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前超声检查已广泛用来作为显示体内脏器的技术,但用它来诊断肌肉骨胳系统的疾病却未被引起兴趣。超声波对骨胳不透声,对软组织结构的分辨率较好,因此在解决骨科的一些问题时,超声检查似乎较其它检查技术无何优点。  相似文献   
33.
文章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重大疫情期间提出的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防控指南的内容及建议进行解读,积极探索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居住在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的护理要点和感染防控措施,旨在提供适应国情的护理措施和感染防控措施,提高老年人在疫情反复期间在机构中的生活水平,并保证其免受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性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23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针对有无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将其分为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组142例与无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组9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的23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检出142例患者发生颈动脉易损斑块,颈动脉易损斑块检出率59.41%。具有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LDL-C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史:OR=2.685,P=0.003;高血压史:OR=3.958,P=0.001;糖尿病史:OR=2.957,P=0.001;LDL-C:OR=1.936,P<0.001)。结论: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LDL-C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具有这些因素的高危患者,及早实施临床早期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处理与防治措施,为临床人工流产并发症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例人流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和发生率,以及所采取的防治措施。结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多于子宫出血、子宫穿孔和人流不全等并发症(P<0.05);初次妊娠者的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病率低于两次或两次以上妊娠者(P<0.05);妊娠时间>2月妊娠者的人流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妊娠时间<2月的妊娠者(P<0.05)。结论:人工流产综合症为人流术后发病率最高并发症,其发病率与妊娠次数和手术时的妊娠时间有关,妊娠次数多或者手术时妊娠时间>2月的并发症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心内科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冠心病(CHD)患者103例,非CHD患者33例.使用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监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血清HCMV-IgM进行检测.结果 HCMV感染组心肌梗死发生几率明显高于非HCMV感染组.HCMV感染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发生几率亦显著高于非HCMV感染组.病变过程中HCMV感染和患者颈动脉IMT的相关性发现:HCMV感染患者颈动脉IMT(1.31 ±0.27) mm,非HCMV感染(1.14±0.22)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MV感染组的MMP-9以及软斑组织水平明显高于非HCMV感染组.将HCMV感染作因变量,将其他因素作自变量,筛选出3个影响因素,即:颈动脉IMT、MMP-9、软斑组织.结论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与HCMV感染呈正相关,作为其影响因素可能会增加HCMV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将绵羊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EGFP-TERT转入绵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进一步研究TERT在BMSCs永生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技术扩增出带EcoR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TERT基因,连接到pcDNA3.1-EGFP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到BMSCs中,G418筛选出转染成功细胞,进行传代培养、生长曲线的测定以及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扩增得到的TERT基因cDNA全长为1 866bp,转染BMSCs以后传至第40代时,核型分析正常率为77.78%。结论成功构建了绵羊pcDNA 3.1-EGFP-TERT真核表达载体,TERT-BMSCs传至40代时仍有较高的核型正常率。  相似文献   
38.
由于受社会变革、竞争加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精神疾病患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2.7%上升到70年代的5.4%、80年代的11.1%和90年代的13.5%[1]。当得知患有精神病,患者及整个家庭往往会出现生活秩序混乱、忧郁不安、  相似文献   
39.
旅行性精神障碍是由于长途旅行精神疲惫,加之长时间、单调地呆在狭窄空间内,身心难以得到休息,而引发精神焦虑、情绪紧张,出现头晕恶心、烦躁不安、抑郁沮丧等急性精神障碍,有的还可能出现幻觉、幻听、妄想、毁物等异常行为,个别人甚至会伤人或自残,造成人身伤亡和停车事故。此病在旅客列车上时有发生,为较常见的短暂性心理障碍,并有逐年上升趋势。消除此病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道1例八氟异丁烯致化学性肺炎的患者。该患者工作时误吸八氟异丁烯约30 min,当时无不适,后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体检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胸部CT可见双肺斑片状磨玻璃影。入院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利尿、抗感染、化痰等对症治疗后患者肺部病变基本吸收。八氟异丁烯为含氟聚合物工厂的主要副产物,毒性大约是光气的10倍,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