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本文总结概述了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医护人员提供的四种中医非药物支持疗法,包括饮食调护、气功疗法、情志疗法及穴位按摩,同时指导医护人员积极参与配合,达到帮助一线医护人员“驱邪扶正”、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23.
24.
<正>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为了生存繁殖,绝大多数以细菌生物膜状态存在~([1])。细菌生物膜(biofilm,BF)是细菌为了抵抗外界对其生长的不利条件,通过宿主受体定植在其表面~([2])而产生的自我保护形态。小蘑菇状或郁金香花朵状的细菌生物膜结构相互聚合附着于病灶表面或医疗器械表面,从而形成难以去除的膜状物~([3])(图1)。细菌生物膜在病灶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病症迁延不愈,一般的抗生素很难将其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接受分子靶向药物伦伐替尼治疗后出现的相关症状及症状群,探讨症状、症状群管理对减少3级以上相关不良事件和不良事件导致停止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接受伦伐替尼治疗的晚期HCC患者98例。依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药物相关毒性判定标准,观察伦伐替尼相关副作用;以症状或症状群管理减少相关不良事件导致伦伐替尼剂量减少或中断或终止治疗例数为主要终点。结果 98例患者完成了全部观察,伦伐替尼相关副作用发生率 20%,依次为高血压(42. 9%)、腹泻(33. 7%)、肝性脑病(30. 6%)、食欲减退(30. 6%)、蛋白尿(25. 5%)、疲乏(25. 5%)、手足综合征(22. 4%)、声音嘶哑(20. 4%)、体质量下降(20. 4%); 3或4级不良反应发生54例(55. 1%),常见3级副作用是高血压(8. 2%),次之肝性脑病(6. 1%); 4级不良反应发生1例(1%)。常见症状群依次为高血压蛋白尿症状群(56. 1%)、消化道综合征(50%)和疼痛综合征(36. 7%)。经过症状或症状群管理使相关不良事件导致伦伐替尼剂量减少或中断41例(41. 8%),终止治疗4例(4. 1%),低于REFLECT研究的52. 9%和8. 8%。结论伦伐替尼常见相关副作用是高血压和腹泻;高血压蛋白尿症状群、消化道综合征和疼痛综合征是主要症状群,症状群管理是降低不良事件导致终止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