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2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86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691篇
内科学   313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9篇
综合类   1439篇
预防医学   385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378篇
  12篇
中国医学   559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分析并评价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围术期血液指标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OSAH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参加健康体格检查的54例老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血液中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轻中度和重度患者术前及术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水平及血细胞比容(HC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RBC、Hb及HCT均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中度及重度患者术后6个月RBC、Hb水平及HCT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重度患者术后促红细胞生成素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前重度患者呼吸紊乱指数(AHI)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夜间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 O2)显著低于轻中度患者(P<0.05);术后轻中度及重度患者AHI均低于术前(P<0.05),夜间LSa O2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改良等离子辅助下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对老年OSAHS的疗效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的RBC、Hb以及HCT水平。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NHERF3在肾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为揭示肾癌组织NHERF3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提供线索。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检测肾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NHERF3蛋白及mRNA的表达,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在癌旁组织中,NHERF3蛋白有较丰富的表达,而在肾癌组织中NHERF3蛋白的表达十分微弱(P<0.01);癌旁组织NHERF3 mRNA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肾癌组织(P<0.05),二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癌组织中NHERF3蛋白及mRNA与癌旁组织比较均呈现异常低表达,表明NHERF3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受到明显抑制,提示与肾癌NHERF3蛋白缺乏相关的NHERF3功能缺失(loss of function)可能在肾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观察加服依折麦布强化血脂管理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合并CSF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晚20 mg,观察组每晚加服依折麦布10 mg;3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比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下调更明显(P < 0.01)。结论依折麦布强化血脂管理可改善CSF病人血管内皮生化环境,减弱炎症反应,减轻病人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肝脂酶(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多态性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T2DM患者(T2DM组)164例,根据UAlb水平再分为CKD亚组(CKD,n=108)和无CKD亚组(CKD0,n=56);另选健康对照者(NC组)91名。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各组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及相关资料。结果 (1)CKD亚组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KD0亚组(P0.05);(2)NC组与T2DM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2DM组中C/T+T/T基因型患者TG水平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基因多态性与CKD相关。结论 HL基因启动子区-514T等位基因可能是CKD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45.
146.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和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常规超声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超声造影与MRI影像学资料,以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97枚腋窝淋巴结中,淋巴结转移69枚,淋巴结无转移28枚;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9.71%、96.43%、84.54%;MRI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41%、92.86%、89.69%;超声造影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SImax-SImin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MRI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淋巴结短径、长径及皮质厚度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可以依据检查方法的特点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比较免疫指标阳性的不典型膜性肾病(AM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以助于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9月肾内科住院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其中肾穿刺病理诊断为AMN伴抗核抗体(ANA)等免疫指标阳性的患者28例(AMN组),肾穿刺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的IMN患者123例(IMN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脏病理学结果。结果 免疫指标阳性的AMN组患者和IMN患者比较,AMN组发病年龄轻,女性比例高,镜下血尿明显,补体C3、C4降低,伴有白细胞计数降低等血液系统异常,免疫荧光包含C1q的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比例升高,IMN患者PLA2R阳性比例高。结论 免疫指标阳性的不典型膜性肾病,病理类型类似于Ⅴ型狼疮,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等免疫指标阳性率高,病理免疫荧光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特别伴有“满堂亮”,高度提示狼疮性肾炎,应早期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48.
目的了解西藏阿里地区细粒棘球蚴人体分离株的优势基因型及遗传变异情况,为细粒棘球绦虫的溯源及阿里地区棘球蚴病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方法收集阿里地区某医院2017年棘球蚴病患者病灶切除样品,提取DNA,PCR扩增线粒体NADH脱氢酶1(nad1)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后用BLAST、ClustalX 1.83和MEGA 7.0软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下载全国细粒棘球蚴人体分离株的nad1基因,利用DnaSP6分析单倍型;利用NetWork软件制作中国细粒棘球绦虫nad1基因的单倍型网络图。结果共收集80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病灶切除样品,其中38份样品PCR扩增出约550 bp的特异性条带。测序分析结果显示,4份样品为细粒棘球绦虫G6基因型,与蒙古人来源的序列(MH300971.1)一致性为99.8%;其余34份样品均为细粒棘球绦虫G1基因型,与标准序列(AF297617.1)相比,其535位的C碱基突变为G碱基,与阿尔及利亚人来源序列(MG672293.1)的一致性为100%。MEGA 7.0软件分析38份样品的序列,结果显示,T、C、A和G碱基占比依次为44.3%~46.5%、7.7%~9.1%、19.8%~21.5%和25.7%~26.0%。我国已报道的细粒棘球绦虫nad1基因共有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47,核酸多样性为0.19。单倍型网络图显示,H4为我国细粒棘球绦虫nad1基因主要的单倍型。结论细粒棘球绦虫G1、G6基因型是西藏阿里地区的主要基因型,资料分析表明H4为我国流行的细粒棘球绦虫nad1基因的主要单倍型。  相似文献   
149.
目的:系统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预测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IFC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万方数据库等,收集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判断口腔癌颈淋巴转移的诊断试验,应用统计软件Meta-DiSc 1.4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9篇,前哨淋巴结活检判断口腔癌颈淋巴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优势比(DOR)及系统接收操作特性曲线(SROC)下面积分别为84%(95%CI 73%~92%)、100%(95%CI97%~100%)、19.16(95%CI 7.65~47.77)、0.22(95%CI 0.10~0.51)、97.72(95%CI 29.69~321.61)和0.99。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作为临床上判断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0.
目的:对唇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修复手术进行总结.方法:71例唇部缺损修复术中应用滑行瓣6例,Karapandzic 瓣28例,单侧切口Karapandzic瓣37例.术后复诊,记录开口度、口角对称性、术区动度及皮肤感觉.询问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以鳞状细胞癌为主(63例,88.7%).肿瘤切除术后唇部缺损范围为唇长的40% ~ 80%.术后随访3月~8年,局部均无复发.开口度正常52例(73.2%);口角对称性65例(91.5%);术区动度及皮肤感觉良好71例(100%);患者满意及基本满意71例(100%).结论:使用滑行瓣、Karapandzic瓣修复唇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