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50篇
  免费   10120篇
  国内免费   6000篇
耳鼻咽喉   881篇
儿科学   1415篇
妇产科学   1218篇
基础医学   9684篇
口腔科学   1805篇
临床医学   11889篇
内科学   13224篇
皮肤病学   1252篇
神经病学   3605篇
特种医学   41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10947篇
综合类   20871篇
现状与发展   32篇
一般理论   16篇
预防医学   9006篇
眼科学   2097篇
药学   11799篇
  127篇
中国医学   7997篇
肿瘤学   6326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1406篇
  2022年   2907篇
  2021年   4630篇
  2020年   3675篇
  2019年   2712篇
  2018年   2930篇
  2017年   3031篇
  2016年   2731篇
  2015年   4183篇
  2014年   5292篇
  2013年   5909篇
  2012年   8398篇
  2011年   8880篇
  2010年   6810篇
  2009年   5885篇
  2008年   6760篇
  2007年   6779篇
  2006年   6004篇
  2005年   5172篇
  2004年   3962篇
  2003年   3402篇
  2002年   2945篇
  2001年   2526篇
  2000年   2286篇
  1999年   1680篇
  1998年   820篇
  1997年   823篇
  1996年   675篇
  1995年   566篇
  1994年   506篇
  1993年   336篇
  1992年   526篇
  1991年   433篇
  1990年   398篇
  1989年   353篇
  1988年   284篇
  1987年   265篇
  1986年   209篇
  1985年   170篇
  1984年   122篇
  1983年   84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72篇
  1978年   37篇
  1974年   36篇
  1973年   33篇
  1972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下颈椎的屈曲程度与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已施行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病例的术前颈椎过屈位X线像,测量C2~C7间的角度,复习手术经过,分析可完成螺钉固定的颈椎曲度及其它相关因素。结果:在已完成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的75例患者中有58例屈颈侧位X线像显示下颈椎呈后凸状态,后凸角平均为17.25°;另17例屈颈侧位片见下颈椎呈前凸状态,但这些病例都是体形瘦长者。结论: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仅适合于下颈椎可以很好屈曲及体形瘦长的病例。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外源酶酶解枸杞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源酶能显著提高枸杞浸提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营养成分的含量,其单一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浸提枸杞的适宜pH值分别是5.0~5.5和pH值6.0,适宜的酶质量浓度分别为0.20g/dL和0.40~0.60g/dL,温度分别为55.C和65℃,适宜时间都为50-60min;两种酶组合浸提枸杞的较适pH值、温度、时间和酶组合分别为pH值5.5~6.0,55-60℃.50min和0.20g/dL纤维素酶+0.40g/dL木瓜蛋白酶。  相似文献   
83.
64层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64层CT下肢动脉成像强化质量的对比剂注射方式。方法前瞻性地选择60例疑诊下肢动脉病变的病人,利用64层螺旋CT行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采用不同的扫描和重建参数,应用370mgI/100ml浓度的对比剂100ml团注或采用先70ml的对比剂后50ml的0.9%生理盐水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分别以4.0ml/s的注射速度团注入肘静脉,应用对比剂追踪触发扫描方式待腹主动脉CT阈值达120HU时延迟7s开始扫描;利用MIP和VR方式重建CTA图像;对比不同参数和不同对比剂应用方式的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结果最佳的扫描与重建参数为准直64×0.6mm,螺距1.5,层厚1.0,重建间隔50%;最佳的对比剂应用方式为(浓度为370mgI/100ml)对比剂70ml、生理盐水50ml以4.0ml/s注射速度按先后顺序团注。结论选择合适的准直、螺距以保证适当的扫描速度,选择合适的对比剂浓度、用量和注射速度以保证血管内足够的对比剂峰值浓度及峰值持续时间,此二者是64层CT下肢动脉成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和PCNA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同一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TCC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二者与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对77例BTCC组织中VEGF和PC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BTCC组织中VEGF与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23%和51.94%,VEGF表达和PCNA表达均与BTCC的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浸润性肿瘤明显高于表浅性肿瘤(P<0.05);术后复发组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在VEGF阳性表达的病例中,PCNA表达随VEGF表达强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且肿瘤复发率也升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VEGF和PCNA阳性或同时表达阳性的患者复发迅速,PCNA阴性而VEGF阳性表达者较阴性表达者预后差。结论:VEGF和PCNA与BTCC组织学分级、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BTCC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和增殖性肿瘤。VEGF和PCNA均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了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85.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ulmonary Lophomonas blattarum infection in four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recipients retrospectively. Four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L. blattarum infection were diagnosed by using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FOB)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 examination.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management are summarized. Four cases of pulmonary L. blattarum were foun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second month to the third month after transplantation. Concurring infection by other pathogens was found in three of them. Common initial symptoms included fever (>38 degrees C) without cough and breathlessness. Lower lobe shadowing could be found on chest X-ray. Body temperature decreased to the normal range in three patients and to 37.5 degrees C in the other one, after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metronidazole and tapering immunosuppressant.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 improved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afterwards. Two patients received repeated FOB and only dead L. blattarum was found. Pulmonary L. blattarum infection in allograft transplant recipients carry relatively obscure initial symptoms. Possible L. blattarum infection needs to be screened in post-transplantation pulmonary infection patients with similar symptoms, especially in those who respond poorly to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BAL fluid can help to identify pulmonary L. blattarum infection and metronidazole is an ideal treatment choice.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孕期宣教对孕妇在保健知识方面的需求性,孕期检查的必要性及心理健康状况、分娩方式选择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500例孕妇进行调查,其中接受孕期宣教1000例,未接受孕期宣教500例。[结果]孕期宣教对孕妇在保健知识的需求性和孕期检查的必要性上,在心理健康状况和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上有显著影响(P<0.005)。[结论]开办孕妇学校对孕妇实施针对有效的孕期宣教和保健指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7.
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57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后5年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75例,多见于中老年女性(70.0%),胃中部多发(46.7%).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腹膜转移等方面与进展期胃非印戒细胞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分型以BorrmannⅢ型、Ⅳ型多见(P<0.01),且浸润深度T3、T4比胃非印戒细胞癌多见(P<0.01);行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44%,与其他类型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胃癌相比恶性程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88.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2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实施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内清扫173例,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219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浸润肠壁深度及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侧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7.8%(39/219),侧方盆壁非连续性癌灶转移率为5,9%(13/219)。术后发生排尿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7例(4.0%),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3例(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93例男性患者中有12例(12.9%),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9例男性患者中有62例(5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复发率:腹腔内清扫组为16.2%(28/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9.6%(21/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腹腔内清扫组为49.1%(85/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59.4%(130/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可以减少局部复发,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但也会影响患者术后排尿和男性性机能。  相似文献   
89.
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足反映人体生命信息和心脏泵功能的重要指标.同前,尢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休克等危重症患者的病情监测、治疗方案的确定等,以便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1-2].  相似文献   
90.
颈部食管的异位胃黏膜:是否参与了后壁喉炎患咽喉部反流的发病机制;结肠直肠癌手术联合放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后的大便失禁患,在盆底运动/生物反馈训练的短期和远期疗效方面的比较:一项临床、功能性及内镜/超声内镜检查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