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目的观察弱交变磁场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近期疗效。方法96例老年颈性眩晕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对照I组接受弱交变磁场治疗,对照Ⅱ组接受温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弱交变磁场联合温针灸治疗,2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3组老年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前症状与功能评估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对照I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I组与治疗组及对照Ⅱ组与治疗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弱交变磁场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疗效显著,简单易行,老年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弱交变磁场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温针灸联合弱交变磁场治疗,对照组45例单用温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弱交变磁场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显著、简单易行、易于让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为此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将59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14d。采用颈性眩晕评估量表(ESCV)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进行疗效测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SCV评分、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ESCV评分、VA和BA的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刺激能够缓解椎动脉痉挛,增加脑血流量,从而改善临床症状,该法治疗颈性眩晕安全且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基于虚拟现实(VR)的八段锦对养老院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养老院老年MCI患者5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接受养老院的常规服务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基于VR的八段锦训练,每次50 min,每周训练3次,共训练24周。于干预前和干预24周后(干预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ST)和连线测验(TMT)]、躯体功能评定[简易躯体执行能力测试量表(SPPB)]和生活质量评定[老年性痴呆生存质量量表(QOL-AD)]。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MoCA评分、RBMT-Ⅱ评分、DSST测试和TMT-A测试结果较组内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PPB总分、5次坐-站、串联站立和2.44 m行走测试结果均显著优于组内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QOL-AD评分为(39.31±7.04)分,与组内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VR的八段锦可有效地改善养老院MCI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90年3月至2005年12月间采用针刺加氙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9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又称冈上肌腱钙化,是临床引起肩痛和僵硬的常见病因,我们自2005年10月~2006年6月采用红外偏振光治疗16例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等速训练结合康复手法松解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直(PTES)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及周围肌肉力量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50例PTE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手法松解,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等速训练(包括等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和等速肌力训练两部分)。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分别采用肘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评定、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及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对肘关节的伸肌和屈肌的峰力矩值(PT)、峰力矩与体重比值(PT/BW)进行测试评定。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肘关节AROM分别为(110.94±12.38)°和(86.71±10.42)°,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9.33±10.40)分和(72.46±11.96)分,较组内治疗前[(48.51±11.65)°和(47.92±10.87)°及(45.83±13.24)和(44.99±12.78)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肘关节伸肌群的PT和PT/BW值分别为(33.21±8.52)N·M和(106.08±24.15)%及(20.09±6.38)N·M和(83.53±21.23)%,而肘关节屈肌群的PT和PT/BW值分别为(41.94±6.75)N·M和(121.33±19.27)%及(32.49±7.08)N·M和(106.86±16.26)%,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且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等速训练结合康复手法松解治疗PTES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并对恢复患者肘关节功能和增强肘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把42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运用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22例,运用针灸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分法与BarthelADL指数评分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患肢运动功能及AD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明显.结论针灸结合运动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随机留取正常凝血血浆标本及其混合血浆标本,加入常规剂量及各浓度梯度GSH,采用凝固法检测加药物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统计分析加药前后PT、APTT、FIB及TT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对其检测结果与GSH的浓度作线性回归分析;随机抽取常规剂量给药21例患者,采集给药前后血液标本,统计分析给药前后血浆PT、APTT、FIB及TT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体外试验中,加入常规剂量(500mg/L)GSH后血浆FIB、APTT、PT及TT检测结果与加药前检测结果之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当加入的GSH浓度分别达2.5、2.5、10、1280mg/L时,FIB、APTT、PT及TT、的测定结果与加药前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4项测定结果与血浆中加入的GSH浓度存在线性关系;21例试验患者用药后血浆FIB、APTT、PT及TT检测值与用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共19例FIB、20例FT、20例TF和21例APTT检测结果高于用药前。结论:在体内外实验中,GSH可以影响凝血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耳压加经颅磁刺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采用耳压加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好转率都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压加经颅磁刺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