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0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16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556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81篇
  3篇
中国医学   146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了解医保相关投诉的原因,针对性改进,防范于未然。方法对2011年~2013年的287例医保相关投诉登记资料进行分析,数据录入Excel表格进行归类。结果医保相关投诉原因有:患者理解医保政策有误,科室制度与医保政策不衔接,新政策更新快但医院宣传滞后,知情同意落实不到位,医保政策解读口径不一致等。结论医院应从做好医保政策准确对接、落实培训、重视患者知情权、医保政策解读口径一致、与医保中心保持良好沟通等方面着手,构建医、保、患三方和谐关系,快速适应我国"全民医保"新形势。  相似文献   
52.
杨莹  林涛  周玲  温明超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22):1397-1401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行性发展且预后不良的疾病.随着对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已从单纯的血管扩张剂治疗发展到以疾病的分子遗传基础为靶向的药物治疗.本文着重介绍有关肺动脉高压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53.
目的用刚地弓形虫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观察对机体的影响,为研制安全有效的弓形虫疫苗奠定基础。方法PCR方法从刚地弓形虫基因组中扩增出ROP2和P30片段,将这两个片段分别亚克隆至p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中,表达出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用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免疫小鼠后体液中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变化,观察攻击试验小鼠的的死亡率。结果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的IgM、IgG抗体和IFN-γ、IL-2及IL-4细胞因子。攻击试验表明,复合重组蛋白免疫组和对照组相比,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诱导其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该复合重组蛋白是抗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候选疫苗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开发一种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放疗患者摆位,并对比分析其在乳腺和盆腔放疗中与传统摆位方法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常州第二人民医院40例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乳腺、盆腔患者各20例。利用患者定位CT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并将三维可视化模型与真实治疗环境融合,通过交互操作使得三维可视化模型位于加速器等中心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实际患者的摆位。每例患者每周先进行传统摆位、再进行三维可视化引导放疗摆位,分3周采集,所有患者共240次摆位数据,以锥形束CT (CBCT)引导的摆位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乳腺患者和盆腔患者三维可视化引导摆位x、y、z轴摆位误差绝对值后分别为(1.92±1.23)、(2.04±1.16)、(1.77±1.37) mm和(2.07±1.08)、(1.33±0.88)、(1.99±1.25) mm,各轴精度较传统摆位分别提高了38.83%、52.40%、33%和36.84%、54.04%、52.58%,y、z轴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56~5.734,P<0.05)。同时,对于乳腺患者,两种摆位方法y方向误差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81,P<0.05),对于盆腔患者,两种摆位方法在各轴的误差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00、6.415、7.200,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导放疗摆位方法有效提高了乳腺和盆腔患者的摆位精度,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血/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尿清蛋白排泄率分为A、B、C三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胱抑素C,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对检测结果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作对比分析。结果各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血/尿β2-微球蛋白呈正相关(r为0.428,0.366;P<0.01,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血/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协助临床做好2型糖尿病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方面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构建HER2靶向免疫促凋亡蛋白e23sFv-Fdt-tBid的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基因工程菌种稳定性.方法 应用PCR技术以pCMV-e23sFv-Fdt-tBid为模板扩增e23sFv-Fdt-tBid片段,并将其克隆人pET-22b原核表达载体;将该表达载体转化BL21大肠杆菌并挑取表达蛋白较高的克隆菌,划线接种传代50次;通过革兰氏染色方法、扫描电镜形态观察、菌种质粒酶切鉴定及蛋白诱导表达的Western blot分析鉴定e23sFv-Fdt-tBid免疫促凋亡蛋白表达工程菌的稳定性.结果 成功构建pET-22b-e23sFv-Fdt-tBid原核表达载体,并在BL21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革兰氏染色方法、扫描电镜形态观察、菌种质粒酶切鉴定及Western blot法鉴定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种稳定性良好,可以稳定表达免疫促凋亡蛋白e23sFv-Fdt-tBid.结论 成功构建了HER2靶向免疫促凋亡蛋白原核表达载体,鉴定了表达该免疫促凋亡蛋白的基因工程菌种稳定性,为HER2靶向免疫促凋亡蛋白e23sFv-Fdt-tBid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纹理分析鉴别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上腹部1.5 T MRI(Signa HDXT,GE healthcare)检查且病理证实为HCC(52例)和ICC(28例)的患者资料.重建DTI图像,生成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两位观察者(分别具有2年和8年影像诊断经验)勾画肿瘤所有层面的ROI,使用AK(artificial intelligent kit,GE Healthcare)软件提取纹理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估一致性,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各参数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诊断模型.DeLong检验比较单一参数与联合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两观察者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组内相关系数>0.75).HCC组ADC信号强度图的最大值、平均值、方差、标准差及熵小于ICC组;能量、峰度及相关性大于ICC组(P<0.05).HCC组FA信号强度图的最大值、方差、标准差及长游程优势小于ICC组;相关性及短游程优势大于ICC组(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参数中,ADC-相关性鉴别HCC与ICC的效能最高,AUC为0.856,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2.1%.当ADC-能量、FA-最大值、FA-短游程优势3个参数联合或者ADC-能量、ADC-相关性、FA-最大值、FA-短游程优势4个参数联合时均可获得最佳诊断效能,AUC值为0.877,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84.6%.Delong检验显示联合诊断与多个参数相比较效能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基于DTI的纹理分析可以提供多个参数鉴别诊断HCC与ICC.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胫前骨外露创面的方法.方法 根据骨外露部位的不同,将39例外伤后伴有胫骨外露患者分为上、中、下3个区域,针对不同区域选择合适的肌瓣覆盖骨外露创面后,同期行VSD植皮修复创面,1周后拆除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结果 39例胫骨外露创面所移植肌瓣、植皮均成活,2例表皮轻度糜烂,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创面愈合良好,下肢行走正常.结论 选择合适肌瓣联合VSD植皮一期修复胫骨外露创面,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了疗程,是治疗该类创面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睾丸平滑肌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睾丸平滑肌瘤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影像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睾丸平滑肌瘤,术后随访1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B超、CT、MRI检查均可发现阴囊内包块,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