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亚临床甲减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取甲减合并脑梗死、亚临床甲减合并脑梗死的患者84例,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病史且入院化验甲状腺功能无异常的同期脑梗死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脑梗死患者甲状腺功能、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和纤维蛋白原并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在血糖、血同型半胱氨酸、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无血管狭窄方面均存在差异;甲减组斑块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均高于亚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在斑块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均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短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唐山工人医院2014年1-12月的120例首发AIS患者。入院后测定Hp-IgG阳性率、Hcy水平,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收集其他可能影响短期结局的相关因素(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对患者进行短期结局(发病2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结果 (1)短期结局不良组的Hp感染率及Hcy水平显著高于结局良好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以AIS短期结局为应变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基线NIHSS评分、Hp感染及Hcy水平与AIS患者短期结局相关。(3)以AIS短期结局为应变量,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21,P=0.017]、基线NIHSS评分(OR=2.318,P0.001)、Hp感染(OR=1.038,P=0.008)、Hcy(OR=1.029,P0.001)与AIS患者短期结局不良相关。结论 Hp感染、高Hcy血症是AIS患者短期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慢性脑缺血低灌注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慢性脑缺血低灌注患者,随机给予基础治疗或基础治疗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及丁苯酞软胶囊口服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4周后分别应用ASL脑灌注成像检查监测脑血流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组有效率为77%,而对照组有效率仅为37%;(2)治疗组患者病变区域治疗后CBF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对照组患者相应病变区域治疗前CBF均无明显变化;(3)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非低灌注区域CBF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丁苯酞能明显改善缺血区脑血流量;丁苯酞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脑缺血低灌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ASL可作为判断脑缺血低灌注患者恢复情况的指标,并可以用于观察和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探讨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60岁46例的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选取的>60岁46例无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对比,用ELUSA和酶标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以及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结果 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对照组感染24例,感染率52.2%,梗死组感染37例,感染率80.4%,结果表明梗死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梗死组患者血清中Hp-IgG浓度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是老年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脑梗死患者应注意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Exogen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endogenous stem cell mobilization are both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compound dl-3-butylphthalide is known to improve microcirculation and help brain cells at the infarct loci. This experiment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l-3-butylphthalide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transplant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and mobilization of endogenous stem cells in a rat model of cerebral infarction, follow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neurological function was greatly improved and infarct volume was reduced in ra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Data also showed that dl-3-butylphthalide can promot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o transform into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neuronal-like cells, and also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cerebral infarction by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endogenous stem cell mobilization.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移植治疗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缺乏大量、系统的实验数据.神经生长因子可调控神经元再生所需的微环境,对神经细胞的存活、增殖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神经生长因子对其在脑梗死大鼠脑内的存活、分化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材料: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单纯细胞移植组、细胞移植+神经生长因子组、模型对照组,40只/组.神经生长因子为北大之路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方法:大鼠颈部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行Brdu标记.3组大鼠根据改良Long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模后7 d,大鼠麻醉后暴露前囟,选取注射位点:前囟后方1.2 mm,中线向右旁开3 mm,硬膜下4 mm.单纯细胞移植组缓慢注入1×106个造血干细胞,细胞移植+神经生长因子组注入1×106个造血干细胞+200 ng神经生长因子,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主要观察指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梗死半球Brdu/CD34、Brdu/Nestin、Brdu/NSE、Brdu/vWF双阳性细胞的分布,TC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的变化.结果:与移植前比较,移植后1,2周仅细胞移植+神经生长因子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移植后3,4周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细胞移植+神经生长因子组下降幅度尤为显著(P<0.01).移植后1周,细胞移植+神经生长因子组Brdu/CD34、Brdu/Nestin、Brdu/NSE、Brdu/vWF双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单纯细胞移植组(P<0.01);第4周两组未见Brdu/CD34双阳性细胞,Brdu/Nestin较1周时减少,Brdu/NSE、Brdu/vWF双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P<0.05),且细胞移植+神经生长因子组明显多于单纯细胞移植组(P<0.01);模型对照组始终未见Brdu双阳性细胞.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外源性移植的造血干细胞在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内存活、分化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7岁,主因言语不流利、左侧肢体活动不自如5 d,于2008年1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头MRI显示右侧额叶梗死.后就诊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口服中药2个月症状好转自行停药.2008年9月患者出现言语不流利、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头NRI显永右侧顶叶梗死;头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未见显影,左侧大脑中动脉显影纤细.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脑梗死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多,从而导致脑梗死病死亡率的上升。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变情况,认识其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对于临床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其死亡率,争取良好的功能性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椎一基底动脉闭塞约占脑梗死的20%,但有很高的死亡率,经早期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血管再通部分患者可脱离生命危险,但血管再通后部分患者可出现再次闭塞、各种感染、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脏器衰竭等,没有血管再通的死亡率高达70%~90%。本文着重探讨椎一基底动脉闭塞的老年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对生存有益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患者常有不自主肢体运动,可表现为肢体的抖动、颤动、抽动、强直性发作或强直阵挛发作,有时被考虑为痫性发作、锥体外系症状或去脑强直发作,但很多情况下难以具体归类,故参考国外文献[1,2],将其统称为惊厥样动作(convulsive-like movements)。这些动作的表现形式、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等可能差别较大,但有时为脑血管病的定位诊断提供重要线索。目前国内未见相关报道,在此对我科部分病例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经头部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