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239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胸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1年2月至2005年10月31例胸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男性26例,女性5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1.3岁.主动脉根部瘤和升主动脉瘤20例,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8例.施行经典Bentall手术21例,其中合并室缺修补1例,二尖瓣成型2例,二尖瓣置换2例;施行改良Bentall手术4例.施行Wheat手术3例.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3例均施行破口段降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结果无住院期死亡,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13~46 d,平均16.4 d.随访1~63个月[平均(21±18.5)个月].术后2年猝死1例,死因不明.1例于术后半年发现主动脉肺动脉瘘1例.1例Stanford B型急性夹层患者术后半年复查发现人造血管远端吻合口内膜出现破口,经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治愈.结论胸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能够安全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个体化的外科策略和手术方法、精确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几种检测方法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IgM检测的检出率。方法以冷凝集试验(CAT)、明胶颗粒凝集法(PL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方法对9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冷凝集试验、明胶颗粒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69.1%、96.4%和90.9%,特异性分别为75%、100%和90%,准确度分别为68.4%、97.9%和90.5%。用配对资料四格表法对三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冷凝集试验与明胶颗粒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明胶颗粒凝集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凝集试验与另外两种方法相比有显著差异,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明胶颗粒凝集法两种方法没有显著差异,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阳性率,对临床治疗起到及时的指导。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构建RNA干扰(RNAi)重组体抑制Pygo2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针对Pygo2 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的含有"短发卡"的寡核苷酸序列及其随机对照序列,经退火后插入pSuper中构建重组体.经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后,用脂质体2000将其转染脑胶...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王海东教授多年使用痛风方内服配合四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AGA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内服痛风方配合四黄膏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生化指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31%(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31/39)(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发红、功能受限积分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发红、功能受限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外周血WBC、UA、CRP、ESR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WBC、UA、CRP、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痛风方内服配合四黄散外敷治疗AGA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关节症状,降低血清WBC、UA、CRP、ESR水平,调节机体内炎性反应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5.
<正>急性肺出血多见于新生儿,为新生儿期危重疾病及死亡原因之一,亦可见于其他年龄组。急性肺出血患儿发病凶猛,抢救难度大,病死率极高。现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8月年本院PICU收治的12例急性肺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探讨其救治策略。1临床资料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诊断推荐方案,选取儿童心跳呼吸骤停(CPA)或CPA先兆并发急性肺出血病  相似文献   
96.
97.
面肌功能训练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腮腺区肿瘤常采用解剖面神经肿瘤切除的术式,面神经解剖术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既往临床医师多不采用特殊治疗措施,任其自行恢复,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多在3个月左右,在面神经功能恢复期间,患者的表情运动和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为了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缩短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自1998年始,我科对面神经解剖术后发生面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的部分患者采用面肌功能训练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受体(ATRs)在局部血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VSMC为基础,采用细胞化学和改良Boyden'schamber的方法,观察AngⅡ干预VSMC后AngII受体的表达、VSMC迁移能力的变化、肌动蛋白纤维丝的动态组装变化,并探讨AT1R拮抗剂、AT2R拮抗剂对上述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AngII10-7mol/L可以刺激VSMC发生迁移,该作用是通过影响VSMC内应力纤维动态组装而实现的;AngII干预VSMC后可使AT1R表达上调,随着作用时间延长AT1R表达水平下降。AT1R拮抗剂可下调AT1R表达。AngII通过AT1R的介导发挥其影响VSMC迁移能力的生物学效应。AT2R对此无明显影响。结论:AngII通过AT1R介导来调节VSMC内肌动蛋白微丝的动态组装,进而改变VSMC的迁移能力,从而发挥其介导VSMC迁移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究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Pictilisib(GDC-0941)对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杀伤及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影响。方法:将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株ES-2分为对照组、125I粒子组(细胞接受125I粒子照射处理)、GDC-0941组(1 μmol/L GDC-0941培养细胞24 h )及125I+GDC-0941组(细胞接受125I粒子照射处理,并以1 μmol/L GDC-0941培养24 h),按照分组进行处理后,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皮下接种ES-2建立卵巢透明细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25I粒子组(将125I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心)、GDC-0941组(灌胃125 mg/kg的GDC-0941)及125I+GDC-0941组(将125I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心并灌胃125 mg/kg的GDC-0941),给药开始后,每隔2 d测量并计算肿瘤体积,21 d后处死裸鼠并取其肿瘤组织,电子天平称重,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内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内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与增殖标记物Ki-67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相较于125I粒子照射和GDC-0941单独处理,125I与GDC-0941联合作用下,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且细胞核浓缩明显,浓染颗粒较多,碎裂现象严重。与125I粒子植入和GDC-0941灌胃的两组裸鼠比较,125I粒子植入联合GDC-0941灌胃的裸鼠,肿瘤生长较为缓慢,肿瘤块变小、质量也减小(P<0.05),肿瘤组织内细胞排列稀疏,Cleaved-caspase-3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Ki-67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此外,外周血中CD3+CD8+T细胞比例增加。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GDC-0941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对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杀伤作用,且抑制肿瘤生长并改善移植瘤裸鼠的抗肿瘤免疫功能,两者联合作用效果要优于单独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采用改良的Franz透皮扩散池考察黄连膏中主要活性成分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同时对黄连膏的抗炎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用改良Franz透皮扩散池,接收液为30%乙醇生理盐水,以小鼠背部皮肤为透皮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皮接收液中盐酸小檗碱、芝麻酚、芝麻素及总生物碱的含量,计算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考察黄连膏中抗炎活性成分的累计透过量及吸收规律;取3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100 mg·kg-1)、黄连膏高剂量组0.075 g·g-1(生药/膏)、黄连膏中剂量组0.15 g ·g-1(生药/膏)、黄连膏低剂量组0.3g ·g-1(生药/膏),每组6只。阳性对照组为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进行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黄连膏对炎症的抑制作用。结果:黄连膏中芝麻酚、盐酸小檗碱、芝麻素及总生物碱在24 h内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2.82,4.10,0.78,16.54 μg·cm-2;稳态透皮速率(Js)分别为0.125 2,0.181 4,0.034 2,0.745 7 μg·cm-2·h-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黄连膏高剂量组显著抑制DNCB所致小鼠耳肿胀。结论:黄连膏具有良好的体外透皮性能及抗炎活性,24 h内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随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升高而增加,经皮渗透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