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多巴胺能样神经元分化的潜能,并优化诱导方案.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用表皮生长因子(EGF)+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B27添加剂和人音猬因子(SH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FGF8)+forskoli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分两个阶段对其进行诱导;免疫细胞化学先后检测干细胞标记nestin和CD133、成熟神经元标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细胞标记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多巴胺能神经元标记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Western blot验证诱导后TH蛋白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诱导前后多巴胺的分泌.结果 经第一阶段诱导后,细胞形成漂浮生长的神经球,nestin和CD133均呈阳性表达;第二阶段诱导后,出现明显的神经元样形态,NSE、GFAP和TH均阳性表达,Western blot也显示TH蛋白的表达,多巴胺分泌量相比诱导前明显增加(P<0.001).结论 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分化为多巴胺能样神经元,可能成为帕金森病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hPDB-MSCs)抗炎特性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hPDB-MSCs,6-羟基多巴(6-OHDA)制备大鼠PD模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与移植组,每组32只.hPDB-MSCs尾静脉移植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移植后3d、1周、2周及4周各组大鼠损伤侧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离子钙接头蛋白(Ibal)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时间点各组大鼠损伤侧黑质抗炎因子人白细胞介素-10 (hIL-10)、人转化生长因子-β(hTGF-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 结果 hPDB-MSCs移植后1周、2周、4周,移植组大鼠阿朴吗啡诱导的平均旋转圈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移植组大鼠损伤侧黑质部位TH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加,1周、2周、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大鼠损伤侧黑质部位Ibal阳性细胞则明显减少,4周时最为显著.mRNA水平,移植组大鼠hIL-10及hTGF-β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加,而TNF-α表达量则逐渐降低. 结论 hPDB-MSCs尾静脉移植后能够通过抗炎机制抑制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改善PD模型大鼠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后血肿扩大早期预警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NICP监测技术前瞻性地对158例HICH病例进行动态监护,经颅脑CT证实后分为血肿扩大(HE)组和血肿稳定(HS)组,并对两组NICP、脑灌注压(CPP)、血肿侧与健侧NICP的差值(D值)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组符合血肿扩大诊断59例(37.3%),其中91.5%的病例发生于起病12 h以内;同时,HE组NICP及D值较入院首测均显著增高(P=0.001和0.000),而CPP以及HS组NICP、CPP及D值则均与入院首测无显著改变(P>0.05);对D值≥1.3 mm Hg的病例数分析,入院首测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3),而血肿扩大或24h后复测HE组为51例(86.4%),较HS组的7例显著增多(P=0.000);GOS评分HE组的良好率显著低于HS组(P=0.000),而植物生存及病死率则显著增高(P=0.005和0.036),但两组中残及重残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604和0.256).结论 NICP因其无创、可连续监测的优点可能成为早期预警HICH后血肿再扩大的有效监测手段;而以D值作为观察指标时,这种预警可更为早期和敏感.  相似文献   
14.
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依赖于神经活动与血流动力学之间的紧密配合,这种机制称为神经血管耦合。基于该机制,与功能相关的大脑神经活动增强会引起局部脑血流量的升高。神经血管耦合由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构成,神经活动释放的神经递质与星形胶质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激活钙信号并传递至终足附近的血管上,激活相应信号通路并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舒张。本文将对神经血管耦合中星形胶质细胞钙信号的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自拟祛痹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祛痹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使用自拟祛痹汤治疗,对照组40例使用抗骨增生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30~4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祛痹汤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较为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分光光度法检测蜂皇胎制品中游离赖氨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丽玲  张世忠  郑谋生  刘捷 《中草药》1996,(12):717-718
蜂皇胎制品中游离赖氨酸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先与铜离子络合,再与1-氟-2,4-二硝基苯(FDNB)反应,经后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下乌拉地尔降低脑温的效果. 方法 选取90名南沙巡防区战士,分成老战士组、新战士组、新战士服药组(口服乌拉地尔片剂)3组,在湿热环境下20 min内跑步3000 m,测定跑步前后的体温,以反映脑温的变化. 结果跑步前3组战士之间的体温没有明显差别,跑步后3组战士之间的体温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新战士服药组上升幅度最小,新战士组升高幅度最大. 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中新、老战士出现的耐受和适应情况不同,口服乌拉地尔片剂可以明显降低脑温.  相似文献   
18.
四逆汤为<伤寒论>名方,由附子、干姜、炙干草组成,中医理论认为它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的功效.临床常用于心肌梗死、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阳衰阴盛者,药理研究已证实其具有显著的升压、强心、抗休克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氩氦冷冻治疗系统(简称氩氦刀)在超导刀直径及冷冻时间变量下,正常犬脑组织冷冻坏死范围及超微组织病理学变化. 方法用直径2mm、3mm氩氦冷冻超导刀插入犬脑一侧右额叶,分别冷冻3min、5min,重复一次,48h后灌注取脑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测量冷冻坏死区直径.结果 冷冻后48h,冷冻区脑组织均呈出血坏死状,可明显分为中央坏死区、炎性反应带、出血水肿带和交界线,冷冻边缘未发现存活的脑细胞结构.结论 采取2次冻融循环,冷冻时间为3min、5min,足以导致冷冻区脑组织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陈旧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陈旧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埋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79例,单纯用埋线治疗,经治疗Ⅰ疗程(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x^2=5.77,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痊愈率比较,x^2=12.01,P<0.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穴位埋线结合运动疗法优于单纯埋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