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29篇
  免费   6801篇
  国内免费   5101篇
耳鼻咽喉   622篇
儿科学   720篇
妇产科学   812篇
基础医学   7120篇
口腔科学   1104篇
临床医学   8541篇
内科学   8820篇
皮肤病学   620篇
神经病学   2960篇
特种医学   24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6944篇
综合类   12824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5375篇
眼科学   1605篇
药学   7342篇
  68篇
中国医学   4101篇
肿瘤学   5578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868篇
  2022年   1556篇
  2021年   3131篇
  2020年   2463篇
  2019年   2148篇
  2018年   2239篇
  2017年   2180篇
  2016年   2025篇
  2015年   3029篇
  2014年   3746篇
  2013年   3640篇
  2012年   4930篇
  2011年   5352篇
  2010年   3771篇
  2009年   3135篇
  2008年   3684篇
  2007年   3768篇
  2006年   3497篇
  2005年   3362篇
  2004年   2614篇
  2003年   2954篇
  2002年   2428篇
  2001年   1951篇
  2000年   1590篇
  1999年   1506篇
  1998年   894篇
  1997年   889篇
  1996年   595篇
  1995年   569篇
  1994年   546篇
  1993年   327篇
  1992年   381篇
  1991年   333篇
  1990年   273篇
  1989年   248篇
  1988年   198篇
  1987年   156篇
  1986年   132篇
  1985年   130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1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获得丙型肝炎病毒 (HCV) H株包膜糖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 ,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 E1和 E2 ,并初步应用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 用 PCR方法自 HCV H株扩增出包膜蛋白 E基因 ,构建重组杆状病毒 ,并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 E1和 E2。免疫荧光及 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用表达的 E1和 E2蛋白与 35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反应。结果 昆虫细胞中表达的 E蛋白呈现 3种分子大小 ,E1的相对分子量为 2 1× 10 3和 33× 10 3 ,E2的相对分子量为 6 0× 10 3。在 35份感染者血清中 ,有 4例 E1抗体阳性 ,其中 1例检出 E2抗体。在 9例 PCR检测 HCV RNA阳性而抗 HCV检测阴性的血清中 ,有 3例血清与表达的 E蛋白反应。结论  HCV E蛋白基因可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 ,表达的 E1和 E2蛋白可用于 HCV患者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后脑血流的变化。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观察小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其再灌注时脑膜血流量的变化。结果:结扎颈总动脉后小鼠脑膜血流量在几秒钟内骤然下降,血流量较结扎前降低约85.9%±6.45%。同时血管中红细胞运动近停滞状态,血管再通时脑血流处于低灌注状态,血流量下降34.47%±11.69%,此时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实际上处于一种慢性缺血状态。再灌注10d后,小鼠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尼莫地平可以解除再灌注时的脑血流低灌状态。并防止由此所引起的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缺失。结论:缺血后及时给予尼莫地平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93.
棕榈油对成人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坚  王春荣 《营养学报》1997,19(2):186-190
报道了棕榈油(PA),花生油(PE)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在5.5~7.0mmol/L的受试者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51名受试者(男31人,女20人,年龄30~66岁之间)分为两组,一组男15人,女11人,称PE组;另一组男16人女9人,称PA组,预备期3周,膳食以当地日常食用的花生油烹调,实验期6周。PA组受试者食用以棕榈油烹调的实验膳;PE组受试者仍食花生油烹调的膳食。脂肪约占膳食能量的30%,其中60%~65%来自实验油。实验结果表明:与起始值相比,6周末PA组受试者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显著下降,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比值显著下降,全血血小板聚集率未见显著变化。PE组受试者的血脂、血浆TXB2、6-keto-PGF1α及全血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均未出现显著变化。提示,棕榈油作为我国居民家庭烹调用油并不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94.
