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6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378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97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311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1045篇
内科学   864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11篇
特种医学   420篇
外科学   1123篇
综合类   2304篇
预防医学   705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838篇
  14篇
中国医学   639篇
肿瘤学   38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45篇
  2009年   636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61.
踝部旋前型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踝关节旋前型骨折脱位的特点。治疗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1990-2000年,本院手术治疗踝部旋前型骨折脱位72例,其中随访43例,所有病例均行外踝4-6孔钢板螺丝钉固定,内踝克氏针张力带或松质骨螺丝固定,下胫腓联合不做常规固定而根据术中情况决定。结果:43例患者随访1-9年,平均3年按陆氏标准主客观表现及X线表现进行评分。其中;优良38例,可3例,结论:踝部旋前型骨折脱位要想取得优良的疗效。内外踝骨折必须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同时对下胫腓分离者无需做常规固定。  相似文献   
62.
脑水肿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脑水肿是神经科危重患者常见的一种病变,也是脑血管病、颅内占位性痫变、颅脑损伤和炎症等过程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近年来,在对脑创伤、脑缺血的细胞分子水平研究中,对引起血脑屏障(BBB)损害和细胞代谢紊乱的原因,有了一些新的发现,从而加深了对脑水肿发生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常温及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细胞因子及补体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天性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温组及低温组各20例,分别于术晨、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7、14 d抽取患者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TNF、IL-2、C3、C4值。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检查指标无显著差异。(1)两组术后1~4 d的IL-2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至术后7 d恢复正常。体外循环结束至术后4 d,低温组IL-2显著低于常温组。(2)体外循环结束时以及术后1、4、7 d,常温组TNF水平显著低于低温组。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 d均高于术前,常温组至术后7 d、低温组术后14 d恢复正常。(3)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7 d,常温组C3水平高于低温组,术后4 d两组无差别;常温组及低温组于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4 d均低于术前,至术后7 d常温组恢复正常,低温组至术后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4)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 d C4水平均低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 d,常温组C4水平高于低温组。结论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细胞因子及补体的影响显著轻于低温组,因而对术后机体的恢复优于低温方法。  相似文献   
64.
脐带扭转指数预测脐带异常附着及围产儿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宋淑荣 《天津医药》2006,34(4):269-270
在正常情况下,胎儿与胎盘附着之间平均有几个扭转。无脐带扭转或低度脐带扭转与异常胎心率增加、羊水胎粪污染及围产儿死亡的危险性密切相关。脐带附着异常也与不良的同产期或新生儿结局有关:我院采用彩色多普勒影像技术测定脐带扭转指数,应用脐带扭转指数预测脐带异常附着及围产儿结局,以及时发现胎儿异常,并及时处理,降低围产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65.
栓塞回流静脉加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硬化剂瘤腔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巨大漫无边界的海绵状血管瘤,因其回流静脉非常丰富,常导致注射后大部分硬化剂很快流失,治疗效果常不肯定,是目前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难题之一。自1996年以来,笔者对25例不同部位较大的无明显边界的海绵状血管瘤进行了栓塞加硬化或栓塞硬化加手术切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例1.女,29岁,因左乳脓肿切开引流术后10个月切口不愈于1991年6月3日入院。患者1990年6月哺乳时发现左乳有一3cm×3cm无痛性肿块,2个月后明显增大,伴红肿痛,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外院诊断为“左乳房脓肿”,作切开引流术,引流出血性液体及干酪样物150ml.术后切口不愈、溃烂。  相似文献   
67.
肺癌根治术后乳糜胸八例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自1998年3月~2005年3月,行肺癌根治术3000例,术后发生乳糜胸8例(0.27%),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在随意运动的起始和控制、情感以及认知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后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的神经活动和5-HT_(1A)受体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观察了6-羟基多巴胺(6- hydroxydopamine,6-OHDA)损毁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后大鼠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活动的变化和体循环给予选择性5-HT_(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后神经元活动的改变。方法采用在体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正常大鼠和SNc单侧损毁大鼠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活动。结果6-OHDA损毁SNc大鼠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增加,放电形式没有明显改变。体循环给予WAY-100635 (0.1 mg/kg,i.v.)不改变正常大鼠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而显著降低了SNc损毁大鼠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结论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可导致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活动增强,5-HT_(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可以抑制这种活动增强,提示可能存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5-HT_(1A)受体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俯卧位、纵行切口对多发性后肋骨折手术治疗的优越性. 方法 选取合适病例,采用俯卧位、纵行切口,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通过术中固定过程以及固定部位综合分析俯卧位、纵行切口与传统手术方式的不同之处. 结果 本组13例病例均随访1-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骨折固定理想,所有切口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最高固定部位达第3后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解决了传统手术方式对后肋骨折内固定的局限性. 结论 采用俯卧位、纵行切口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中具有显露清晰、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将第2后肋以下的肋骨固定,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0.
非何杰金淋巴瘤侵犯椎管内神经根罕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0岁,2005年11月始出现下肢疼痛,沿大腿至足跟外侧,口服镇痛药可暂时缓解,疼痛呈进行性加重,10d前出现剧痛,需肌注曲马多缓解,于2006年2月26日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止常,肝脾未扪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