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项海燕 《吉林医学》2010,31(31):5546-5546
目的:分析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发生以婴幼儿居多(21例,占30.8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首位(39例,占57.35%)。结论:临床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2.
我院1997年1月~2005年5月对120例开胸手术采用了腋下直切口,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经胸心外膜左心室起搏电极植入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4例不适合植入心内膜电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小切口经左胸第四或五肋间放置心外膜电极,分析心外膜电极的外科手术植入技术及近期疗效。结果 4例患者心外膜电极安装均顺利完成,术后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症状明显改善,分别于术后8、11、4和7 d顺利出院,随访12个月。4例患者均无电极断裂及手术伤口感染发生,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正常。其中1例由于放置位置偏低,出现膈神经刺激征,当向内向上微调电极位置后膈神经刺激征不明显,未出现其他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囊袋感染,起搏器异位,再次行更换起搏器手术。结论在CRT治疗中,左侧小切口开胸心外膜左心室电极植入是安全、可行、有效的,介入手术与心脏外科开胸合作的杂交手术可以使CRT疗效最大化,是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24例注射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结果: 在24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在给药后20 min内即出现不良反应,占37.5%,有7例在给药后的1 h内出现不良反应,占29.17%,有5例在给药1 h后出现不良反应,占20.83%,另外3例在给药3 d后出现不良反应。在24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有药物热反应,有10例患者出现皮肤反应,有3例出现过敏性休克。 结论: 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清开灵注射液适应证、禁忌证、配伍禁忌及使用方法,加强用药监护,力求合理、规范、安全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5.
重症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行全肺灌洗术的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的一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行全肺灌洗术是迄今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于2000年4月和2002年5月收治此病患者两例,经全肺灌洗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6.
中药炮制是一项具有传统特色的制药技术,它涉及到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几个方面。中药炮制与中药饮片的质量有密切关系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本文就各种炮制法与药品疗效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28.
建立一个快捷、有效的器械管理模式和方法是保障手术器械质量安全与效率提升的必然需要.基于以上情况分析,我院拟在手术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引进现代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手术器械分类管理技术、信息状态标识技术、信息采集技术、手术器械分析统计技术等进行综合开发,最终输出手术器械数字化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以满足手术器械的安全、高效、可靠的管理. 1采用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 随着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利用程序设计而产生的各类工作软件为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和保障[1].计算机还提供了图片图像功能,对不同的医疗器械可以对号入座,更形象,且调用过程中更不易出错,甚至可实现远程调用等功能.  相似文献   
29.
心包切开综合征为心内直视术后2~3w或数月患者出现发热、前胸痛,呼吸困难、咳嗽、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1].新癀片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三七、肿节风和牛黄等,药理作用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临床观察发现新癀片在治疗心包切开综合征效果显著,但随诊曾发现两位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服用新癀片,其INR均大大延长,超过4.0,经及时调整华法林和新癀片用量,INR恢复正常.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严重瓣膜疾病的最有效手段.随着临床进一步观察,许多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使用华法林后INR值出现波动,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新癀片引起换瓣术后患者INR值变化的报道,本文旨在探讨新癀片对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