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过熟期白内障 (HMC)有特别的临床表现及合并症 ,其手术时增加一定难度 ,本文探讨其表现和手术体会。方法 :患者眼部及全身常规检查 ,做必要的常规化验检查 ,显微镜下手术 ,手术应用 Healon粘弹剂。结果 :12 1例142只眼白内障诊为 HMC11只眼 ,占全部手术眼的 7.75 % ,其占老年性白内障组 116只眼的 9.48%。HMC11只眼植入 8枚国产人工晶体 (IOL)。术中 3只眼出现并发症 ,做应对处理 ,未植入人工晶体。同时对术前有合并症的患眼 ,行联合手术及相应处理。所有术眼术后患者的视力均有提高 ,可达生活自理的目的。结论 :手术中应用 Healon粘弹剂对保护角膜 ,注吸液化的晶体皮质 ,浮起过熟晶体核的处理有意义 ,并对基层眼科临床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2.
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皮损处并口服泛昔洛韦治疗,与对照组单纯口服泛昔洛韦,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在痊愈率、总有效率及疼痛减轻时间、水疱结痂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程短,疗效快,安全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观察增龄对体外培养的新西兰兔角膜缘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月龄,1.5年龄,3年龄新西兰兔各5只,取其角膜缘组织,用酶消化法制成细胞悬液,以相同的密度种植,观察体外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大小.结果 2月龄新西兰兔角膜缘干细胞较1.5年龄和3年龄增殖活性高,增殖期细胞和小细胞所占的比例大.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的增殖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其在上皮细胞中所占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4.
甲砜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砜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2003年3月~2004年3月于我院皮肤性病科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患者97例和非淋菌性宫颈炎的患者86例按要求口服甲砜霉素,并定期随访,记录疗效。结果:非淋菌性尿道炎治愈68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治愈率为70.10%,总有效率为85.57%;非淋菌性宫颈炎治愈52例,有效10例,无效24例,治愈率为60.47%,总有效率为72.09%。结论:甲砜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5.
目的研究联合输注冰冻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在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输血量2000 m L产后大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将冰冻单采血小板或冷沉淀单独输注组与联合输注组作了对比观察。观察患者输注前1 h及输注后12~24h指标:1凝血酶时间(TT);2凝血酶原时间(PT);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纤维蛋白原(Fbg);5血小板计数(PLT);6 24 h内有效止血率;7平均止血时间。结果患者联合输注后12~24 h比输注前的TT、PT及APTT显著缩短,Fbg及PLT显著增加(P0.01),平均止血时间为(3.56±0.95)h,有效止血率为96.0%。结论在产后大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中,联合输注冰冻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有更为显著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36.
背景糖耐量受损(IGT)及空腹血糖受损(IFG)是正常糖耐量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且该阶段可逆,因此探讨IGT及IFG进展为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对IGT和/或IFG肥胖儿童3年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保定市儿童医院、河北省儿童医院、贵阳市儿童医院及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IGT和/或IFG肥胖儿童123例,其中单纯IGT儿童38例(A组)、单纯IFG儿童54例(B组)、IGT并IFG儿童31例(C组);另选取同期单纯肥胖儿童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儿童基线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25-(OH)D_3水平,A组、B组、C组儿童随访3年临床转归,不同临床转归儿童基线及随访3年血清25-(OH)D_3水平;血清25-(OH)D_3水平与IGT和/或IFG肥胖儿童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后2 h血糖(2 h PG)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随访期间29例儿童失访,失访率为23.6%,其中A组9例、B组10例、C组10例。(2)4组儿童基线TC、TG、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儿童基线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A组、B组儿童基线血清25-(OH)D_3水平高于C组(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_3水平与IGT和/或IFG肥胖儿童空腹血糖、2 h PG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0.33,P0.05)。(4)随访3年,C组儿童临床转归劣于A组和B组(P0.05)。(5)IGT和/或IFG和糖尿病肥胖儿童基线及随访3年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正常糖耐量肥胖儿童,糖尿病肥胖儿童基线及随访3年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IGT和/或IFG肥胖儿童(P0.05)。结论血清25-(OH)D_3水平与IGT和/或IFG肥胖儿童空腹血糖、2 h PG呈负相关,且血清25-(OH)D_3水平较低的IGT和/或IFG肥胖儿童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急救模拟演练在急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模拟急诊真实病例进行情景演练的方法对56名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急救技能培训。结果:通过急救演练培训考核,不同职称护士考核得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护理人员演练过程评价,发现问题,持续性改进急诊护理技能的水平。结论: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是对急诊护理人员急救能力的综合培训,在急诊护理技能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提高护理团队的急救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系统评价Ixekizumab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linicalTrials、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EMBASE、Ovid、Google Scholar、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数据库有关Ixekizumab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应用 Rev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两个以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项RCT研究,包括3 866例患者。总的结果显示:Ixekizumab(160 mg起始量,随后80 mg/2周或80 mg/4周)治疗12周,获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下降 75%、90%、100%(PASI 75、PASI 90、PASI 100)以及达到医师静态总体评价为清除或几乎清除(sPGA0或sPGA0/1)的患者比率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和依那西普组(50 mg/2周);亚组分析提示Ixekizumab 80mg/2周的PASI 75、PASI 90、PASI 100、sPGA0、sPGA0/1的患者比率明显高于80mg/4周亚组;Ixekizumab治疗60周,获PASI 90 和PASI 100的患者比率较治疗12周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方面,Ixekizumab组治疗12周,感染和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较安慰剂组高,但总的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 mg/2周治疗组发生注射部位反应的患者比率明显高于80 mg/4周,但两组间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Ixekizumab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短期安全性,长期用药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39.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