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41.
目的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和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58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年龄在62~78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组(T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60mg+生理盐水100ml;氟比洛芬酯治疗组(F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生理盐水100ml,均待镇痛效果不佳时静滴给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给药后30min、1h、4h,8h、12h、24h等时间点疼痛缓解情况,Ramsay镇静评分评估以上时间点两组药物的镇静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结果F组术后8、12h的VAS评分明显高于T组,而T组术后4、8、12h的Ramsay得分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F组,患者的整体镇痛满意度也更高。结论两种药物均可用于老年粗隆间骨折术后镇痛,而酮咯酸氨丁三醇因其良好的镇痛效果、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而更适合此类人群。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总结并探讨选择性胫神经三头肌肌支部分切断术在治疗痉挛性马蹄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2000年8月-2007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选择性胫神经三头肌肌支部分切断术治疗的痉挛性马蹄足畸形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对比手术前后下肢肌力、肌张力、病理征的变化,对比手术前、手术后患者姿势以及功能的改变.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42例患者采用选择性胫神经三头肌肌支部分切断术治疗后,肌张力降低,踝关节活动改善,下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随访12个月时有效率为90%.结论 选择性胫神经三头肌肌支部分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患者马蹄畸形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3.
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305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2004年4月~2009年9月对30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Storz F8硬性输尿管肾镜及美国科以人公司钬激光机碎石治疗,首先置入安全导丝,进境困难者行输尿管球囊扩张或用钬激光切开狭窄部分后再行碎石。对于较小结石,控制灌注液体的压力和流量,必要时以套石蓝固定结石再碎石。结石横径1 cm者均粉碎至3 mm以下,合并输尿管息肉者一并切除,术后常规放置双J管1~4周。结果 8例因结石移位肾盂、肾盏内,1例跟踪碎石成功,其余7例手术碎石失败,留置双J管后行ESWL治疗。3例因术中操作不当、视野不清转开放手术;4例因反复取石致输尿管穿孔留置双J管失败后转为开放手术。单次碎石成功率95.4%(291/305)。手术时间20~120 min,(41±20)min;术后住院时间1~4 d,(2.2±1.5)d;结石排净时间4~60 d,(13.5±9.2)d。291例术后随访2~10个月,平均6个月,结石排净率97.9%(285/291)。IVU、B超显示:肾盂积水由术前(3.8±0.7)cm降至(1.5±0.4)cm(t=48.63,P=0.00),无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利用球囊扩张或钬激光切开狭窄段进镜,设置钬激光较高频率(8~10 Hz),较低能量(1.0 J)范围,控制液体的灌注压力约80 cm H2O,结石粉碎3 mm,安全导丝的留置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观察并比较脑瘫患者实施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和神经根部分切断并逆行交叉吻合术(SPA)的疗效.方法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和解放军第88医院全军骨科中心自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手术治疗96例脑瘫患者,其中47例患者行双侧L_3~S_1 SPR,49例患者行SPA.术后2周、1年测定患者下肢肌张力以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2周行2种术式的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的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行2种术式的患者肌张力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施SPA患者运动功能改善优于SP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SPA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较好,短期内治疗效果不明显,而长期随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经改良竖脊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改良的后正中切开经竖脊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17例(改良组),同期采用传统后路手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21例(传统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改良组和传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6 min和124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0 ml和350 ml,术后伤口引流量分别为70 ml和105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在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的短期治疗效果上,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竖脊肌间隙入路用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在治疗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时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6.
147.
1999~ 2 0 0 3年 ,我科共收治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漏诊病例1 8例 ,均于二期手术或 和肌电图检查证实。1 临床资料本组 1 8例 ,男 1 5例、女 3例 ,年龄 1 7~ 4 3岁。均因开放伤一期于当地就诊 ,伤后病人无明显意识障碍。其中单纯感觉神经支漏诊 1 2例 :前臂远端桡神经浅支断裂 1例 ,正中神经掌皮支断裂 2例 ,腕、手部尺神经背侧支断裂 3例 (其中 1例原伴有尺神经主干断裂 ) ,肘外上方前臂后侧皮神经断裂 3例 (其中 2例原伴有桡神经主干断裂 ) ,肘内下方前臂内侧皮神经断裂 1例 ,中指桡侧指固有神经断裂 1例 ,拇指桡侧指背神经断裂 1例 ;混合…  相似文献   
148.
三期口服液能抑制离体大鼠子宫的自发活动,对正常小鼠子宫和卵巢发育影响不大,对催产素引起的大鼠类痛经性疼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使醋酸引起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使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所改变,提示本品可用于治疗痛经.  相似文献   
149.
在我国报告的HIV感染者中 ,以吸毒人群为主[1] ,大连市发现的HIV/AIDS以经性途径感染为主。为了解妇教人员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 ,为今后在劳改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2 0 0 2年 6~ 10月 ,首次对大连市公安局女子收容所的妇教人员进行了HIV/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2年 6~ 10月对大连市公安局女子收容所的妇教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1 2 方法 发放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知识问卷 ,进行自主匿名填写 ,当场收回。问卷包括一般情况、HIV/AIDS相…  相似文献   
15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qi-tonifying and stasiseliminating (QTSE) therapy on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its receptors Fit-1 and FIk-1 in the brains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ic (model) rat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eight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the normal group (n=5), the sham-operative (SO) group (n=35), the model group (n=35), the QTSE group (n=35), the QT group (n=35) and the SE group (n=35). All the rats except those in the normal group and SO group were established into a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model by intracerebral injection of collagenase type Ⅶ and the latter three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with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补阳还五汤, a classical recipe for QTSE) or with some of its components for qi-tonification and for stasis-elimination, respectively. To the other three groups, normal saline solutions were given instead. Behaviora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animals randomly chosen from each group on days 1, 2, 4, 7, 14, 21 and 28 after modeling.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FIk-1 and Fit-1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he number of vascular segments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in the injured brain area of the rats was calculated. Results: From day 7 onwards, the asymmetric forelimb use rate in the QTSE group recover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the other model groups. In the model group,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FIk-1 and Fit-1 appeared on day 1 and reached a peak on day 21, then weakened gradually. In the QTSE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model groups, a higher level of VEGF expression was shown from day 7 (P〈0.01) and a higher level of Fit-1 expression was shown from the 7th day to the 21st day (P〈0.01). Conclusion: QTSE therapy can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its receptors (FIk-1 and Fit-l) and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kinetic function in the ICH rats, which may be correlated with its action in modulating vascular regeneration to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of microvascular networks in the damaged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