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定痫丸对急性期癫痫小鼠海马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疗效机制。方法取100只8~10周龄SPF级雄性小鼠,其中20只用于模型失败备用小鼠,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A)、生理盐水组(B)、卡马西平组(C)、定痫丸组(D),每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的方法制作急性期癫痫小鼠模型,A组不予干预,B组实验全程均给予生理盐水,C组予卡马西平混悬液灌胃,D组予定痫丸混悬液灌胃,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海马组织内β-Catenin(β-连环蛋白),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D1)和Wnt3a的蛋白表达水平,运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中的β-Catenin、Wnt3a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在海马CA1区和CA3区的凋亡阳性细胞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定痫丸组中的β-Catenin、Wnt3a的蛋白表达下调(P<0.05),在海马CA1区和CA3区的凋亡阳性细胞减少(P<0.05);在4组海马组织中均未检测到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论定痫丸可能是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的β-Catenin、Wnt3a的蛋白的表达,抑制了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达到治疗癫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2007—2012年广东省内HIV-1感染的静脉吸毒者(IDUs)中HCV基因型的种类和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对2007—2012年HIV-1抗体阳性IDUs样本进行HCV抗体检测,对HCV抗体阳性样本提取RNA,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HCV核心基因Core片段和非结构基因NS5B片段,目的片段测序后通过分子系统发育树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 209份样本分别来自惠州、东莞、阳江、云浮、清远、佛山、中山和江门,以阳江和东莞为主,占36.84%(77/209),以男性为主,占93.78%(196/209),年龄在18~49岁之间。HCV抗体阳性166份,阳性率为79.4%。进化树显示样本序列分别与标准株1a、1b、2a、3a、3b和6a等6种亚型聚集在一起,la、lb、2a、3a、3b、6a基因亚型构成比分别为10.6%、9.9%、1.4%、22.7%、11.3%、44.0%。结论 6a是广东省内被检测HIV-1感染IDUs中HCV主要流行亚型,其次为3a亚型。  相似文献   
23.
癫痫伴发抑郁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多数抗抑郁药物存在诱发癫痫或副作用的风险,综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治疗本病获得一些可喜的成果,具有多途径、稳定性好、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较少等特点。本研究对癫痫伴发抑郁的中医药治疗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广东省HIV确认中心实验室对全省各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实施考评。方法采用发放考核质量控制样品血清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方法对广东省内HIV抗体初筛中心实验室和HIV抗体初筛实验室进行考核评估。结果95.04%(230/242)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完全正确,12个实验室检测弱阳性标本的S/CO值低于质控标准的95%可信限;实验室专业人员接受质量教育合格率为100%(1079/1079),实验室规范化率为98.76%(239/242);92.15%(223/242)的实验室能按照质量手册工作,95.45%(231/242)的实验室开展了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初筛阳性及可疑标本与确认中心实验室符合率为88.29%(1712/1939),阳性率为79.94%(1550/1939)。结论HIV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敏感性达不到标定的范围,未严格遵守艾滋病病毒检测工作规范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对其考核不仅考核检验结果,更要考察从接收样品到报出检验结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5.
艾滋病病毒1型流行株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广东省HIV1亚型的流行规律及其与国际参考株的同源性。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08例广东省HIV1感染者淋巴细胞富集液的核酸样品进行扩增,并使用ABI377型测序仪对扩增产物测序后,对其外膜蛋白(ENV)基因C2V3段的核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8份血样中,44份为AE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01AE.TH.90.CM240最近,基因离散率为(8.644±1.273)%,组内离散率为(7.302±4.639)%;40份为07BC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CN.97.C54A最近,基因离散率为(2.163±1.313)%,组内离散率为(3.388±1.686)%;14份为08BC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97CNGX9F最近,基因离散率为(2.757±2.027)%,组内离散率为(3.728±1.971)%;10份为B亚型,其中9份为泰国B′,与国际参考株RL42最近,基因离散率为(5.687±2.232)%,组内离散率为(5.879±2.542)%;1份为欧美B,与国际参考株US.86.JRFL最近,基因距离为8.50%。结论广东省HIV1流行株以AE和07BC重组亚型为主,也存在08BC重组亚型、泰国B亚型和欧美B亚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了解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吸毒者HIV-1亚型的流行规律及其与国际参考株的同源性.方法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43例采自广东省珠江三角洲HIV-1抗体阳性的吸毒者淋巴细胞富集液,并对其核酸样品进行扩增,使用ABI377型测序仪对扩增产物测序后,对其ENV基因C2-V3段的核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3份血样中,29份为07-BC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CN.97.C54A最近,基因离散率为(2.291±1.055)%,组内离散率为(3.534±1.306)%;9份为AE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01AE.TH.90.CM240最近,基因离散率为(8.068±0.534)%,组内离散率为(2.823±1.235)%;3份为08-BC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97CNGX-9F最近,基因离散率为(1.403±0.681)%,组内离散率为(1.507±0.681)%;2份为泰国B(B')亚型,与国际参考株RL42最近,基因离散率为(7.335±3.330)%,组内距离为8.52%.结论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吸毒者感染的HIV-1以曾经主要在西北地区吸毒人群中流行的07-BC重组亚型为主,也存在主要以性传播途径感染的人群中流行的AE重组亚型,提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吸毒者中流行的HIV-1亚型趋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27.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反复发作的特点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肝肾阴虚为癫痫虚证之根本,构建病证结合的急性肝肾阴虚证癫痫的动物模型,对研究中医药在肝肾阴虚证癫痫发生和药物耐药性机制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急性癫痫肝肾阴虚证的动物造模方法。因此,在不断深入的疾病病理变化和中医证候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探索构建急性癫痫肝肾阴虚证动物模型的最优化组合及评价标准,以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8.
水蛭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水蛭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再灌注模型 ,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Ca2 + 含量的变化 ,脑组织匀浆及血清中的MDA ,SOD ,NO的含量 ;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水蛭注射液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Ca2 + 含量 ,降低血清及脑组织中MDA ,NO的含量 ,提高SOD的活性。细胞形态学变化显示该药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效果优于对神经胶质细胞的保护效果。结论 :水蛭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与药物剂量大小关系不密切 ;对大鼠大脑灰质的防治效果比对大鼠大脑白质的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在中风先兆证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发病进程中的检测及与其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关系.方法:观察16例痰瘀阻络型和14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中风先兆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中风先兆证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与血液流变学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中风先兆证的病情发生、发展及预后观察等方面指导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30.
从《黄帝内经》理论浅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帝内经》理论为指导,从病因病机入手,探讨失眠的发病及治疗,以期更好地将经典的精髓运用到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