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转归特点及阴道微环境因子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 从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社区队列中,选取HR-HPV感染、经病理学诊断为正常宫颈的421名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24个月的随访。在收集基线资料的基础上,应用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试剂盒测定阴道微环境因子,采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感染状况。根据基线和随访24个月后HR-HPV的感染状况,描述HR-HPV感染的转归特征,并探讨阴道微环境因子对HR-HPV感染转归的影响。结果 在390名完成24个月随访的HR-HPV感染女性中,HR-HPV持续感染率居前5位的型别依次为HPV16(24.1%)、HPV58(22.2%)、HPV53(21.7%)、HPV52(20.0%)和HPV39(11.8%)。阴道pH值(aOR=1.74,95%CI:1.08~2.80)、唾液酸苷酶(aOR=2.70,95%CI:1.52~4.83)和白细胞酯酶(aOR=3.41,95%CI:2.13~5.44)异常可增加HR-HPV持续感染的风险,其中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异常均可增加同型和异型HR-HPV持续感染的风险。结论 HPV16容易发生持续感染,阴道pH值、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异常可增加HR-HPV持续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异常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膳食水溶性维生素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课题组于2014年建立的已婚女性队列中,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564名CINⅠ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收集一般基线资料的同时,应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分型,采用食物频数问卷调查膳食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情况,确定暴露水平,进而对研究对象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随访结束时再次取活检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判定CINⅠ患者的逆转、持续和进展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结果 膳食水溶性维生素低水平可促进CINⅠ患者的持续或进展,且CINⅠ不良转归的风险随维生素摄入水平的降低而升高,尤其是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生物素和维生素C(RR值分别为15.22、1.86、1.92、2.11、2.98、2.14和2.19)低水平对CINⅠ的持续/进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结合HR-HPV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后显示,HR-HPV阳性时,叶酸、烟酸和生物素低水平可促进CINⅠ持续和进展。结论 膳食水溶性维生素低水平是CINⅠ持续和进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对于HR-HPV阳性女性,叶酸、烟酸和生物素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红细胞叶酸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转归的影响。方法 从课题组于2014年在山西省建立的已婚女性自然人群队列中,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56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基线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HPV感染相关因素的同时,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红细胞叶酸水平的测定,依此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水平暴露组并在第24个月对其进行随访。应用导流杂交技术对研究对象基线及随访结束时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感染状况检测,依据其变化情况判定HR-HPV持续感染、由阳转阴、由阴转阳和持续阴性4种不同结局,探讨红细胞叶酸对HR-HPV感染转归的影响。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483名女性完成了24个月的随访观察,随访率为85.64%(483/564),HR-HPV持续感染率为52.45%(75/143),由阳转阴率为47.55%(68/143),由阴转阳率为19.71%(67/340),持续阴性率为80.29%(273/340)。红细胞叶酸低水平组发生持续感染(aRR=2.50,95%CI:1.55~4.02)及由阴转阳(aRR=4.55,95%CI:2.52~8.23)的风险高于高水平组,特别是同型持续感染的发生风险(aRR=2.72,95%CI:1.51~4.90)较高。随着红细胞叶酸水平的降低,HR-HPV持续感染(趋势检验χ2=20.62,P<0.001)、由阴转阳(趋势检验χ2=31.76,P<0.001)和同型持续感染(趋势检验χ2=20.09,P<0.001)的发生风险呈升高趋势,在异型持续感染中未见类似结果。结论 红细胞叶酸低水平可增加HR-HPV持续感染和由阴转阳的风险,特别是HR-HPV感染女性,发生同型持续感染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54.
灸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慢性萎缩性胃炎 ( CAG)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易癌变的特点 ,临床一直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根据古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原则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 ,观察了灸药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兹报道如下。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符合中医胃脘痛诊断标准 ,且符合西医萎  相似文献   
55.
肿瘤发病机制复杂,自噬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发挥着双向调节的作用。相关肿瘤体内外研究已经证明,增强癌细胞自噬水平可以促进癌细胞坏死和凋亡。中医药能够显著增强抗肿瘤药物疗效,改善其耐药性,减轻其不良反应,已然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中医药抗肿瘤机制与细胞凋亡、坏死及自噬等多种效应相关。目前,针对细胞自噬的中医药干预肿瘤研究已逐步开展,证实中医药类单体和复方能够提高肿瘤细胞自噬水平,促进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尚处于细胞、动物等基础阶段,还需从基因及代谢水平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同时,如何利用自噬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的双重效应设计实验及指导临床用药将是研究重点;目前的研究缺乏中药复方的实验设计;此外,在中医药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的同时,如何把握其对正常细胞的效应,如何充分利用中医药整体观念指导肿瘤防治仍需深入探索。总之,随着中医药对肿瘤调控机制研究的深入,从细胞自噬角度探索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新靶点,将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命早期的营养状况对生命后期的健康具有长远的影响。本文对生命早期营养与后续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和对其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7.
58.
Many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XCL12 G801 A polymorphism and cancer risk, with conflicting results. In this study, we tried to clarify the possibility that this polymorphism may increase cancer risk by conducting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Pub Med and EMbase were searched for case-control studies regarding the association of the gene polymorphism and cancer risk. Data were extracted and odds ratios(ORs)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s(95% CI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strength of the association. Heterogeneity among articles and publication bias was also assess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for cancer was found(A vs. G: OR=1.26, 95% CI=1.13–1.40, P<0.01; AA+AG vs. GG: OR=1.33, 95% CI=1.16–1.52, P<0.01). In subgroup analysis, statistically elevated cancer risk was found in both Asian and Caucasian populations(for Asian, AA+AG vs. GG: OR=1.74, 95% CI=1.22–2.47, P<0.01; for Caucasian, AA+AG vs. GG: OR=1.24, 95% CI=1.09–1.42, P<0.01). Our result indicated that CXCL12 G801 A polymorphism is a risk factor for cancer. To validate the finding, further large-size case-control studies are warranted.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讨论心绞痛内科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心绞痛发作时指导患者停止活动,卧床休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必要时静脉滴注;吸氧;疼痛严重者给予哌替啶50~100mg肌内注射;护士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脉搏及心电图变化并嘱患者避免引起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温阳解郁方改善“母婴分离+束缚应激(MS+RS)”抑郁小鼠神经炎症,保护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仔鼠出生第0天(PD0)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采用母婴分离联合束缚应激21 d建立抑郁模型,PD21离乳后剔除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氟西汀组,每组15只,PD21~PD111各给药组药混饲料给药,给药剂量分别为5.85、12.03、16.71 g·kg-1,2.6 mg·kg-1。糖水偏好、开放旷场、O迷宫及新物体识别行为学实验评估小鼠焦虑抑郁和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IHC)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海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IL-1β、突触素(Syn)、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率、5 min中央运动时间、运动总距离、开臂停留时间和认知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IHC结果显示,小胶质细胞呈“阿米巴”激活态,Iba1明显增加,海马NE、E含量显著减少(P<0.01),IL-1β和IL-18含量显著增加(P<0.01),PSD95、Sy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小鼠糖水偏好率、认知指数增加,5 min中央运动时间、开臂停留时间、认知指数明显增加(P<0.05,P<0.01),小胶质细胞形态恢复正常,Iba1明显降低,海马NE、E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IL-1β和IL-18含量显著降低(P<0.01),PSD95、Sy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各中药组以温阳解郁方效果最佳。结论 温阳解郁方可能通过调节NLRP3炎症通路,缓解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增加海马神经递质含量,并改善突触可塑性,减轻MS+RS小鼠抑郁样行为,其综合效果优于温阳方和解郁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