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7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91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821篇
内科学   490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2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292篇
综合类   1483篇
预防医学   658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550篇
  6篇
中国医学   573篇
肿瘤学   15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 探讨手术部位多重耐药(MDRO)菌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为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以2019—2020年焦作市某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情况、疾病患者情况,从医院病历信息系统中调取患者手术及术前相关检测指标、用药情况等内容,对出现发热、切口红肿、引流液异常等疑似感染症状体征患者采集感染部位生物样本用于病原学培养及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MDRO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MDRO菌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 820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共发生MDRO菌感染250例,感染率为3.2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6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14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9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34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6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3.578)、肿瘤(OR=4.135)、贫血(OR=4.701)、入住ICU(OR=5.045)、脏器穿孔(OR=2.414)、切口分类为Ⅱ或Ⅲ类(OR=2.284、3.013)、手术有风险(OR=5.135)、抗菌药物应用≥2种(OR=2.340)、抗菌药物疗程≥5 d(OR=4.759)、再手术(OR=2.036)是成年手术患者发生MDRO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年手术患者手术部位MDRO菌感染较为常见,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可根据以上因素加强围手术管理,减少MDRO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颅内前联合一后联合间线与体表听眦线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C-PC间线与体表MC线之间的关系,为脑立体定向颅内靶点毁损术CT定位提供一条体表扫描基线.方法分析90例X线脑室造影头颅片,测量AC-PC线与MC线之间的夹角,确定CT定位扫描基线.并用此基线对一组锥体外系疾病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术前CT定位,观察定位效果,验证可靠性.结果AC-PC线与MC线的夹角为7°~13°(9.925±1.24)°.AC-PC线与MC线向前开放10°角的角边线(MB线)基本平行.本研究中CT治疗组靶点命中率为91.8%(脑室造影组87.3%);随访观察CT组的总有效率为95.3%.结论①体表MB线与颅内AC-PC线呈恒定的平行关系;②脑立体定向颅内靶点毁损术治疗锥体外系疾病CT定位时,可用MC线向前开放10度角边线,即体表MB线作为扫描基线.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 AC— PC间线与体表 MC线之间的关系 ,为脑立体定向颅内靶点毁损术 CT定位提供一条体表扫描基线。方法 分析 90例 X线脑室造影头颅片 ,测量 AC— PC线与 MC线之间的夹角 ,确定 CT定位扫描基线。并用此基线对一组锥体外系疾病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术前 CT定位 ,观察定位效果 ,验证可靠性。结果  AC— PC线与 MC线的夹角为 7°~ 13°(9.92 5± 1.2 4)°。 AC- PC线与 MC线向前开放 10°角的角边线 (MB线 )基本平行。本研究中 CT治疗组靶点命中率为 91.8% (脑室造影组 87.3% ) ;随访观察 CT组的总有效率为 95 .3%。结论  1体表 MB线与颅内 AC- PC线呈恒定的平行关系 ;2脑立体定向颅内靶点毁损术治疗锥体外系疾病 CT定位时 ,可用 MC线向前开放 10度角边线 ,即体表MB线作为扫描基线。  相似文献   
94.
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AFP阴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活性变化对AFP阴性肝癌 (HCC)患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组织学 (肝穿刺 )或影像学确诊的 38例HCC患者 ,2 1例慢性肝炎患者 ,12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 ,检测血清AFP含量和ACE活性。结果 与其他良性肝病相比HCC患者血清ACE活性 ( 19.51± 4 .4 6)显著低于慢性肝炎 ( 38.35± 6.34 ,P <0 .0 1)及肝硬化患者 ( 4 7.77± 10 .59,P <0 .0 1) ,并且也低于正常人 ( 30 .0 0± 2 .92 ,P <0 .0 5)。 2 3例AFP阳性 (≥2 0 0mg/L)HCC患者中 ,其ACE活性为 ( 19.15± 4 .2 6) ,与AFP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检测血清ACE活性有助于肝癌 ,尤其是合并肝硬化或AFP阴性的患者的诊断。ACE和AF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5.
