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3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275篇
综合类   449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1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测量及形态评分双指标鉴别附件包块性质的初步研究250031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周宁,徐增祥中图法分类号R445.1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至今仍是妇科肿瘤工作的难题。彩色超声实时显像和多普勒技术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定性提供了...  相似文献   
33.
谷胱甘肽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淑华  白洁  周宁 《山东医药》2004,44(25):55-5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约60%并发糖尿病。肾病,故对糖尿病的治疗越来越强调控制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2003年10~12月,我们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本研究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于术后硬膜外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等情况并与布比卡因作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5.
肝细胞癌根治术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索影响肝细胞癌根治术预后的因素。方法 1988年至1995年根治性手术切除肝细胞癌144例,从一般状况、肝病基础、肝癌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措施等方面选择了19项指标,先后进行单因素和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 全组5年生存率为47.3%,无癌生存率为23.9%。多因素分析表明肝癌根治分类是与生存率有显著相关性的因素,病理根治者5年生存率为60.2%,临床根治者为14.0%;脉管浸润是与无瘤生存率有显著相关性的因素,无脉管浸润者5年无癌生存率为27.8%,有脉管浸润者为0%。病理根治、临床根治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29.0%和0%。结论 肝癌根治分类是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肝癌手术预后除强调肝癌“三早”外,应力求病理根治并进一步探索和改进辅助疗法以减少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上调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PPM1F)对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鼻咽癌HONE-1细胞分为pcDNA3.1组(转染pcDNA3.1质粒)和pcDNA3.1-Flag-PPM1F组(转染pcDNA3.1-Flag-PPM1F质粒)。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PPM1F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2组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2组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2组细胞中迁移细胞数。 结果 与pcDNA3.1组比较,pcDNA3.1-Flag-PPM1F 组细胞中PPM1F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PPM1F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细胞中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率和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迁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 结论 上调PPM1F表达能够抑制鼻咽癌HONE-1 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细胞间的黏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7.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疱疹Ⅱ型病毒先天性宫内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人工合成的单纯疱症Ⅱ型病毒DNA多聚基因片段为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查早孕绒毛标本中疤疹I型病毒感染,以80例自发和人工流产的早孕绒毛组织标本进行基因扩增,31例绒毛标本中检出HSV—Ⅱ,并与同一绒毛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比较,PCR技术免除了昂贵繁杂的分子杂交过程,具有极高的敏感和特异性,为早期、快速产前诊断HSV先天性宫内感染的最佳技术。  相似文献   
38.
Ca 通道拮抗剂 (CCB)对周围神经的保护作用 ,是Kap pelle于 1992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的[1] ,近年来 ,相继有人报道了CCB对非糖尿病周围神经也有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2 ,3 ] 。自 1999年 11月起 ,我们选择对神经细胞有高度选择性 ,且只阻断病理性Ca 超载的第Ⅳ类CCB氟桂利嗪治疗面神经炎 ,观察面神经电生理功能的变化 ,结果发现氟桂利嗪可促进面神经炎患者瞬目反射功能的恢复。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本文 35例面神经炎为 1999年 11月至 2 0 0 1年 5月门诊病人 ,瘫痪均为单侧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miR-216a-5p在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介导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致小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DA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感染+HMGB1抑制剂组,收集腹腔积液及腹膜组织分别进行白细胞计数、HE和免疫组织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HMGB1、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和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I-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信预测发现,miR-216a-5p可能与HMGB1结合,参与其诱导的PDAP的发生,并构建感染+miR-216a-5p mimics组小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216a-5p和HMGB1的关系,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染色检测HMGB1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小鼠腹腔积液白细胞计数增多,炎性浸润明显,IL-1α、IL-6、TNF-α,以及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5);HMGB1抑制剂(甘草素)干预后,小鼠腹腔积液白细胞计数下降,炎性浸润改善,IL-1α、IL-6、TNF-α,以及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5)。感染组小鼠NF-κB表达高于对照组,I-κB表达低于对照组;HMGB1抑制剂干预后NF-κB表达降低,I-κB表达升高(均P<0.05)。Real-time PCR结果证实,与对照组相比,miR-216a-5p的含量在感染组中显著减少;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提示,miR-216a-5p可直接作用于HMGB1的3’UTR区;与感染组相比,感染+miR-216a-5p mimics组小鼠中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5)。结论 HMGB1在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致小鼠PDAP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HMGB1可改善小鼠炎症反应,miR-216a-5p可通过靶向HMGB1参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致PD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目的 通过分析天津市1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书写质量,了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为探索完善的新发传染病调查报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的要求,适时制定修正天津市新冠肺炎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流程。描述涉及书写质量的核心指标26项,采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及趋势性检验。结果 128份调查报告均包括前言、基本信息、发病及就诊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已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工作建议七部分内容,结构完整率100.00%。6.25%(8/128)的报告未描述既往病史;23.44%(30/128)的报告对发病及就诊过程未进行详细描述;59.38%(76/128)的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关键信息不详细;71.09%(91/128)的报告未详细描述病例的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宝坻区报告中发病及就诊过程、流行病学调查关键信息以及实验室检测等问题数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聚集病例组与非聚集病例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基本信息完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P=0.038)。结论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建立调查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能提高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的质量,有助于后续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措施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