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循环利钠肽、胶原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性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3例CHF(CHF组:其中NYHAⅡ级17例,Ⅲ级27例,Ⅳ级19例)及17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心纳素(ANP)、脑纳素(BNP)、C型利钠肽(C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端肽(PCⅢ)的浓度,同时用多谱勒超声心动要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NP、BNP、CNP、PICP、PCⅢ浓度显著升高(.P〈0.01)。(2)CHF患者血浆ANP、BNP、PICP、PCⅢ浓度随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均P〈0.01),血浆CNP浓度在NYHAⅡ级患者显著升高(P〈0.01),而NYHAⅢ-Ⅳ级患者血浆CNP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3)ANP、BNP、PICP、PCⅢ浓度与LVEF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BNP的相关性更为显著(P〈0.05。P〈0.01。P〈0.05。P〈0.05),CNP浓度与LVEF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利钠肽可反映CHF的发生发展,BNP可评价CHF的严重程度.PICP、PCⅢ可作为CHF时心脏胶原重塑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2.
席连英  吴立荣  田军  熊敏  陈东方 《新医学》2012,43(2):101-104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症状缓解后QRS波群时限对再发急性左心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83例急性左心衰竭症状缓解后患者随访2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再发急性左心衰竭将患者分为未再发急性左心衰竭组和再发急性左心衰竭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UCG结果和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再发急性左心衰竭组患者男性的比例更高、平均年龄更大、QRS波群时限更长、血浆脑钠肽及CRP水平更高(P<0.05),其中QRS波群时限对预测急性左心衰竭再发的价值最高.结论:急性左心衰竭缓解后QRS波群时限是较好的预测再发急性左心衰竭的指标.  相似文献   
93.
心脏起搏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3年前第一台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开创了心脏起搏的现代史。随着生物医学和电子工程学的迅猛发展,现在心脏起搏技术水平已发展到相当完满的阶段。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心脏起搏技术已成为应用最广泛、最有效和最成熟的检查和治疗手段之一,并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不断拓宽心脏起搏的适应证。1 抗心动过缓起搏  通过起搏心房和(或)心室,维持心率,治疗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或)房室传导阻滞为主的心动过缓,是心脏起搏最主要的适应证。11 心室按需抑制型起搏(VVI) 是临床最常用的起搏方式,植入方法简便,适应证较广,价格…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血清sICAM - 1、IL - 6、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关系 ,为AMI的预防和炎症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及放免法测定 2 7例AMI病人入院及住院 4周时的血清sICAM - 1、CRP、IL - 6水平 ,并观察病人预后。同时设立对照组 2 1例。结果 :AMI组入院时sICAM - 1、IL - 6、CRP水平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住院 4周时sICAM - 1、IL - 6、CRP水平仍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MI组 3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的病人住院 4周时sICAM - 1、IL - 6、CRP水平较入院时有明显下降 ,平均分别下降 2 5 .7%、2 5 .7%、4 2 9%。AMI组中 8例再发ACS患者入院及住院 4周时sICAM - 1、IL - 6、CRP水平均高于治疗方法相同、未再发ACS的另 16例患者 ,但两者间相比仅sICAM - 1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血清sICAM - 1、IL - 6、CRP水平显著升高 ,间接提示炎症可能参与了AMI的发病过程 ,而sICAM - 1、IL - 6在其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测定sICAM - 1可能对判断AMI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5.
家族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罕见,本文报告一家系。先证者女性,62岁,贵州赤水籍,因反复心悸、头晕伴晕厥1次入院。近20余天患者反复出现心悸、头晕伴四肢乏力,休息后能缓解,无胸痛、胸闷、黑和劳力性气促。40余年前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未曾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查体:血压120/85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两肺未闻及音,心率49次/min,节律规整,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粗糙收缩期喷射性杂音,伴有震颤,屏气时杂音增强,蹲踞时杂音减轻。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房率68次/min,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和特拉唑嗪对压力超负荷性左室心肌胶原结合蛋白(collagen bindingprotein ,Colligin)和肌球蛋白同工酶 (α/ β MHC)表达的影响 ,探讨卡维地洛改善左室重塑的新机制。方法 将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4周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腹主动脉缩窄术、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特拉唑嗪 4组 (n =8)。治疗 12周后 ,观察各组大鼠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后 16周大鼠左室明显肥厚 ,α/ β MHCmRNA的比值下降 ,ColliginmRNA表达及Ⅰ /Ⅲ型胶原和Colligin蛋白含量增加 (P <0 0 5 ) ;药物治疗 12周后 ,卡维地洛能够明显改善左室肥厚 ,美托洛尔次之 ,而特拉唑嗪作用不明显 ;卡维地洛组大鼠左室心肌Ⅰ /Ⅲ型胶原和Colligin蛋白的表达下降 ,α/ β MHCmRNA表达比值增加 ,ColliginmRNA表达下调 (P <0 0 5 ) ,但美托洛尔组和特拉唑嗪组无此变化 (P >0 0 5 )。结论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均能明显改善左室肥厚 ,而非选择性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更能下调心室细胞外基质蛋白和逆转肌球蛋白同工酶转换 ,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97.
随机选择104例高血压患者(血压≥160/95mmHg)进行心电图(ECG)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UCG左心室肥厚(LVH)检出率为76%,ECGLVH检出率为24%,ECGLVH患者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显著增大,伴左心宝功能不全者的LVMI也明显增大,多元相关分析示LVMI与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在血栓负荷重的STEMI患者中血栓抽吸联合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疗效,比较延迟支架置入与即刻支架置入两种方法对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心内科2009年8月—2011年8月因STEMI就诊,接受急诊介入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急诊血栓抽吸联合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延迟支架置入术组(A组),PTCA+延迟支架置入术组(B组),急诊直接支架置入术组(C组)。比较3组住院期间发生支架内血栓、死亡、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情况。结果3组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8%和15%,死亡分别为0、3和3例,术后急性期支架内血栓1例,发生在C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发病10~14d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罪犯血管再次闭塞2例,发生在B组;罪犯血管远端达到TIMI血流Ⅲ级共17例(68%),分别为A组11例(73.3%),B组6例(6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EMI急诊介入手术中对血栓负荷较重而不宜予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选择急诊血栓抽吸+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恢复罪犯血管血流,并在发病10d左右进行延迟支架置入术安全可靠,效果优于单纯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病人糖代谢并常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4月-2006年9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确诊ACS的住院病人107例,排除既往有糖尿病史病人。所有病人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判断糖代谢情况。结果 107例无糖尿病史的ACS住院病人中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72.8%;其中新发现糖尿病患棚率30.8%,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42.1%。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靠检测空腹血糖,将漏诊77.8%糖调节受损病人和66.7%的糖尿病病人。结论 既往未知糖代谢状况的ACS住院病人中可能多数(约3/4)合并糖代谢异常,并且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可能漏诊相当数量糖尿病前期病人和糖尿病病人.既往未知糖代谢状况的ACS病人均建议常规进行0GTT筛查。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2(HSP72)、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预处理。预处理后构建Langendorff离体心脏I/R动物模型,测定冠状动脉流出液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的漏出率及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HSP72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的活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冠状动脉流出液CK-MB的漏出率降低(P〈0.05);超微结构的损伤减轻;细胞凋亡指数及NF-κB表达减少(P〈0.01),HSP72表达增加(P〈0.05)。结论地塞米松上调心肌HSP72及下调NF-κB表达可能与其抑制I/R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