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9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2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Left ventricular contractility was measured using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in 37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mitral valve disease.Myocardial pathological lesions were studied quanti-tatively by means of the image analysis system and light microscopic examination.The resultsshowed that attenuated cardiac function is due to pathological change of the mitral valve andpathological lesions of the left ventrieular myocardium including increased interstitial fibrosis,thickened intramyocardial arterial wall leading to concentric narrowing of the lumen,hyper-trophic myocardial fiber and endocardial proliferation.Since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can notcorrect the irreversible myocardial pathological lesions,perioperative protection of the my-ocardium should be emphasized,and intraoperative injury to the myocardium should be mini-mized as far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62.
人参皂甙增强心脏停搏液对离体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离体大鼠心脏观察托马斯停搏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甙对心肌的保护及抗氧化作用。结果发现,心肌低温缺血120min再灌注25min时实验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恢复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人参皂甙浓度为100μg/ml再灌注后各项心功能指标恢复为佳。从再灌注后的连续观察中发现,再灌后心功能是逐渐上降的,但实验组心功能下降的程度明显较对照组为轻。实验组再灌注30min时心肌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人参皂甙通过对抗心肌细胞膜脂质的过氧化,减轻心肌细胞膜的损伤,有利于恢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从而增强托马斯停搏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先心病肺高压患者肺组织中NHE-1 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肺组织中钠氢交换体1型(NHE-1) mRNA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肺高压)的机制.方法:先心病手术病例分为无肺高压组(12例,sPAP<3.99 kPa)和伴肺高压组(9例, sPAP≥3.99 kPa),以正常普胸手术病例(6例)为对照.标本取自右肺中叶,切片H-E染色作病理检查,采用 Northern 印迹法检测标本中NHE-1 mRNA的表达.结果:先心病患者肺组织中NHE-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先心病伴肺高压组又显著高于无肺高压组(P<0.05).结论:(1)NHE-1 mRNA表达水平增高早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及肺血管平滑肌的增殖;(2)NHE-1 mRNA 表达水平增高,通过蛋白数量的增加来调节工作效率,可能是先心病异常的肺血流引起肺小血管中层增厚、肺高压形成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对缺血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及离子平衡的影响,探讨冷停搏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Langendorff技术对离体大鼠心脏进行灌注,灌注液采用改良Kerbs-Henseleit溶液,含3.5mmol/L Tm(DOTP)^5-(钠位移剂)。实验分4组:Ⅰ组37℃条件下缺血60min,再灌注30min;Ⅱ,Ⅲ组分别给予缺血前高钾停搏液灌注5min或缺血期低温保护(15℃);  相似文献   
65.
随着心脏内外科与相关学科的发展,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的范围日益扩大。但重危瓣膜病患者,由于心肌严重损害引起的血液动力学障碍,继发重要脏器的功能紊乱,外科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仍高。作者自1978年12月~1990年1月,为重症或急症二尖瓣病患者施行二尖瓣置换术217例。按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及二者不同的联合形式,引起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66.
为评价慢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施行迷宫手术时保留右心耳对心房钠尿肽 (ANP)分泌的影响 ,及其对肾脏水钠排泄功能的作用 ,选择行二尖瓣替换术和改良迷宫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 (简称风心病 )患者 43例 ,根据术中有无切除右心耳 ,分成切除组 (n =2 3)和保留组 (n =2 0 ) ,另选同期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术的风心病患者 2 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于术前 1天、术后 1,3,7,14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P的含量 ;同时记录术后 7天内每日液体的入量、尿量以及体重的变化。结果发现 ,切除组和保留组术后 1个月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无统计学差异 ;各组术后 7天内各时间点的血浆ANP含量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其中尤以术后第 1天下降最为明显 ;术后 3天保留组和对照组血浆ANP含量均较术后 1天明显升高 (P <0 .0 5 ) ;保留组术后第 3,7天血浆ANP含量显著高于切除组 (P <0 .0 5 ) ;术后每日液体入量、尿量、体重以及术后 7天体液的总平衡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切除组术后 7天内应用多巴胺和速尿的总量均显著高于保留组和对照组 (P <0 .0 5 )。提示保留右心耳的迷宫手术同样能达到治疗慢性房颤的目的 ,并且对ANP的分泌的影响相对较小、从而相对改善术后肾脏水钠排汇功能。  相似文献   
67.
Stars-Edwards 6120型二尖瓣与1200/60型主动脉瓣是瓣环包布、金属支架裸露的笼罩-球型人造瓣膜(简称不包布球瓣)。作者从1965年开始一直延用至今,现已进人第二个十年,较任何其他常用人造瓣膜为长,本文分析其晚期结果。 134例二尖瓣替换术中早期死亡16例(12%);晚期死亡33例,死亡原因与瓣膜有关者占12%。十二年成活率为50%。5例因血栓引起狭窄而需切除瓣膜。随访期间27例发生37次血栓栓塞,发生率为5.8(±1.0)/100病人一年;严重栓塞(包括致死性)为 2.2(±0.6)/100病人一年,9例发生了10次续发栓塞,续发栓塞率为 6.4(±2.1)/100病人一年。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 1.0/100  相似文献   
68.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显著肥大左心室的逆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显著肥大左心室的逆转和收缩功能的恢复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 3 2例左心室显著肥大患者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资料。结果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形态呈进行性缩小、心肌肥厚显著减轻。影响显著肥大左心室术后完全逆转的主要术前因素是左心室的收缩末内径≥ 6 0cm、舒张末容积指数≥ 2 10ml/m2 和重量指数≥ 15 0g/m2 (P <0 0 1)。术前射血分数≥ 0 40者术后射血分数和短轴内径缩短率的恢复显著优于术前射血分数 <0 40者 (P <0 0 5~ 0 0 1)。术后射血分数≥ 0 5 0或短轴内径缩短率≥ 2 5 %与术后恢复时间呈正相关 ,与术前左心室收缩末内径≥ 6 0cm呈负相关 (R2 =0 5 5 ,P <0 0 1)。  结论 :在左心室的收缩末内径≥ 6 0cm或舒张末容积指数≥ 2 10ml/m2 、重量指数≥ 15 0 g/m2 和射血分数 <0 40前手术 ,有利于术后左心室逆转和左心室收缩功能恢复 ,术后 6个月~ 1年是恢复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巨大左心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7.0cm)患者心脏瓣膜手术期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153例巨大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围术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前室性早搏或左前分支阻滞,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7.0cm、心功能(NYHA分级)IV级和手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手术中或手术后发生频发,成对或多形室性早搏的独立高危因素;手术前室性早搏或左前分支阻滞,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200ml/m^2,LVESD≥7.0cm和围术期利多卡因用量<0.33mg/min是手术中或手术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巨大左心室患者心及瓣膜手术围术期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主要与手术前存在室性早搏或左前分支阻滞。显著左心室扩大和心功能低下有关,对于这类高危患者,防治的重点除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加强心肌保护外,必须加强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心脏临时起搏以及积极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