从包涵体中纯化重组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从包涵体中纯化重组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HspA的方法。方法:重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后,表达的Hp r HspA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采用Q Sepharose High Performanc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使用SDS-PAGE和HPLC检测纯度,选用ELISA和动物实验对纯化蛋白的免疫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Hp的HspA包涵经洗涤和溶解后,Hp的HspA的纯度>60%,包涵体溶解液经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后纯度超过95%,Hp的HspA纯品经检测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从包涵体中获得高纯度的重组HspA蛋白,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内皮素mRNA的表达及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内皮素-1基因表达及分布。方法:采用生物素标记cRNA探针,对Wistar大鼠肺动脉进行原位杂交。结果:低氧1周组及低氧2周组大鼠大部分肺动脉内皮细胞ET-1mRNA表达呈阳性信号,而对照组大鼠仅极少数阳性信号(P<0.01);低氧1周组大鼠部分显示强阳性信号。低氧1周组及低氧2周组大鼠部分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呈现ET-1mRNA表达阳性信号,而对照组大鼠则无阳性信号表达(P<0.01及0.05)。结论:慢性低氧对大鼠肺动脉ET-1分泌的影响是在基因转录水平进行,且主要细胞定位在肺动脉内皮细胞,此外还包括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96.
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地高辛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衰患者地高辛维持量的合理应用。  方法 :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了 14例老年心衰患者血清地高辛浓度 ,并计算出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14例老年心衰患者地高辛 t1/ 2 β,β和 Vd分别为 72 .769± 2 9.768h、0 .0 11± 0 .0 0 6h-1和 3.190± 3.30 0 L/ kg,与非老年心衰患者 ( t1/ 2 β 36.1± 2 .0 h,56.3± 12 h,β 0 .0 19± 0 .0 0 1h-1,Vd 7.37± 1.65L / kg)相比差异显著。  结论 :老年心衰患者地高辛维持量以小量分次给药为宜 ,且更应注意个体化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观察表达mIL-18的重组腺病毒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AdmIL-18/BNL.CL2)经脾移植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小鼠经脾移植AdmIL-18/BNL.CL2,同时设LacZ病毒对照组(Ad-LacZ/BNL.CL2),BNL.CL2细胞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2周后处死,留取血清,制备腹腔巨噬细胞、脾淋巴细胞、肝组织匀浆液,提取肝组织总RNA。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腹腔Mφ和脾细胞培养上清、肝匀浆中细胞因子的含量;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以LDH释放法测定腹腔Mφ杀伤活性和脾NK细胞活性,用MTT还原比色法测定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细胞培养上清及肝匀浆中,IL-18、IL-2、IFN-γ、TNF-α稔均高于其它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半定量RT-PCR结果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同时,实验组腹腔Mφ的杀伤活性和脾NK细胞活性,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dmIL-18能有效转染至胎肝细胞并稳定表达mIL-18;AdmIL-18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经脾移植后,可显著提高肝脏、脾脏免疫细胞活性,活化腹腔Mφ,促进Th1类细胞因子表达,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99.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并纯化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制备鼠抗大肠杆菌CD多克隆抗体,方法:亚克隆CD基因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和pBV222中,并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内,诱导表达并纯化MBP-CD和6his-CD融合蛋白,用纯化的MBP-CD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通过重组质粒的酶切筛选出重组阳性克隆,成功地表达和纯化出MBP-CD和6his-CD融合蛋白,用纯化的MBP-CD成功制备了鼠抗CD多克隆抗体,并用6his-CD和GST-CD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了抗体的正确性,结论:应用多克隆抗体可以检测体内外CD基因的表达,为临床前和临床上深入开展CD基因的生物治疗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00.
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下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下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大小。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 ,女性 ,甲状腺手术患者 30例 ,年龄 2 2~ 5 5岁 ,术前无呼吸、循环和内分泌疾病 ,随机分为颈丛阻滞组 (颈丛组 ) 15例 ,硬膜外阻滞组(硬膜外组 ) 15例 ;颈丛阻滞选用 0 .8%利多卡因和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以C4一点法行双侧深浅丛阻滞 ;硬膜外阻滞选用 1.3%利多卡因和 0 .15 %丁卡因混合液 ,穿刺点选择C4~ 5或C5~ 6间隙 ,采用侧卧位直入法 ,并向头置管 3cm ;分别测定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 2 0min、切皮、分上极、切腺体和术毕共六个时点的血糖、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例各时点血糖均逐步上升 ,于分上极、切腺体和术毕血糖值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硬膜外组只在分上极时SBP与麻醉前比较有差异外 (P <0 .0 5 ) ,而颈丛组在分上极、切腺体时DBP与麻醉前比较有差异 (P <0 .0 5 ) ,SBP、MAP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本研究表明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均不能完全抑制甲状腺手术的应激反应 ,在稳定甲状腺手术循环功能方面硬膜外阻滞优于颈丛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