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的处理方式,分析在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好地心电监护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86名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的处理方式及原因。结果在心电监护仪红色报警或黄色报警时,分别有84.9%和52.3%的护士到病人床旁细心观察病人情况及报警原因后消去报警并做相应处理;没有护士在心电监护仪报警时不做任何处理。心电监护仪常见报警原因中,导联脱落或无导联、电极片脱落或无粘连所导致报警的占60.5%。结论心电监护仪能及时反映病人的监护信息,为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在保证报警正确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重视监护仪报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减少误报和漏报,避免造成严萤的后果。  相似文献   
22.
张哲  王卫红  杨春  刘屿  钱叶梅  李静宜 《口腔医学》2022,42(11):995-999
目的 探讨FGFR3和EXT基因突变与髁突骨软骨瘤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髁突骨软骨瘤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7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髁突骨软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利用外周静脉血进行基因全外显子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髁突骨软骨瘤组织中FGFR3和EXT1蛋白的表达。结果 共 10例孤立性髁突骨软骨瘤。男女比例为1∶1.5,平均年龄为37.1岁,左右侧之比为9∶1。3例患者行全外显子检测显示FGFR3基因突变,其中2例存在共同位点突变。2例患者存在EXT1基因同一位点突变。有8例髁突骨软骨瘤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存在EXT1阳性表达,且1例患者同时存在EXT1和FGFR3阳性表达。结论 FGFR3和EXT基因突变与髁突骨软骨瘤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其具体相关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建立从恶性疟原虫薄血涂片中提取DNA进行恶性疟原虫18S RNA基因套式PCR检测方法 ,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利用螯合型的离子交换树脂Chelex-100作为介质,一步法分别提取患者染色和未染色薄血涂片恶性疟原虫DNA,行套式PCR扩增.以培养的不同浓度恶性疟原虫制备的染色和未染色薄血涂片提取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用Chelex-100法提取恶性疟原虫患者染色与未染色薄血膜DNA,PCR扩增均出现205 bp特异扩增片段.染色及未染色薄血膜恶性疟原虫PCR扩增的最低虫体浓度分别为1.5×101/μL血和1.5×10-1/μL血.结论 Chelex-100法薄血涂片中提取微量DNA的套式PCR检测方法,可在基因水平检测存档的薄血涂片标本.为恶性疟疾的临床实验室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红细胞压积与夜间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290例有夜间打鼾伴超重的男性患者进行夜间持续7小时多导睡眠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夜间平均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所累计的时间(TST90%)、体位;于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细胞计数测定.SAS定义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AHI<5次/h作为对照组(30例),分析夜间血氧指标与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结果①SAS患者年龄、体重指数、AHI和TST9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01),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夜间平均氧饱和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SAS轻-中度组(AHI 5~30,132例)和SAS重度组(AHI>30,128例)与对照组比较血细胞各参数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②调整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收缩压、舒张压和血脂等多个因素后,SAS患者的红细胞压积仍与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AH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AS患者红细胞压积升高与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和AHI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移植治疗糖尿病兔下肢缺血的病理及缺血肌肉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方法2006年1月至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将3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即糖尿病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A组)8只、糖尿病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组(B组)14只、正常血糖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组(C组)8只。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7d后,通过肌内注射进行细胞移植,用病理改变及肌浆中VEGF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EPC移植后14d,病理示3组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9.29±1.63)个/视野、(12.60±2.16)个/视野、(12.51±1.56)个/视野;血管数/肌束数分别为0.66±0.05,0.83±0.11,0.90±0.13;肌浆中VEGF质量分数[每克肌肉中VEGF因子的质量(ng)]分别为0.22±0.05,0.30±0.07,0.31±0.08;糖尿病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组与糖尿病PBS对照组比较,毛细血管密度、血管数/肌束数、VEGF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PC移植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兔下肢缺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丁酸钠、激活素A (activin A)和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分化为胰腺外分泌细胞的可行性,并对诱导作用进行比较。方法: 小鼠 ES细胞悬浮培养为拟胚体后,以不同浓度的丁酸钠(1 mmol/L,2 mmol/L,3 mmol/L)诱导分化,通过RT-PCR检测不同时点胰腺特异性外分泌基因的表达水平,确定丁酸钠诱导ES细胞向胰腺外分泌细胞分化的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进一步单独或联合应用丁酸钠、activin A、地塞米松诱导ES细胞分化,并通过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不同诱导方案对胰腺外分泌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确定最佳诱导方案。结果:1 mmol/L丁酸钠能明显促进胰腺外分泌基因amylase、chymotrypsinogen、elastase1、elastase2和carboxypeptidase的表达,随着丁酸钠浓度的增加,丁酸钠的诱导作用逐渐减弱;1 mmol/L丁酸钠诱导第3 d后可检测到amylase、chymotrypsinogen、elastase1、elastase2和carboxypeptidase的表达,在第5 d外分泌基因mRNA表达水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与自发对照组相比,单独应用丁酸钠、activin A、地塞米松诱导ES细胞分化,均能提高amylase、chymotrypsinogen、elastase1、elastase2和carboxypeptidase的表达水平。但联合应用丁酸钠、activin A、地塞米松诱导后,ES细胞形态更为均一,上述胰腺外分泌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增强;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mylase表达为阳性。结论: 低浓度的丁酸钠、activin A以及地塞米松均可以诱导小鼠ES细胞胰腺外分泌基因的表达,多种诱导因子的联合作用能明显提高胰腺外分泌细胞的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28.
螺旋CT对视神经管骨折检查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外伤性视神经患者24例行视神经管螺旋CT扫描,用骨算法重建,并对骨折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有6例为双侧视神经管骨折,13例为单侧视神经管骨折,5例未发现骨折。其中视神经管内壁骨折7例,外壁骨折5例,视柱骨折2例,上壁骨折3例,下壁骨折2例。结论螺旋CT检查可显著地提高对视神经管骨折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9.
健康指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对于推动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现实世界数据入手,通过一系列的因果推断方法,筛选和确定对健康/疾病结局具有确凿因果关系且可干预的健康指数指标,从而为健康/疾病管理提供更贴近实践、更有价值的现实世界证据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健康指数构建的循证医学需求,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现实世界研究中人群水平评估的因果推断方法,为健康指数指标筛选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股直肌瓣和股前外侧肌瓣的应用解剖及其在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较大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对8具经10%甲醛固定的中国成年人标本行股前外侧区域的解剖,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解剖图片进行分析。对2020年3月-2022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使用股直肌瓣和股前外侧肌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1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9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切除术后缺损面积3.0 cm×6.0 cm~5.0 cm×10.0 cm。其中应用股直肌瓣10例、股前外侧肌瓣8例、股直肌瓣和股前外侧肌瓣联合肌瓣1例, 切取肌瓣面积4.0 cm×8.0 cm~6.0 cm×11.0 cm。术后门诊定期随访。结果制备的股直肌瓣和股前外侧肌瓣血管蒂长度分别为(63.4±12.9)mm和(112.5±19.6)mm,旋股外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斜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起始外径分别为(2.92±0.72)mm、(1.88±0.23)mm和(2.29±0.43)mm。本组门诊随访时间为7~32个月,平均17.5个月;17例完全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