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是已知的恶性肿瘤特异性最强的生物标志物 ,端粒酶活性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均有潜在价值 [1~ 3 ]。端粒酶活性也表达于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等非肿瘤细胞中 [4] ,因而单凭端粒酶活性的有无难以区分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 ,故必须建立端粒酶活性的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在文献 [5 ]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相对简便的端粒酶活性定量分析方法——端粒酶延伸产物液体闪烁计数法 ,并将其与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进行了比较。1 材料和方法1.1 细胞株和组织样本 乳腺癌细胞株 MCF- 7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引进。…  相似文献   
22.
端粒酶活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一种端粒酶活性定量测定方法,并对反应休系和条件、分离、测定等多种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5.6%和16.4%,放射性计数在700 ̄7000的范围内与端粒酶活性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本方法测定了部分肿瘤活检组织样品,其结果与文献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3.
头颈部鳞癌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头颈部鳞癌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癌端粒酶的表达情况,探讨粒酶活性定量分析在头颈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共检测取自25例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组织样本55份,其中7例患者同时取有原发癌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癌两份样本,以23份正常组织为对照。结果:①32份原发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cpm值)在1000以上的28份,除2份外,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23份正常组织的端  相似文献   
24.
辐射生物剂量计在核事故受害者受照剂量估算及辐射效应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比较成熟的辐射生物剂量计有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GPA突变率等 ,毛发则是正在研究的新一代辐射生物剂量计。此文主要概述了毛发的生物学特性、毛发辐射生物剂量计的研究指标及其应用 ,并对主要指标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它们所适用的剂量范围、最佳分析时间等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低剂量中子辐射对大鼠肺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 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个组,分别接受0、0.29、0.62和1.20 Gy的252Cf中子源照射,分别在照后3 d、1个月和2个月时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样品-30℃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四型胶原和三型前胶原的含量。结果 照射后各组肺组织透明质酸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层粘连蛋白水平在照后3 d,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出现显著降低,直到照后2个月仍未完全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四型胶原水平在照射后均出现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三型前胶原在照后早期出现升高趋势,但随后降低。结论 中子低剂量照射可引起肺组织某些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改变,但效应的形式和程度均随照射剂量及照后时间而不同。  相似文献   
26.
头颈部非鳞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 ,端粒酶在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呈高度表达 ,而在正常细胞呈低表达或无表达 ,提示端粒酶表达在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报道显示 ,头颈部鳞癌中端粒酶呈普遍表达〔1~ 3〕。然而 ,除少数有关端粒酶在甲状腺腺癌中表达的报道外〔4~6〕,罕见其在头颈部非鳞癌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报道。本研究用液体闪烁计数法〔3〕,旨在了解端粒酶在头颈部非鳞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活性 ,探讨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的临床价值。1 材料与方法  共检测 1 4例头颈部非鳞癌恶性肿瘤患者的组织样本 2 5份 (其中 1 1份取自恶性肿瘤患者的相…  相似文献   
27.
层粘连蛋白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对层粘连蛋白进行定量检测。方法 将鼠抗人层粘连蛋白单克隆抗体包被于聚苯乙烯微孔板 ,兔抗人层粘连蛋白抗体作第一抗体 ,酶标羊抗兔抗体作为第二抗体 ,在对有关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后 ,检测 73份献血员标本。结果 本法的标准曲线为 2 5~ 16 0 0ng/ml,但在 5 0~ 80 0ng/ml范围内线性理想 ,其线性回归系数大于 0 .95。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8.6 %和 9.3% ,灵敏度为 2 5ng/ml,平均回收率为 98.1%。 17份样品用本方法与放射免疫法同时检测 ,其相关系数为 0 92 96。 73例献血员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为 (115 .7± 17.3)ng/ml。结论 本方法可替代放射免疫法 ,用于人血清和组织液中层粘连蛋白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8.
29.
根据现有医学实验诊断技术的对象和形式将其分为3大类和若干亚类。重点探讨了医学实验诊断目标和形式的变革、医学实验诊断技术的基础和主要形式(如数码成像技术、表面分析技术、智能化自动控制技术、纳米技术等),提出了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家庭或个人健康侦监系统、综合性生理功能监测屋及组指标化学分析室的概念。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不同时期的人流胚胎组织和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分析,胚胎组织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其性水平随胚胎发育时期和组织种类而异。不仅多数恶性肿瘤组织有端粒酶活性,而且某些癌前病变组织如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肠腺瘤中也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结果证实端粒酶是一个新的胚胎性的肿瘤标志物。端粒酶活性分析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