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两个方面综述艾灸治疗高脂血症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目前艾灸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2.
痛症是针灸治疗的主要病种之一,而针刺最重视调神,在治疗痛症疾病时离不开“神”这个重要概念,调神止痛理论是治疗痛症的重要理论,除了选取调神的穴位,在针刺时要求医者和患者守神。在针灸选穴中,因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且为八脉交会穴,常用来治疗心胸胃等疾病,故而内关穴是调神止痛的必选穴位,通过探讨调神止痛理论,分析针刺内关穴治疗痛症的理论基础,发现临床上单独或者配伍使用内关穴可用于治疗多种痛症,疗效确切,并初步分析了内关穴治疗痛症的现代机制。  相似文献   
23.
衰老(aging)是生物体组织、器官以及细胞功能随时间而逐渐丧失的渐进过程。有关衰老分子机制的学说包括经典的"端粒(telomere)学说"、"氧自由基(oxygen radical)学说"、"非酶糖基化(nonenzymatic glycosylation)学说"等,还有新近提出的"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学说"、"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学说"、"自噬(autophagy)学说"等。最新的研究表明,自噬是造血干细胞对抗衰老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年来,基于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而发现了一些很有前途的抗衰老药物,如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和抗衰老肽——FOXO4-DRI。此外,在植物提取物领域中也有很多新发现,其中,以姜黄素(curcumin)、白藜芦醇(resveratrol)为代表的中药提取物以及一些单味中药、经典的中药复方可以在体内外干预人类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而发挥一定的抗衰老作用。总之,基于衰老分子调控机制而研制或发掘抗衰老药物,尤其是天然药物,这是抗衰老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研究针刺内关和足三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管重塑作用。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MIRI组(10只)、内关组(10只)、足三里组(10只)以及内关+足三里组(10只)。对大鼠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MIRI)处理从而构建MIRI动物模型。穴取双侧内关、足三里以及内关+足三里,疏密波,频率2 Hz。关胸后第2天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共14 d。超声心动图(ECG)检查各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内径缩短率(LVFS)。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免疫荧光法(IF)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α-SMA和CD31蛋白共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A、α-SMA,CD31和p-eNOS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MIRI模型组大鼠LVEF和LVFS参数显著降低(P<0.000 1)。针刺内关或足三里穴位的大鼠LVEF和LVFS参数较未进行针刺的MIRI大鼠显著升高(P<0.000 1)。针刺内关和足三里双穴位的大鼠LVEF和LVFS参数相比MIRI模型组(P<...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发病6周内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的耐受情况和训练效果。方法:37例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有氧训练15min组和有氧训练30min组。有氧训练组在踏车运动试验后进行每周3次,每次15min或30min,共6周的中低强度踏车有氧耐力训练,记录患者有氧耐力训练第一周时血压、心率和心电图。记录患者在训练前后的肌张力,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①有氧训练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所有训练,患者训练时血压、心率明显上升,患者在休息3min后血压、心率均明显恢复;②有氧训练两组训练后运动试验中耐受时间明显延长(P<0.05),对照组患者训练前后运动耐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三组患者训练前后肌张力无明显差异(P>0.05),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训练后两个有氧训练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有氧耐力训练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
康复治疗学作为临床应用型学科,实验教学是其核心的组成部分。康复治疗学实验室建设,实验课程设置等对培养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相应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学生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28.
头痛的针灸治疗记载可追溯到《内经》时代.从可检索到的文献来看,针灸对于本病疗效显著,有明显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且其疗效多在90%以上[1].主要的治疗手段有毫针、耳针、皮肤针、三棱针、手针、电针、浮针等.  相似文献   
29.
背景:现有各项研究对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观点不一。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PubMed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搜索时限从建库至2013年7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推荐方法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对符合质量要求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5.1软件和GRADEprofiler 3.6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23篇文献(干预组n=400,对照组n=301)。定量分析7项研究,其余作描述性研究。Meta分析2个结局指标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显示,干预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评分[SMD=0.48,95%CI(0.10,0.86)]及Barthel指数[SMD=1.38,95%CI(0.68,2.09)]显著高于对照组。依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结局指标级别,2个结局指标均为低质量。现有研究显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鉴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尚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设计科学﹑操作规范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0.
背景:研究表明软骨下钻孔可有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应用针药结合能有效控制软骨损伤出现的症状。推测针药结合可与软骨下钻孔在修复软骨缺损中产生协同作用。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联合软骨下钻孔对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方法:于50只新西兰兔双侧股骨髁关节面造成6 mm×8 mm全层软骨缺损,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造模后不作任何处理;钻孔组只做钻孔处理;丹参组钻孔后1周向膝关节腔注射丹参注射液0.3 mL,1次/周,共5周;针刺组钻孔后1周针刺兔双侧足三里穴,1次/d,30 min/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针药组钻孔后1周同时行丹参关节腔注射与针刺治疗,方法和疗程同上。 结果与结论:组织学及透射电镜检查均显示,模型组主要为纤维组织,其余4组缺损修复组织均为类透明软骨、幼稚软骨和纤维软骨,且以针药组修复组织的数量和质量最佳。与模型组比较,其余4组的致密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明显增大(P < 0.01),以针药组的疗效最优,丹参组、针刺组次之。结果提示丹参关节腔注射、电针足三里和针药结合均可促进软骨下钻孔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且针药结合优于单纯的丹参关节腔注射及电针足三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