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目的:研究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功能(FMD)的关系。方法:选择心脏X综合征患者30例(心脏X综合征组),另选取与心脏X综合征患者同时期住院的其它疾病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FMD,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1.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4±6.25umol/l vs. 9.78±4.3umol/l, P<0.05);2.心脏X综合征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明显低于对照组(5.21%±3.19% vs. 10.99%±4.06%, P<0.001);3.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之间存在负相关(r = -0.782,P<0.01)。结论: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受损,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FMD呈负相关,表明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损害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1年对冠状动脉(冠脉)内皮功能超声表现和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gp-39)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12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10mg:0.8mg/片,治疗组)或依那普利片(10mg/片,对照组)为基础的降压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均应用经胸超声结合冷加压试验无创性测量冠脉前降支中远段峰值血流速度变化率(ΔVLAD)及左主干内径变化率(ΔDLM)以评价冠脉内皮功能,同时检测血清HCgp-39水平。结果:⑴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血压水平、冷加压试验后ΔVLAD和ΔDLM以及血清HCgp-3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⑵治疗12月后,两组之间血压控制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Cgp-39水平、冷加压试验后ΔVLAD和ΔDLM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gp-39则显著降低,冷加压试验后ΔVLAD和ΔDLM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12个月有助于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冠脉内皮功能异常和降低血清HCgp-39水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研究血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17年5~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SAP患者279例和非冠心病者75例(对照组);术前空腹留取血清待检TSLP和应用超声无创性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应用改良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根据结果进一步将SAP患者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病变亚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AP组FMD显著降低[(7.5±3.1)%比(13.2±3.8)%,P<0.01],而血清TSLP水平则显著升高[(258.2±59.2)pg/mL比(153.7±48.4)pg/mL,P<0.01]。在SAP三个亚组间比较,随冠状动脉病变由轻到重,FMD逐渐降低(P<0.01),血清TSLP逐渐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SLP是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07,95%CI: 1.334~2.184,P<0.01)。血清TSLP与FMD呈直线负相关(r=-0.402,P<0.01);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排除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扰后,前述两者之间仍存在负相关关系(β′=-0.311,P<0.01)。结论 SAP患者血清TSLP水平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关系,提示TSLP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4.
【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时相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late-phase of limb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L-LI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择期PCI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连续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因错过再灌注时间窗而择期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患者140例,其中随机选择70例为实验组行晚期远程缺血预适应(PCI术前3天开始使用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行双上肢缺血预适应,袖带加压高于基础血压50mmHg压迫肱动脉,持续5分钟后放气休息间隔5分钟,重复5次,早晚各执行一组),余70例为对照组术前不行远程缺血训练。比较两组PCI术中参数、术后72小时急性肾功能损害(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术前后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及1年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术后72小时,实验组急性肾功能损害(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前后△eGFR(术后值减去术前值)为(-3.44±9.65)mL-1,对照组为(-16.17±18.25)mL-1,实验组△eGFR<对照组△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随访1年,实验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41)。 结论:晚期时相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择期PCI患者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并改善患者术后1年预后。 【关键词】 晚期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肾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患代谢综合征的瑶族人群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瑶、汉两族人群选取5174例进行载脂蛋白A5(apoA5)-1131,apoA5-12238,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比较两民族不同基因型与个体血脂水平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的风险关系。结果瑶族代谢综合征患病者与体重指数(BMI)、腰围、脂肪摄入、甘油三酯水平、apoE、apoA5-12238T>C、apoA5-1131T>C有密切相关。携带apoA5 C等位基因的瑶族人具有易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OR值1.61;95%CI:1.23~2.10,P<0.001),尤其是在CC纯合子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肥胖个体具有易患代谢综合征的高风险(OR值2.15;95%CI:1.42~3.50,P<0.001)。结论瑶族代谢综合征人群受到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瑶族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肥胖个体具有易患代谢综合征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116.
在1993年,przyklenk和他的团队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试验性观察, 他们通过对狗的心脏左旋支进行预处理时,发现其对之后左前降支的梗死也能减少其梗死面积。这一研究为后续的“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的发现奠定了基础。远程缺血预适应指的是对某一远隔器官重复的进行短暂缺血和再灌注,可减少其他器官在急性缺血/再灌注的损伤这一现象。直到现在,RICP已经被证明在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具有巨大的前景。在这一综述中,我们尝试分析RIPC对心脏保护效应的发生机制及其目前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