢物蓄积对肝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BRL肝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GCDH沉默组。构建含靶向沉默GCDH基因的sh RNA慢病毒载体,分别用该病毒和阴性对照病毒感染GCDH沉默组和阴性对照组BRL肝细胞。感染后细胞再用含5 mmol/L赖氨酸培养基培养。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慢病毒感染效率;Western blot法检测GCDH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e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的经典指标Caspase3水平。结果构建的慢病毒可有效沉默肝细胞GCDH表达(P0.01)。MTT及Hoechest 33342染色检测各组间细胞活性及细胞凋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表达在各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DH基因沉默和赖氨酸代谢物蓄积对肝细胞无明显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9.
多层螺旋CT牙体成像在诊断埋伏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82例临床疑诊为上颌埋伏牙病例行上颌牙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作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ation,MPR)和三维重建(3-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获得单纯牙体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的断层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全方位地显示上颌骨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立体、直观地提供临床所需信息,在上颌骨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90.
王果兵  熊光明  罗小平 《重庆医学》2008,37(10):1067-1069
目的回顾性评价支气管肺癌肿瘤滋养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的技术成功率、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在日本岛津1250MA CCD数字减影X光机的引导下,使用4F YASHIRO超滑导管及2.7F超滑微导管实施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插管,以超液态碘油及2~3种化疗药物(依肿瘤类型而定)对临床及(或)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灶实施完全性化疗栓塞,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变、肿块的影像学变化及生存率等。结果45例支气管肺癌,43例成功实施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插管、栓塞,技术操作成功率95.6%(43/45),无脊髓损伤发生。经过1~3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97.8%(44/45);肿块明显缩小91.1%(41/45),肿块缩小6.7%(3/45),肿块无明显变化2.2%(1/45)。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5/45)、91.1%(41/45)、84.4%(38/45)、62.2%(28/45)。结论支气管肺癌瘤灶滋养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的技术操作成功率高、安全性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