活性氧对红细胞膜流动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活性氧诱导红细胞发生氧化溶血的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H2 O2 作用于离体正常红细胞 ,分别用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溶血度、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 (L PO)、红细胞膜微粘度。结果 :5 0 ,10 0 ,12 0 mm ol/ L 浓度的 H2 O2 作用于红细胞后 ,均引起红细胞发生氧化溶血 ,红细胞溶血度、红细胞膜 L PO、红细胞膜微粘度均明显增加 ;H2 O2 在 5 0~ 12 0 mm ol· L- 1浓度范围内 ,红细胞溶血度、红细胞膜 L PO、红细胞膜微粘度的增加与 H2 O2 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红细胞膜微粘度与红细胞溶血度呈明显正相关 ,红细胞膜 L PO与红细胞膜微粘度呈明显正关。结论 :活性氧引发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导致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在活性氧诱导红细胞发生氧化溶血的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香白芷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 应用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结果 香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亮独活Heracleum candicans Wall.ex DC.的干燥根,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结论 实验结果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种测定尿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5'-NPD)的新方法,试图为临床诊断提供一项检测早期肾损害的生化指标.方法以5'-[5-碘吲哚酚-(3)]胸腺嘧啶核苷酸铵盐作为检测尿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的底物,在pH9.0缓冲体系中进行酶促反应后,在波长A580nm下测定尿5'-NPD的吸光度(OD)值.结果该法重复性cv=1.98%;尿5'-NPD酶活力与OD值的线性关系Y=4.116X+0.0276,r=0.993.用该法分别检测30例肾病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尿5'-NPD,肾病患者的尿5'-NPD酶活力明显高于正常人(P<0.0¨.结论提示尿5'-NPD可望作为临床诊断早期肾损害的一项有意义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不同血容量状态下颅高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猪模型,增加呼气末正压(PEEP)后,其血流动力学状态、颅内压(ICP)及脑氧分压(PtiO2)的变化。方法选取雄性14~16月龄巴马小型猪12头,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低血容量组和正常血容量组。建立ARDS和颅高压模型。自5 cmH2O(1 cmH2O=0.098 kPa)水平逐步增加PEEP 5 cmH2O,直至25 cmH2O。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并应用Sidak法进行多重比较和P值的校正。结果随着PEEP逐渐增加,正常血容量组ICP逐渐升高,而低血容量组ICP逐渐下降;当PEEP在5、10、15 cmH2O时,两组间ICP值分别为(25.83±1.47)mmHg(1 mmHg=0.133 kPa)比(27.00±1.63)mmHg、(27.33±1.75)mmHg比(27.67±2.21)mmHg、(28.83±1.72)mmHg比(27.5±2.06)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93、0.227、0.906,P值均>0.05);当PEEP在20、25 cmH2O时,两组间ICP值分别为(31.33±2.07)mmHg比(26.5±3.35)mmHg、(31.67±2.94)mmHg比(25.83±3.67)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4、3.964,P值均<0.01)。随着PEEP逐渐增加,两组PtiO2均逐渐下降,其中低血容量组下降更明显;在各PEEP水平时,两组间PtiO2值分别为(19.83±2.64)mmHg比(14.33±3.50)mmHg、(18.67±2.50)mmHg比(12.33±3.88)mmHg、(17.67±3.88)mmHg比(10.67±3.88)mmHg、(15.33±2.34)mmHg比(9.17±3.54)mmHg、(13.67±3.61)mmHg比(6.67±2.7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3、3.319、3.668、3.231、3.668,P值均<0.05)。结论PEEP对血流动力学、颅内压、脑代谢作用受不同容量状态的影响。低血容量状态下,PEEP逐渐上升,其心输出量、血压和PtiO2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以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其与阿拉伯黄背草T. triandra、中华菅T. quadrivalvis2种同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与近缘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首次对黄背草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使用SPAdes和CpGAVAS2分别对其进行组装和注释,并用Codon W、DnaSP和MISA等对其与2种同属植物进行一系列比较基因组分析,利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3个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38 735~138 961 bp,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共注释出129个基因;黄背草与其同属的2个物种相比,反向重复区(inverted repeats,IR)收缩了2132 bp,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region,LSC)扩张了约4000 bp,而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region,SSC)变化不大。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显示,3个叶绿体基因组相对丰度最大和最小的密码子都相同,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丰度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温肾健脾汤加减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因甲状腺功能减退致不孕患者60例,以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干预组给予温肾健脾汤加减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甲状腺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27/30)、70.00%(21/30),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疗效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均较前改善,且干预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2水平升高、IL-17与TNF-α水平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IL-17与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