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9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290篇
内科学   255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8篇
综合类   618篇
预防医学   304篇
眼科学   98篇
药学   185篇
  10篇
中国医学   164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患者 ,女 ,5 5岁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 14年 ,平时口服降糖药治疗 ,空腹血糖波动于 8~ 14mmol L。入院前 3个月自行停用降糖药后多尿多饮等症状明显加重 ,于 2 0 0 2年 3月 2 3日至我院就诊 ,查随机血糖 >33 .3mmol L ,尿糖 ( +++) ,尿酮体 (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 :pH 6 .92 0 ,PO2 10 0mm Hg ,PCO2 12 .8mmHg ,碱剩余 2 8mmol L ,血钠 133mmol L ,血钾 5 .6 3mmol L ,血氯 94mmol L。血浆白蛋白 2 3g L ,血白细胞 17.3× 10 9 L ,中性 73.4%。诊断为 2型糖尿病并严重酮症酸中毒 (DKA)。经补液扩容、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维持( 3…  相似文献   
82.
老年非杓型高血压与免疫调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非杓型高血压与免疫调节的关系。方法检测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观察其与24h血压节律正常组(杓型组)及异常组(非杓型组)的关系。结果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组CD3、CD4、CD8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P<001,P<005,P<001),CD4/CD8显著升高(P<001),IgG、IgM及补体C3显著增高(分别为P<001,P<005,P<001),IgA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对其24h血压节律异常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3.
目的:构建pEGFP—N1/CpG-HBcAg(ISS)真核表达载体,探讨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在树突状细胞(DC)中的表达,为研制乙肝治疗性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HBcAg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在引物中引入针对人敏感的CpG基序和不合CpG的片段,用PCR方法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中扩增出HBcAg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与pEGFP—N1连接,构建重组体pEGFP—N1/CpG-HBcAg,进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分化为DC,通过脂质体将重组质粒pEGFP—N1/CpG-HBcAg和空载体分别转染DC,Western blot检测HBcAg在DC的表达。结果:HBcAg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为530bp。所构建的pEGFP-N1/CpG—HBcAg经双酶切及PCR鉴定,与预期片段的大小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收录的HBcAg全长序列一致,表明pEGFP—NI/CpG-HBcAg真核表达体构建正确;PBMC体外成功刺激分化为DC,HBcAg可在DC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EGFP—N1/CpG—HBcAg,且可在DC中表达,为CpG的功能研究和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Genistein对大鼠移植胰腺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Wistar和SD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建立胰腺移植模型.分成同种系移植组、异种系移植组和Genistein治疗组(在异种系移植后每天腹腔注射Genistein 10 mg/kg体重,共7 d),每组lO只.术后7 d切除移植物行病理学观察及CXCR3免疫组化染色,抽血检测血清IFN-γ、IL-2浓度.结果 同种系移植组移植物无急性排斥反应,无CXCR3表达.血清IFN-γ、IL-2浓度分别为(2.76±0.66)pg/ml和(11.83±1.86)pg/ml;异种系移植组的移植胰腺发生强烈的镜下排斥反应,CXCR3强阳性表达,血清IFN-γ、IL-2浓度分别为(32.64±2.52)PS/ml和(29.59±1.71)PS/ml,较同种系移植组显著升高(P<0.05);Genistein治疗组的移植胰腺排斥反应减轻,CXCR3弱阳性表达,血清IFN-γ、IL-2浓度分别为(15.94±1.95)Pg/ml和(22.62±1.76)ps/ml,较异种系移植组显著降低(P<0.05),但高于同种系移植组(P<0.05).结论 Genistein通过阻断CXCR3的表达,可有效减轻胰腺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85.
