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1篇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71.
自1991年8月~1997年10月,采用桥式椎管减压加RF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共15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5~53岁。爆裂型骨折发生在T111例,T126例,L17例,L21例。完全截瘫1例,不完全截瘫14例;X线片示:椎体压?..  相似文献   
572.
目的 研究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内皮素?1(ET?1)、缺氧诱导因子1α多肽(HIF?1α)、白介素18(IL?18)、咽喉反流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OSAHS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  相似文献   
57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和有氧运动对一次力竭运动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改善力竭运动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取材前做一次力竭运动)、有氧运动+一次性力竭运动组(有氧运动4周后做一次力竭运动)、服药+一次性力竭运动组(灌服黄芪注射液4周后做一次力竭运动)、服药+有氧运动+一次性力竭运动组(灌服黄芪注射液并做有氧运动4周后做一次力竭运动),每组10只。经过4周的实验后,记录力竭运动时间,用流式细胞术测大鼠外周血CD4+和CD8+百分率,并测定实验前后大鼠体重。结果:一次力竭后大鼠CD4+T百分率和CD4+/CD8+比例显著降低(P0.01),CD8+T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黄芪注射液和有氧运动均预防T淋巴细胞亚群的这种变化;有氧+力竭组、服药+力竭组和服药+有氧+力竭组大鼠的力竭时间较一次力竭组大鼠长(P0.01),并且服药+有氧+力竭组大鼠的力竭时间较有氧+力竭组、服药+力竭组大鼠长(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和有氧运动均可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可预防力竭运动大鼠免疫功能降低,两者配合在提高运动能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74.
目的 评价淋巴结细针抽吸洗脱液中降钙素测定(FNAB+CT)与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病理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评估甲状腺髓样癌(MTC)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滨医附院甲状腺外科自2021年以来诊治的16位MTC患者共计21枚淋巴结,行FNAB+CT和FNAC病理诊断,与术后组织学病理对照,对比FNAC、FNAB+CT、FNAC联合FNAB+CT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能力。结果 FNA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6.7%、91.7%、71.4%、71.4%和71.4%;FNAB+C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PPV和NPV分别为88.9%、91.7%、81%、88.9%和91.7%。FNAB+CT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和NPV均显著高于FNAC,P<0.01或<0.05。此外,FNAC联合FNAB+CT,与单纯的FNAB+CT相比,其敏感性、准确性和NPV均显著提高。结论 FNAB+CT是甲状腺髓样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可用诊断工具。FNAC联合FNAB+CT在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方面比两者任何其一单独检测具有更好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75.
周红  黄潇  张鹏  刘丽  陈荷芬  宫竹君  韩勇 《医药导报》2023,(8):1098-1103
靶向药物在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而且有望使GIST逐步进入“慢性病”范畴。然而,靶向药物常以固定剂量给药,药动学个体差异大,导致部分患者耐药或疾病进展,而部分患者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研究表明,GIST靶向治疗药物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相关,可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DM)优化剂量调整。因此,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和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委会于2021年联合发布《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对GIST靶向药物治疗药物监测的必要性、目标人群、技术方法、结果解读以及个体化剂量调整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给出推荐意见。该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共识内容进行具体论证分析,以加深临床医生、药师等对GIST靶向药物TDM的认识和理解,推动GIST靶向药物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76.
徐菲飞  边原  韩勇  闫峻峰  童荣生 《中国药房》2023,(19):2305-2310
目前,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使用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为使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在各级医疗机构更加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和近年来国内外发布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全国多家医疗机构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实践,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及四川省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组织专家充分讨论,形成《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规范》。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使用基本原则及重点监控药品监管办法,特别是怎样加强重点监控药品的药事管理和使用管理,旨在推动重点监控药品的规范使用,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77.
目的探讨儿童脑干胶质瘤的治疗策略, 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儿童脑干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弥漫内生型31例、局灶型25例(包括局灶内生型10例、外生型10例、延颈髓型5例)。弥漫内生型患儿中, 12例采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 1例化疗, 18例随访观察;局灶型患儿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共19例行手术治疗)。随访患儿的生存情况, 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56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2~83个月, 死亡32例, 存活24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 56例患儿的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 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7.1%、36.7%。31例弥漫内生型患儿, 死亡29例, 存活2例, 中位生存时间为10(2~31)个月。10例局灶内生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9(19~72)个月, 死亡2例, 存活8例。10例外生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7(18~83)个月, 3例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高级别胶质瘤患儿均死亡, 7例存活。5例延颈髓型患儿均存活, 中位随访时间为46(28~80...  相似文献   
578.
目的 运用多点取样的方法,分析左室前壁心肌上25个感兴趣区的应变与应变率,观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者的额断面局部心肌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健康对照组40例,HFPEF患者43例.在左心室前壁心肌额断面采集25个ROI的斑点追踪所获的收缩期、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的应变、应变率,并比较两组间的的差异.利用ROC曲线分析25个ROI斑点追踪矩阵取样法对HFPEF患者左心室前壁局部心肌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结果 HFPEF组的SRS、SRE及SRA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 =0.000 ~0.002);SRS、SRE与EF、E/é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787~0.396).结论 应用左心室前壁心肌额断切面以25个ROI的方法能够检出HFPEF患者的局部异常心肌功能,在分辨HFPEF患者心肌功能异常上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9.
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复位固定系统(ReductionFixationSystem,RF)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5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截瘫病人,采用RF系统治疗。对其中2例伴有椎间盘中央型突出的病人,采用“桥式潜行减压”,行双侧半椎板切除术。结果经过5~23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12例病人椎体压缩高度恢复到90%以上,骨折在3月内全部愈合,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率达到93.3%。结论RF通过轴向撑开,使骨折达到良好的复位,变窄的椎管,椎间孔管径得到改善,对脊髓及神经根起到减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