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目的通过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探讨呼吸道黏膜角化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收治的1例呼吸道黏膜角化病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胸痛、发热,CT示气道点状钙化灶。纤支镜示会厌白色颗粒物附着,气管、双侧支气管黏膜见大小不等颗粒状结节,支气管腔内少量灰色脓性分泌物。培养有曲霉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病理示气管黏鳞状上皮化生、角化亢进,黏膜上皮下局灶钙化。诊断呼吸道黏膜角化病。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症状缓解。结论呼吸道黏膜角化病是一种罕见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气管镜在诊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微创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研究组则采用微创拔牙术,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拔牙术拔除患者下颌阻生智齿的效果较为良好,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干洗脚 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之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之大腿根.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20遍.这样可使关节灵活、腿肌能力增强,还可预防小腿静脉曲张、下肢水肿及肌肉萎缩等.  相似文献   
44.
45.
心脏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4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有研究表明心脏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4(GATA4)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但其机制不明,而目前尚未查及GATA4真核表达质粒构建类的报道.目的:构建人类心脏特殊转录因子GATA4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对重组质粒pUC57-GATA4进行酶切获得GATA4基因编码区序列,将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和GATA4基因在双酶切后用T4连接酶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MV-Myc-GATA4,转化至大肠杆菌,提取质粒后经聚合酶链反应、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酶切重组质粒获得GATA4基因编码区约1.3 kb的目的片段,聚合酶链反应和酶切鉴定以及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中含有正确的GATA4基因序列,证实成功构建了含有GATA4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46.
辛伐他汀影响内皮祖细胞数量、黏附及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细胞水平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上,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EPCs。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分别为0.0001、0.001、0.01、0.1、1.0umol/L)和EPCs培养。分别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碘化丙啶(PI)标记观察辛伐他汀对EPCs黏附与凋亡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显著提高了外周血EPCs的数量、黏附能力,并能抑制其凋亡。辛伐他汀浓度在0.01umol/L时对EPCs的数量、黏附功能和抗凋亡能力影响达到最大。随着药物浓度的继续增大,EPCs的上述功能反呈下降趋势,但0.1umoL/L组仍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能增加EPCs数量、黏附能力并能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47.
我没有当过住院医生,不过也在医院实习过一年,在医院里.你会发现生命的脆弱,几乎每天都有人在你眼前死去,我惊讶,扼腕.痛心。但是一年以后你会发现你对于这些生命的逝去,渐渐的有些麻木了,在你的内心觉得他们好像就是注定要这样,  相似文献   
48.
方翔 《家庭医学》2007,(16):61-62
人的双足犹如树根一样重要,神经血管就像树根部分的分枝一样,一旦树根受到损害或者瘸变,这棵树就会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会枯死,所以要救一橡树就要从梗救起。 人体也是一样,由脚步的变化既可诊断全身,又可通过适当刺激达列治疗疾病.改善整体生命功能的目的。正所谓:“疾病所射于足底,健康从足底复苏。” 足区疗法即在足部相应的反射区施以各种刺激,以达到调整机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通过组建肠内营养管理小组等一系列措施,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肠内营养喂养策略在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重症科住院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肠内营养方法,观察组采用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喂养策略,护士独立进行胃肠功能评估、EN耐受性评估、床旁超声胃残余量监测以及喂养速度、剂量的调整,增加监测频率等干预措施,保障肠内营养顺利进行。比较2组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肠内营养目标达成情况、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以及肠内营养速度、速度的调整次数等。  结果  对照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3.9%,观察组为1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34);观察组患者血清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速度调整次数[(13.28±3.57)次]明显多于对照组[(7.42±1.1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10,P<0.001);对照组患者肠内营养目标达成率为72.6%,观察组为82.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喂养策略可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但同时也增加了护士肠内营养速度的调整次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加强肠内营养相关知识的学习,动态评估,积极进行护理干预,预见性地处理肠内营养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   相似文献   
50.
悬浮芯片系统快速检测常见葡萄球菌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以悬浮芯片为技术基础的临床常见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细菌16S rRNA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1对通用引物,分别采用对称PCR和不对称PCR扩增5种葡萄球菌,经测序确定后,采用悬浮芯片系统对不同的PCR产物进行检测。结果2种PCR均扩增出5种葡萄球菌目的片段(780-820bp),不对称PCR得到了大量单链产物,其产物在悬浮芯片系统的检测信号高于对称PCR,悬浮芯片系统对5种葡萄球菌的鉴定率为100%。结论16SrRNA可以作为细菌快速鉴定的靶序列,不对称PCR产物可以显著提高与悬浮芯片杂交检测的灵敏度,悬浮芯片系统在鉴定细菌方面具有简单快速、高通量、高检出率等特点,可以作为细菌快速鉴定的一种新方法进行深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