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卢宝全  李欣  刘海霞  李永秋  李瑜霞 《临床荟萃》2008,23(16):1186-1187
脑血管病一直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是了解脑血管的基本方法之一,而国人高达10%~15%的颞窗缺如率严重限制了TCD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不典型Fisher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40岁,主因视物成双6d入院。入院前6d无明显诱因突然视物成双。无眼睑下垂,无肢体活动障碍。视物成双逐渐加重,自觉双眼活动不灵活。门诊查头CT未见异常,收入院。内科检查无异常,神清语利。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左:右=3: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左、右视及上、下视均受限,活动度约为2mm,左视水平眼震,下视垂直眼震。无面舌瘫,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感觉共济无异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查头MRI未见异常;颅底CT未见异常;各项生化检查未见异常;发病后10d肌电图+重频电刺激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3.
MRI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阙利双李永秋CT扫描的出现,对脑畸形的神经放射学诊断变得很容易,磁共振成像系统(MRI)的引进,使这类疾病的诊断变得更加准确。现报道1例经MRI、MRA证实的左颈内动脉狭窄畸形及左大脑半球发育不良,并结合文献讨论MRA在脑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或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A组使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B组使用阿司匹林和蚓激酶,对照组C组只用阿司匹林,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及应激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9%,B组总有效率为92.0%,C组总有效率为64.0%,B组优于A组,A、B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临床治疗前血浆黏度比、纤维蛋白原和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和B组临床治疗后前血浆黏度比、纤维蛋白原和PT水平均显著优于 C组,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溶系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和B组使用药物治疗后病症消失的时间和患者平均治疗的时间均显著少于C组患者所用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蚓激酶或阿托伐他汀配合阿司匹林是较为理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方法,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更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尽管临床上使用的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因治疗“时间窗”等许多因素的制约,实际只有极少部分患者得益于此治疗。因此,脑缺血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特定微环境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构建机体的多种细胞。因此,干细胞移植治疗卒中成为当前研究的方向和热点。  相似文献   
26.
作者对护士专业毕业生是否具备有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基本素质,建立专家权重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评价体系。应用该体系对我校围绕实用型人才教学后的第一、二届毕业生中具备实用型护理人才基本素质的程度进行评价。综合评价结果属于好的占36.12%,较好的占34.28/,一般的占24.94%,差的占4.66%;表明70.4%的毕业生具备有好和较好实用型护理人才基本素质。经实践检验认为该评估体系设计合理,统计方法可靠,评价客观,能较全面地反映出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组成因素,可为评价教学质量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7.
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进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的目的是要解决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以药养医”的问题。但在改革过程中却面临许多障碍,如补偿机制不完善,不能完全切断医务人员与药品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难以从根本上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等。针对这些障碍,提出要规范药品采购行为,加强对药品价格、生产和流通的监管;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加强医院内部的管理;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等。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技术,尤其是神经重复电刺激技术(RNS)及单纤维肌电图(SFEMG)在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应用价值,提高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LEMS的患者均采用了神经重复电刺激.在面神经,腋神经,尺神经进行低频刺激(3~5 Hz)及高频刺激(10~50 Hz).结果 诱发电位起始波减小(0.2~0.7 mv).5Hz以下低频刺激后波幅递减在15%~54%(对照组小于15%);在10~50 Hz采用高频刺激时波幅递增100%~657%(对照组大于100%).同时进行了单纤维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其纤维密度正常而Jitter增宽大于55微波以上.结论 癌性和非癌性肌无力综合征低频递减.高频递增大于100%以上可作为LEMS特征性电生理改变.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诊.单纤维肌电图测定在LEMS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的血流变化。方法 对于我科2001~2002年间行尿激酶或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进行溶栓前后的床旁TCD检查,采用TIBI血流信号分级法,将受累大脑中动脉血流信号分为六型:1.无血流型;2.微小血流型;3.圆钝型;4.衰减型;5.狭窄型;6.正常型。然后合并为3级:1、2型为Ⅰ级;3、4型为Ⅱ级;5、6型为Ⅲ级。同时评价溶栓前后的NIHSS评分。结果 符合条件者共49人,不同血流信号级别患者,NIH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血流信号的改善,NIHSS评分亦有所下降。结论经颅多普勒在静脉溶栓时能协助了解脑血管血流情况,其血流改善与患者临床情况的改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长期困扰老年人的一种常见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原因多为动脉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或血黏度升高.可引起头晕,头痛,甚至痴呆等临床症状,但尚未发展至脑梗死,是脑梗死前期的病变,对其进行积极有效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