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3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84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691篇
内科学   310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7篇
综合类   1435篇
预防医学   385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376篇
  8篇
中国医学   556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 (Pio) 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糖代谢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扩展正糖钳夹实验和[3-3H]标记葡萄糖示踪技术,观察了4 h脂质灌注导致大鼠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升高引起糖代谢和脂肪组织PPAR-γ表达变化及Pio处理后的影响。 结果:在钳夹稳态期,对照组(N组)血浆FFA水平明显降低,而脂质灌注组(L组)和吡格列酮+脂质组(P/L组)FFA水平明显升高。 P/L组葡萄糖输注率(GIR)较N组明显降低(P<0.01), 而L组又明显低于P/L组(P<0.01);N组和P/L组肝糖输出 (HGP) 与基础值相比被明显抑制达85%(均P<0.01),在L组,胰岛素对HGP的抑制作用受到明显障碍(仅抑制8.7%)。L组和P/L组葡萄糖清除率(GRd)明显低于N组(P<0.01)。P/L组脂肪组织PPAR-γ表达明显增加。 结论:脂质灌注诱导了大鼠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干预使大鼠脂肪组织PPAR-γ表达明显增加,并抑制了内源性肝糖产生,从而部分逆转了脂质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2.
目的:检测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供试品干扰试验后,采用凝胶鲎试验对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结果:三批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稀释至28倍时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无干扰作用,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小于7 EU.ml-1。结论:所建立方法检查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可行。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理塘县近1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形势及流行特征,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9年理塘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ArcGIS 10.3软件绘制各乡镇发病情况分布图,SPSS 21.0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性χ2检验。结果2005—2019年理塘县共计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21种6154例,年均发病率为644.33/10万,发病呈上升趋势。死亡37例,年均死亡率3.87/10万,病死率0.60%。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最高(341.12/10万);发病前3位的病种为肺结核(271.91/10万)、乙肝(103.24/10万)及包虫病(67.22/10万);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艾滋病/HIV、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3月、9月分别出现1次发病高峰;20~29岁、30~39岁和10~19岁组发病居前3位;男女性别比为1.24∶1;发病以农民、牧民及学生为主。结论2005-2019年理塘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应针对高发传染病、上升趋势明显的传染病、重点人群进行分析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54.
浅谈神经病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实习阶段是由理论转入实践的阶段 ,是巩固医学基础知识 ,进行临床实践 ,培养临床技能的重要阶段 ,是医学生转向医生的关键时期。临床技能包括病历书写、基本操作和临床思维 ,正确的临床思维是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治的关键。1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 ,始终贯穿着临床思维。所谓临床思维是临床医师在诊治疾病过程中 ,利用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病史 ,体征 ,辅助检查等资料 ,结合自已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来分析、综合判断 ,最后达到正确诊断治疗疾病的思维过程。临床思维是疾病正确诊断的关键。临…  相似文献   
55.
黎氏哮喘Ⅰ号方对哮喘小儿环核苷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与血浆环核苷酸的关系及黎氏哮喘Ⅰ号方(由麻黄、桂枝、五味子、鹅管石、当归、毛冬青、五指毛桃根等组成)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黎氏哮喘Ⅰ号方治疗组(A)47例和氨茶碱对照组(B)23例,并设1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C),应用放射免疫法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浆cAMP(环磷酸腺苷)、cGMMP(环磷酸鸟苷)水平,并在哮喘豚鼠模型上进行验证.同时利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黎氏哮喘Ⅰ号方对哮喘豚鼠肺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治疗后A、B两组哮喘儿童cAMP、cGMP水平均有改善,cAMP/cGMP比值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均P<0.01).动物实验表明,治疗后中药高剂量组cAMP/cGMP比值改善优于氨茶碱组(P<0.01).黎氏哮喘Ⅰ号方连续治疗7d后,哮喘豚鼠肺毛细血管壁增厚程度减轻,无胶原纤维增生.[结论]黎氏哮喘Ⅰ号方能提高哮喘患儿及哮喘豚鼠cAMP/cGMP比值,减轻哮喘豚鼠肺组织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河南地区人群中D16S539、D7S82 0 、D13S317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获得群体遗传数据。方法 :对2 30份无血缘关系个体的抗凝血样提取DNA ,应用多位点复合PCR扩增技术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调查D16S539、D7S82 0 、D13S317基因座在河南地区群体中的基因型分布。结果 :D16S539基因座在河南地区人群中存在 9个等位基因 ,2 8种基因型 ;D7S82 0 基因座存在 9个等位基因 ,2 9种基因型 ;D13S317存在 8个等位基因 ,31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结论 :D16S539、D7S82 0 、D13S317基因座是进行人类群体遗传学和法医遗传学研究十分有用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7.
付军  刘华  王毅 《上海医学》2001,24(5):314-31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 ,它提醒临床医师心理、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一样可以致病 ,影响着疾病的发生 ,发展。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之一 ,病毒性肝炎后患者心身障碍研究日益受到临床医师重视。本文对 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析。临床资料及方法一、对象(一 )、病例组 本院传染科 1999年 1月至 12月住院患者 ,诊断按 1995年中华传染病会议制定标准 ,并符合以下条件 ;(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2 )年龄在 18~ 70岁 ;(3)既往无特殊病史 ,现无合并其它心身疾病史 ;(4)近 1周未服用精神药物 ;(5 )志愿受试者。经以上筛选符合条件…  相似文献   
58.
保留幽门胃切除术(PPG)治疗早期胃癌(EGC)通过减少胃切除的范围、保留幽门、保留迷走神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倾倒综合征、胆汁返流及胆石症的发生率。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LAPPG)将微创理念及功能保留结合,具有低侵袭性,最低限度的小肠麻痹,术后早期康复等优势。然而,无论PPG或LAPPG,术后早期胃排空功能障碍(GEF)的发生率较高,表现为食物长期存留于残胃之中,病人通常有饱腹感。本文综述近几年行PPG术后胃排空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一线外科医生行PPG或LAPPG治疗EGC时防治GEF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 ,4 0岁。因反复发热 1周无伴随症状于 2 0 0 0年9月 16日入院 ,否认结核及寄生虫感染病史。体检 :T3 8.3℃。全身未检见皮疹 ,左腋下可触及一黄豆大淋巴结 ,活动度可 ,无压痛 ,心、肺体检未见异常 ;腹平软 ,肝未及 ,脾肋下 1cm。实验室检查 :血WBC 6.0× 10 9/L ,N 67.6% ,EBC计数 0 .0 6× 10 9/L ;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肥达氏反应阴性 ;血沉 3 5mm/h ;OT试验阴性 ;结核抗体测定阴性 ;骨髓培养未生长细菌。入院后给予头孢 ,抗感染治疗 ,3d后体温有所下降 ,但仍波动在 3 7.5~ 3 7.8℃左右 ,尤以晚上为甚 ,…  相似文献   
60.
利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小儿喘咳液对过敏性哮喘豚鼠肺超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连续雾化吸入卵清蛋白后第1d肺毛细血管壁充血并挤压毛细血管壁,第8d肺毛细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增生。而用小儿喘咳液连续治疗7d后肺毛细血管壁增厚程度减轻,无胶原纤维增生。证明小儿喘咳液对哮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