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58篇
  免费   4525篇
  国内免费   2846篇
耳鼻咽喉   463篇
儿科学   967篇
妇产科学   325篇
基础医学   3109篇
口腔科学   877篇
临床医学   6261篇
内科学   4556篇
皮肤病学   497篇
神经病学   994篇
特种医学   1818篇
外科学   4464篇
综合类   12645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预防医学   5076篇
眼科学   465篇
药学   5626篇
  50篇
中国医学   4309篇
肿瘤学   2208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582篇
  2022年   1332篇
  2021年   1762篇
  2020年   1642篇
  2019年   904篇
  2018年   967篇
  2017年   1293篇
  2016年   1022篇
  2015年   1724篇
  2014年   2297篇
  2013年   2911篇
  2012年   4261篇
  2011年   4376篇
  2010年   4120篇
  2009年   3627篇
  2008年   3895篇
  2007年   3699篇
  2006年   3313篇
  2005年   2599篇
  2004年   1957篇
  2003年   1563篇
  2002年   1393篇
  2001年   1244篇
  2000年   918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3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前后行CT扫描 ,在CT引导下行微创清除术 ,并动态观察其疗效。结果 :3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首次血肿清除率达 2 8.0 %~ 4 0 .0 %,其中 1 2例首次清除率为 4 0 .0 %~ 5 6 .0 %。存活 32例 7d后复查头颅CT证实者血肿清除率达 80 %以上。治愈有效率为 84 .2 %,死亡率为 1 5 .8%。结论 :CT引导下的微创清除术能有效地降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92.
胰腺癌扩大根治术中的血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意义和手术方法 ,以及术中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胰腺癌扩大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n=51),B组为术中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组(n=5),C组为未行血管处理组(n=186),比较三个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管阻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分析.结果 三个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2.85±102.32)min、(348.62±92.31)min和(315.00±83.43)min,术中平均输血量为(1430.83±1092.43)ml、(1420.22±794.41 ml)和(928.19±571.57)ml,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8.4个月,不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6.1个月,生存分析两者无明显差异(P 0.05).51例联合血管切除的患者中,行血管壁部分切除7例,行血管节段切除44例,44例血管节段切除患者中38例行端端吻合,6例行间置移植物,血管切除长度平均(2.92±1.35)cm;5例术中医源性动脉损伤的血管分别为肝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腹腔干3例,处理方式为4例行端端吻合,1例行局部修补.结论 积极合理的开展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局部的解剖关系复杂,术中较易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应引起术者重视并加以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93.
对我国目前麻风防治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2008年我国累计登记麻风患者48万余例,主要分布在北纬38°以南的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省份.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积极防治,至20世纪80年代初,以氨苯砜单疗治愈的患者达31万余例;1986年在全国普遍推广WHO联合化疗方案,至2008年底全国累计接受联合化疗的麻风患者近8万例.  相似文献   
94.
原发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86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1例。其中外阴8例、阴道10例、阴道及宫颈1例、外阴及阴道1例、盆腔1例。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0(21~71)岁。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流液及发现外阴或阴道肿物。本资料阴道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高于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期别和预后呈负相关。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由根治性切除逐渐衍变为扩大局部切除。随访:21例患者中随访率为67%(14/21),随访时间6~96个月,死亡7例,随访期间的死亡率为50%。结论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预后差。肿瘤厚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应采用手术基础上的综合治疗,治疗方案个体化。  相似文献   
95.
目的总结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报道2006年3月收治的1例极为罕见的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及壶腹部腺癌Ⅰ-Ⅱ级。术后1周胆红素降至正常;但2周后出现胃-空肠吻合输出袢粘连性不完全性梗阻,经内镜下置管、鼻饲、营养支持、针灸等处理,40d后痊愈出院。经检索,全球自1936-2006年间报道的全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仅15例;其中只有5例全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胰头与壶腹周围癌的报道。结论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肿瘤时,若无明显禁忌证,应同样予以积极的外科治疗,术中操作应注意完全相反的解剖学结构。  相似文献   
96.
D16S539等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河南汉族群体 D16S53 9、D7S82 0、D13 S3 17、D8S1179和 D2 1S11等 5个基因座基因频率 ,获得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随机抽取 2 0 9名河南汉族群体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 ,柠檬酸抗凝剂抗凝 ,酚 -氯仿法提取 DNA ,应用 PCR技术扩增上述 5个 STR基因座 ,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型。结果  2 0 9名个体中 D16S53 9、D7S82 0、D13 S3 17、D8S1179和 D2 1S11等 5个基因座分别检出 7、8、8、10、15个等位基因 ,基因型分布符合 Hardy-Weinberg平衡。 5个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 0 .790 7、0 .80 56、0 .7914、0 .82 3 9、0 .80 4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 0 .7712、0 .780 1、0 .7694、0 .80 0 9、0 .7816,个人识别能力在 0 .9416、0 .93 67、0 .9511、0 .9546、0 .93 0 8,非父排除概率分别为 0 .610 6、0 .6179、0 .614 5、0 .70 2 2、0 .6712。结论  5个 STR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特征 ,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速殖子超声裂解物(TSo)和IFN-γ鼻内免疫小鼠经口感染弓形虫速殖子后,血清、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分泌的动态变化。方法将6~7周龄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分别用10μl缓冲液PBS、20μgTSo、500UIFN-γ和20μgTSo 500UIFN-γ鼻内免疫小鼠。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分别于攻击后第7、10、13、16、19天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小肠液及粪便,ELISA法测定IgA含量。结果各组血清IgA抗体水平在攻击后第10天达到峰值,TSo IFN-γ组血清IgA抗体含量高于其他各组。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含量在攻击后第13天达到峰值,在实验期各时点TSo IFN-γ组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含量高于其他组。小肠液与粪便Ig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结论TSo或IFN-γ或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小鼠可诱导黏膜免疫,产生高水平的弓形虫特异性IgA抗体。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优于单独免疫,免疫小鼠肠道产生大量SIgA,发挥抗虫作用。鼻黏膜免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接种途径。  相似文献   
98.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病例,其中单做CT检查84例,单做MRI检查14例,既做MRI检查对照24例进行分析。另又对某一时期内60岁以上(不管什么原因)做头颅CT检查患者,只有2例有痴呆,CT分型Ⅰ型47例,Ⅱ型13例,Ⅲ型为24例;同一时期头颅CT检查患者中,有SAE表现42例,无SAE表现42例;24例CT与MRI检查对照。MRI优于CT。结论 CT与MRI检查可以对SAE作出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9.
May钢板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May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及治疗要点。方法 对 2 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用May钢板治疗 ,按Evans分型 ,Ⅰ型 2例 ,Ⅱ型 4例 ,Ⅲ型 9例 ,Ⅳ型 12例。结果  2 7例平均随访 2 9个月 (15~ 36个月 ) ,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 ,优良率达 96 %。结论 May钢板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之一 ,可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 ,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0.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RSL组25例,RLU组20例。PCNL组9例。结果:URSL组碎石成功18例;7例不成功,其中3例改为开放手术,1例改为后腹腔镜取石。2例行ESWL术,1例仅留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管后自行排出。2例并发输尿管穿孔。RLU组取石成功18例,2例滑入肾内,经配合输尿管镜和腹腔镜直视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成功,术后15例有伤口漏尿。PCNL组成功9例,无并发症。结论:USR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PCNL创伤小,取石成功率高,在结石靠近肾盂、儿童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同侧肾结石和结石以下输尿管狭窄时应优先考虑。但技术难度较大。RLU可作为URSL不成功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