目的确定尺骨滋养孔和肌附着的自身百分位置以及滋养动脉与肌附着的关系。方法对成人76块游离尺骨的滋养孔进行观测,解剖20具成年尸体尺骨上的肌附着并定位其百分位置,观察滋养动脉起始与走形。结果尺骨滋养动脉多来自尺动脉,其滋养孔主要位于尺骨掌面指深屈肌附着的近、中1/3交界处,距离尺骨鹰嘴上缘(9.06±1.26)cm,占尺骨长的(37.41±5.17)%。从肱骨内上髁至远侧,尺骨近端的肱肌、掌面的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的肌附着近侧点和远侧点分别位于前臂尺侧长的(14.36±1.94)%和(22.60±2.01)%、(16.91±3.98)%和(74.60±3.62)%、(76.23±3.51)%和(94.41±2.57)%处。从尺骨鹰嘴上缘至远侧,尺骨内侧面的指深屈肌、背面的肘肌、拇长展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的肌附着近侧点和远侧点分别位于尺骨长的(9.22±2.78)%和(71.50±5.01)%、(7.89±1.07)%和(33.63±3.38)%、(34.77±6.47)%和(65.91±9.69)%、(38.75±4.42)%和(72.30±4.05)%、(56.76±5.49)%和(82.73±4.43)%处。结论这些结果对尺骨骨折手术入路和治疗决策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社区和临床人群中血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使用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knowledg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和筛选抑郁症CRP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日期至2013年10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纳入文献共13篇,其中抑郁患者2 779例,正常对照人群6 189例。结果显示男性、女性及总抑郁人群血液CRP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总人群WMD=0.32(95%CI=0.13~0.51,P=0.000);男性人群WMD=0.33(95%CI=-0.02~0.69,P=0.070);女性人群WMD=0.29(95%CI=0.06~0.52,P=0.020)。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液CRP水平明显增高,对抑郁症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估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微小切口非空心椎弓根钉技术)联合磷酸钙骨水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PVP术治疗23例单节段胸腰椎新鲜爆裂性骨折且无神经症状的患者,伤椎位于T11~L2,均属A3型骨折。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和住院天数。记录术前及术后即刻、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腰背痛评分,计算并比较各时点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恢复率、椎体后凸角、椎体后凸矫正率。结果:磷酸钙骨水泥平均注射量为4.9(3.8~6.4)mL,平均手术时间92(75~120)min,平均出血量52(40~75)mL,平均住院5.6(4~7)d,术后平均随访26(24~29)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8.8±1.2)分下降至术后即刻的(1.8±0.6)分及术后2年的(0.4±0.5)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高度压缩率由术前的(50.4±7.2)%显著下降至术后即刻的(6.2±1.5)%及术后2年的(6.9±1.4)%,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后凸角由术前的(22.6±1.8)°下降至术后即刻的(3.2±1.7)°及术后2年的(5.1±1.5)°,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过程中术后高度恢复率、后凸矫正率无明显减小;未出现螺钉松动、断钉或断棒。结论: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PVP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在中老年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行前白蛋白(PA)检测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新诊断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共538例,入选者年龄≥45岁,按照PA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4组,并进行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谱、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白蛋白(GA)、C反应蛋白(CRP)等检查。结果(1)研究对象男性的PA水平高于女性[(239±55) vs (227±53)mg/L, P<0.01],随年龄增加,PA水平逐渐降低(趋势P<0.05)。(2)研究对象各组的BMI、腰围、舒张压,血红蛋白、白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酸、空腹C肽水平随血PA值的升高而增加(趋势P<0.05),而年龄、HbA1c、GA、CRP则逐级降低(趋势P<0.01)。(3)在控制年龄,性别、BMI及腰围后行偏相关分析显示,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酸及空腹C肽水平与PA水平正相关(P<0.01),而HbA1c, GA,CRP与PA水平负相关(P<0.01)。(4)以PA<200mg/L作为低PA的标准,研究对象中低PA的发生率为2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OR=1.056,95%CI 1.021~1.092;P<0.01),CRP(OR=1.273,95%CI 1.092~1.485;P<0.01)是中老年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发生低PA的危险因素,而血红蛋白(OR=0.978,95%CI 0.961~0.997;P=0.02),血白蛋白(OR=0.738,95%CI 0.668~0.815;P<0.01),TC(OR=0.747,95%CI 0.561~0.994;P=0.045),空腹C肽(OR=0.678,95%CI 0.504~0.911;P=0.01)则是中老年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发生低PA的保护因素。GA诊断研究对象发生低PA的切点为25%,ROC曲线下面积为0.686(95%CI 0.638~0.735,P<0.01),其敏感性为76.4%,特异性为53.4%。结论中老年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PA水平受到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9.
笔者报道1例以酮症酸中毒起病,治疗过程中出现顽固性低血钾的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尿钾、低尿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升高和代谢性碱中毒等特点,并最终经基因检测发现1个新的突变c.635G>T(p.G212V),从而确诊为Gitelman综合征。该病例提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常规治疗无法纠正的低钾血症,同时合并低血镁、低尿钙、低血氯的患者需考虑合并Gitelman综合征的可能。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I模拟肽D-4F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所诱导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清道夫受体A1(scavenger receptor A1,SR-A1)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D-4F(12.5、25和50 mg/L)、紊乱模拟肽sD-4F(50 mmol/L)处理1 h或者5 mmol/L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抑制剂 4-苯丁酸处理30 min后,再加入ox-LDL (100 mg/L)继续培养12 h。另外培养巨噬细胞给予50 mg/L D-4F 或sD-4F 处理1 h,再加入2 mg/L ERS诱导剂衣霉素(tunicamycin,TM)处理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SR-A1和ERS标志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DiI-ox-LDL摄取情况。结果:D-4F明显减轻ox-LDL所诱导的巨噬细胞损伤和细胞内的胆固醇蓄积。ox-LDL可显著上调SR-A1和GRP78表达,而D-4F对上述变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D-4F显著抑制TM所诱导的SR-A1和GRP78蛋白水平以及巨噬细胞对ox-LDL的摄取。结论: D-4F可通过抑制SR-A1 表达减轻ox-LDL所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蓄积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RP78介导的ERS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